西周有什麼國?

周朝的爵位分為6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附庸爵吳國:子爵 姬姓 周王朝同姓的遠支宗室,周太王的後裔...

從實力均衡和自身發展分析,為何戰國中期局勢穩定?

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它們並不能貿然的發動戰爭,不然很可能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只能夠安穩的進行發展,以不變來應萬變,透過自身的發展提升自己的實力,同時透過這樣實力的提升來形成對於對手的壓制,這才使戰國中期的時候,中原地區的發展局...

皆立太上皇廟於國都什麼意思

這出自漢書·紀·高帝紀下,漢朝已孝治天下,劉邦得國時劉太公夫婦還在世,被尊為太上皇,劉邦採取分封制,將劉姓子孫和部分功臣分封至諸侯國,當劉太公過世後,劉邦下令所有的諸侯國都必須在自己的國都建太上皇廟來祭祀故世的太上皇,這就是皆立太上皇廟於國...

春秋時期有170多個國家為什麼到最後只剩下最強大的戰國七雄為什麼有這種變化這一

因為戰爭啊所謂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經過多次兼併,就剩下七國了,其實當時還有8個,有中山,國大國兼併小國強國消滅弱國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弱肉強食,大國兼併小國,兼併小的諸侯國,再加上晉國的解體和吞併,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其實還有很多小國的...

為什麼戰國時期滅個國那麼難,韓信卻滅的那麼簡單

到了秦末,中央集權畢竟已經建立並且實施過統治,文字度量衡等又已經進行了統一,各國原來的貴族也已經消亡不少,影響力不如戰國了,所以原來各個諸侯國裡的民眾那種獨立的意識也開始淡化了,因而韓信開展滅諸侯國的戰爭也就比較容易了...

蘇秦和張儀哪個的成就較大?(加上解釋)

儘管張儀本人第二年便離開了江州,但經向楚考證,張儀築江州城之事應屬信史(見民國《巴縣誌》)...

說說春秋五霸以及他們各自的下場

春秋五霸霸國創業霸主歷時時間(年)齊國齊桓公 姜小白前720-前75040晉國晉文公 姬重耳前760-前510160秦國秦穆公 嬴任好前750-前77030楚國楚莊王 羋侶前790-前690110吳國吳王 闔閭前690-前51030...

西周分封的諸侯主要有?

《荀勞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來自,《左傳》昭公二十360問答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商朝距今多少年?

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從文中找杞人憂天的近義詞

杞人憂天近義詞:庸人自擾,伯慮愁眠,杞人之憂,杞國憂天,杞天之慮,百感交集杞人憂天_百度漢語[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釋義] 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

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

最初,諸侯國都是周天子分封而產生的,但久而久之,一些新的國家不受分封而被建立,如晉國分裂後形成的韓、趙、魏三國,又如中山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有多少?

第二次,下及春秋戰國(歷時549年),隨著周王朝統治的衰落,特別是由於各地國土開發和經濟發展,各諸侯國也不斷增建新城,這就形成了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二次城市建設高潮...

《左傳》的體例是什麼?

《左傳》的主要內容是:《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親子共讀|少年讀史記(二)

范雎逃至秦國後,一直蟄伏到秦王賞識他以後才得以施展他的能力,他所主張的“遠交近攻”,採取外交軍事整合的策略,與遠方國家建立盟友關係,並蠶食鄰近國家的土地...

歷史:東周怎麼會有那麼多小國?

那麼多小國為諸侯國,史於西周建立時,周武王建立西周,他認為商朝滅亡是因為沒有人幫助商王,於是決定實行“分封制”,將自己的兄弟、有功的大臣還有一些商朝投降的貴族封為諸侯,劃給封地,去建立諸侯國...

請問秦國統一六國的先後順序?

秦滅六國的順序:1、前230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

中國長城什麼時候修成

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的各君主名字叫什麼.是名字.不是稱Hao

是名字不是稱Ha春秋五霸有好幾種說法,《史記》記載的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小白)晉文公:姬姓,名重耳秦穆公:嬴姓,名任好宋襄公:子姓,名茲甫楚莊王:姓羋,熊氏,名侶(羋熊侶)戰國七雄指歷史...

郯國滅亡的原因?

等到這兩個諸侯國交手之後,齊國和魯國出面調停,避免郯國和莒國的衝突進一步擴大...

...滅亡才有36個諸侯王 周朝有多少諸侯王周朝為何萬分封那

但是還是留下一部分諸侯國,大多都是親戚或者子孫,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一心執行削藩(推恩令),慢慢的諸侯的權利越來越小甚至沒有,就只有頭銜和每月供給的俸祿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