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下馬陵如今在哪一帶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4-09

西安下馬陵如今在哪一帶水滴咖啡1級2017-05-10 回答

對,樓上說的都對,就是從和平門沿城牆向西。

西安兩個下馬陵之謎

西安文物多,本是西安人的自豪;文物一多,西安人就多少有點兒麻痺,缺乏了對每一處文物推敲考證的耐心———咱一般百姓,又咋能奢談什麼考證?可咱一般百姓如果連某處文物的名字都叫錯了,說出一些不沾邊的詞彙,事後的尷尬卻是長期抹不平的。

去年,記者陪一位外地友人乘車路過和平門裡的下馬陵,車沒停,記者的嘴也沒停,介紹董仲舒,講解百官過此地下馬的典故,滔滔不絕。朋友走後,記者偶然在某報章上看到一則訊息,稱城南還有一個下馬陵,那裡才是董仲舒的墓。汗顏不已,隨後給朋友打電話作了檢討。近日,記者見到市文史館副館長蔣紀新,拜讀了他的新作《下馬陵之是與非》,方知董墓在興平市,與西安的兩個下馬陵根本不搭界!

無論歷史多麼久遠多麼模糊,真相只有一個。這麼一看,辨明西安的兩個下馬陵之說就有了特別的意義。我國最具權威性的兩部工具書《辭海》《辭源》都提到了西安的下馬陵,前者將其定位在和平門裡,後者則稱其位於長安城東南,“與曲江近,相傳為董仲舒墓,門人過此皆下馬,故稱下馬陵,後人音誤為蝦蟆(Ma)陵”。同時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8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將城內下馬陵定為陝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政府曾撥款全面修葺。歷史真相究竟如何?西安人有責任搞清下馬陵的真偽是非。

城內下馬陵 以訛傳訛

蔣紀新查閱大量史料,認為無論下馬陵或者蝦蟆陵,唐代以前的歷史文獻中均不見記載。唐代史籍詩賦雖一再提及,但從未說到其具體位置。

填補這一歷史空白的是北宋著名歷史學家宋敏求。這位龍圖閣大學士當時任朝廷的史館編修,在奉旨編修唐史的過程中搜集了大量尚未佚失的唐代長安歷史地理文獻資料,積二十年之功著成《長安志》。據此書“常樂坊”條目下記載:“坊內街之東有大冢,俗誤以為董仲舒墓,亦呼為蝦蟆陵。”同書“萬年縣”條目下記載:“蝦蟆陵在縣南六里”。“常樂坊內街之東”位置,即今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區校醫院南側。而當時的萬年縣(後改稱咸寧縣)治所,在今西安市和平門附近的縣門街一帶,西安交通大學校醫院的位置正在此以南約3公里。以上說法,與《辭源》所說吻合。

宋敏求的記載言之鑿鑿。宋、元、明、清歷代歷史地理學家一致贊同此說。自南宋程大昌《雍錄》、元李好文《長安志圖》、元駱天驤《類編長安志》直到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對此均無異議。

蔣紀新把歷代史籍按時間順序略作比較,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史實:直到明代中葉對這一點尚無異議,如:明天順五年(1461年)成書的《大明一統志》中稱:“董仲舒墓在城南六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成書的《陝西通志》中也稱:“董仲舒墓在城南六里”。但此後的地方誌書就忽然改變腔調,說下馬陵在和平門附近了。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成為一條明顯的分界線。

蔣紀新再作考證,獲悉事情初起於明正德年間。隨著程朱理學氾濫與朝廷鼓吹倡導,董仲舒被炒作抬舉到了駭人的高度,成了與孔子並列的“董子”,全國各地紛紛大建“董子祠”。在這種形勢下,陝西巡撫王詡於正德元年(1506年)在今西安交通大學的下馬陵也建了一座董子祠。所謂“董子祠”,即祭祀董仲舒的祠堂,與董仲舒墓本來也並不相干。然而,事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卻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在這一年,兵部侍郎兼陝西巡按都御史趙廷錫做出決定:下令把這座城南六里外的董子祠搬進城內,移建在今和平門附近的位置,並在這座董子祠後為其造墓。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欽差總兵張光宇為這座董子祠後的董仲舒墓一本正經立了墓碑。從此,明代陝西、西安方誌上的下馬陵全都“遷移”到了城內。

