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對晉祠有什麼記載?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1-05

史記對晉祠有什麼記載?易書科技 2019-02-01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封地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

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併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和魚沼飛樑。此後,又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臺,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臺。前部為單簷捲棚頂,後部為重簷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臺外,其餘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樣別緻,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也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臺向西,有一條晉水的乾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傳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透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臺。金人臺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仍明亮不鏽。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樑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

獻殿以西,是連線聖母殿的魚沼飛樑。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託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樑。東西橋面長19。6米,寬5米,高出地面1。3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線;南北橋面長19。5米,寬3。3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樑。淨土宗信奉的阿彌陀經說佛國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表徵,魚沼飛樑即取法於此。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19米,重簷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佈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是我國古代建築中,殿周圍廊現存的最早例項。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簷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樑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樑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簷柱承託殿頂屋架。“減柱法”的熟練使用,說明宋代在建築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築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築式樣上也更富於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築,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過程,而宋代建築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聖母殿是這個過程的代表作。

聖母殿內共有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後補外,其餘多為北宋原塑。主像聖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兒——邑姜,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邑姜屈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其餘四十二尊或侍奉文印翰墨,或侍奉灑掃梳妝,或奉飲食,或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的侍從像對稱地分列於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這些侍女像身材適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老或少,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各具特色。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築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窠臼,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鑷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精神面貌。在技巧上,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係,手法純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1203字,旨在透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骼雄奇,筆力遒勁,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們手持笛、琵琶、三絃、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完整的樂隊。

整個建築群雖然是不同時期建起來的,但集中在一起,佈局緊湊,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既像廟觀的院落,又像皇室的宮苑,並不顯得雜亂無章和生拼硬湊,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獨具匠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