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沙灣的風景“日記”100字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04

介紹沙灣的風景“日記”100字飄~~1級2019-05-09 回答

今天,我們一家前往番禺的沙灣古鎮參觀,此行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嶺南古村落的傳統文化知識,也讓我明白了以前沙灣人的生活。

或許是假期的緣故,參觀沙灣古鎮的車流人流絡繹不絕,街上能停車的位置幾乎被停滿了,我們找了很久才能把車停好。看來沙灣古鎮確實有吸引人的獨到之處。

在路上,我特意查找了古鎮的由來:沙灣古鎮始建於宋代,歷史悠久,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古老的嶺南民間建築藝術是沙灣古鎮的特色。沙灣飄色、醒獅、雕塑、蘭花等是古鎮的傳統民間文化藝術;體現嶺南建築藝術風格的水磨青磚牆、蠔殼牆、鑊耳風火山牆、磚雕、灰塑、壁畫等也有較好的留存。

蠔殼牆,顧名思義就是用生蠔的殼做成的牆,古代沙灣人用生蠔的殼拌著水泥、石灰做成牆。蠔殼牆最大的特點就是:防火、防蟲,還有冬暖夏涼的效果。透過這面蠔殼牆建築構造,充分體現了古代沙灣人的聰明才智。

除了生蠔牆,沙灣古鎮還有一面奇特的“博物”牆。它是經歷了不同的朝代、由7種材料混合建造而成。北宋末年,沙灣已有零散的人居住,到了明代,人群逐漸多起來,由於沙灣是個島,建築材料很難運入,於是人們就地取材,用泥築牆,一、二層泥牆所含的碎瓷、碎石、貝殼很少。第三層的泥牆就不一樣了,夾雜的碎石、碎碗、碟碎片、爛瓦、貝殼等物明顯增多。到了清朝盛期,牆上的木窗腐爛,屋主就用青磚兩米長的縫隙補上。到了民國時期,牆內外的地面漸漸積高,牆變得矮了,安全隱患也存在了。牆的主人不忍毀掉泥牆,於是在泥牆和青磚上,又砌上了充滿民國色彩的紅磚,這一堵牆卻實實在在地成為沙灣歷史建材的博物牆。

很多事情是偶然而成的。經過幾百年來沙灣人的辛勤建設,他們可能從未有過創造和保護“文物”的意識,但時至今天,他們給後代人留下的是濃厚的嶺南歷史文化和古老的民間建築藝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