進入清代之後,這場造假戲仍然繼續。清康熙元年(1667年),知縣黃家鼎把下馬陵重加修葺,並在門前刻石“下馬陵”,將今和平門附近這條街巷改稱下馬陵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陝西巡撫畢沅又為下馬陵再次題碑刻石,於是,《關中勝蹟圖志》和各種清代方誌也紛紛聲稱下馬陵在城內胭脂坡下,以訛傳訛以至於今。

這就是當今下馬陵履歷的全部。

城南下馬陵 真名蝦蟆陵

接下來,蔣紀新又對南郊常樂坊的那個地方,究竟是叫下馬陵還是蝦蟆陵這個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考證。

唐人李肇的《國史補》稱:舊說,董仲舒墓,門人過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後語訛為蝦蟆陵。他的意思是,下馬陵的名稱在蝦蟆陵之前,後者為訛傳。而唐代諸多詩人卻都將那裡稱蝦蟆陵,最著名的莫過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之說。此外,謝良輔的《憶長安》詩中有“取酒蝦蟆陵下,家家守歲傳卮”,皎然的《長安少年行》詩中也有“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行”等詩句。以上三位詩人大致與李肇同時代,其中,謝良輔、皎然稍早些,白居易與李肇生活年代完全相同。他們都只承認蝦蟆陵。蔣紀新查閱歷史資料,又到西安交大一帶實地考察,認為蝦蟆陵是正確的名稱,下馬陵為誤。隨著歷史的演變,常樂坊已經不復存在,今人對蝦蟆陵這個名稱也日漸生疏了。

董仲舒墓地 興平茂陵

既然城內下馬陵、城南蝦蟆陵都不是董仲舒墓,那麼,董仲舒墓在興平市這個史實又是如何考證出來的?

蔣紀新認為,董仲舒的晚年歸宿史實清晰。按漢代禮制,皇帝一上任就要為自己建造陵墓,並在陵園附近建造陵邑,把達到一定級別的達官顯貴豪門鉅富遷入陵邑居住,這些人死後也循例陪葬於陵園周圍。漢武帝登基後,在今興平市境建造了茂陵與茂陵邑。董仲舒曾任諸侯國相,雖是無足輕重的閒官,但級別卻相當高,為二千石吏,屬高階官員之列,因此,漢武帝建茂陵後,他就遷居茂陵邑的顯武裡。據《漢書·董仲舒傳》載:“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年老,以壽終於家。”這裡雖未明言葬處,意思其實已很分明。陪葬皇陵不僅是皇帝恩典的殊榮,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君臣一體忠於皇室之義。儒家思想一向鼓吹忠君尊禮。董仲舒作為一代儒學大師,一向以嚴守儒家禮制一絲不苟名重於世,陪葬茂陵無疑是他的理想歸宿。

蔣紀新查閱北宋《太平寰宇記》卷二十七:“董仲舒墓,在(興平)縣東北二十里。”

今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鄉漢武帝茂陵以北約500米處,有一座村莊叫“策村”,235戶村民中除8戶外,全系董姓。他們就是在這裡世代相繼住了二千多年的董仲舒後裔。策村東南約250米處,有一座南北長71米,東西寬30米,封土殘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稱為“策冢”。這就是董仲舒的墓冢。

為什麼叫“策村”“策冢”,卻不叫“董村”“董冢”呢?蔣紀新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的祖上董仲舒曾進呈“天人三策”有功於漢,為銘記先人功績,遂以之為名。

西安下馬陵如今在哪一帶匿名使用者1級2017-05-10 回答

基本上是在西安八中的後面,就是老的和平門內往端裡們履門方向的前半部分

西安下馬陵如今在哪一帶匿名使用者1級2017-05-10 回答

順城巷端履門到和平門之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