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乳、石筍有什麼區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02

石鐘乳、石筍有什麼區別?馨寶1603 2021-07-02

石鐘乳和石筍的最大區別就是生長方向

,具體區別如下:

1、

生長方向不同

石鐘乳和石筍是一樣的形成過程,只不過一個從上往下,一個從下往上生長。石鐘乳是水溶液順岩石而下,直到抵達邊緣。如果岩石在洞穴頂部,水將滴下。當溶液和空氣接觸,產生逆向的化學反應,碳酸鈣被沉澱出來。

而石筍則是石鐘乳下部的水滴到洞底,碳酸鈣沉澱則形成竹筍狀的突起。

石鐘乳、石筍有什麼區別?

2、

生長速度不同

石鐘乳是經過漫長曆史的礦物質沉積才形成的碳酸鈣沉澱物,石鐘乳的形成過程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石鐘乳和石筍是一樣的形成過程,石鐘乳每年平均增長率為0。13毫米。快速增長的石鐘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鈣和二氧化碳,並且流動很快,這種石鐘乳每年可以增長3毫米。而石筍因為是石鐘乳下部的水滴形成的,所以增長速度就更慢了。

3、

存在位置不同

石鐘乳和石筍都是存在於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但因為生長方向不同,決定了石鐘乳是存在於洞穴頂部的岩石上的,觀賞時需要抬頭看;而石筍是位於洞穴地下的,是要低頭才能看到的。

石鐘乳、石筍有什麼區別?阿九九1336 推薦於2019-09-25

【區別】:

石鐘乳是自上而下的生長,石筍是自下而上的生長,石鐘乳生長在洞頂,而石筍生長在洞底。

【石筍簡介】:

石筍(Stalagmite)為碳酸鈣石灰岩,指在溶洞洞底的尖錐體,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種自然現象。石筍形如竹筍出土,自下向上生長,與鐘乳石成長緩慢,一萬年約長高一米。石筍是由於含碳酸的水不斷點滴到一處,碳酸鈣沉澱而形成的,自下向上生長的是石筍,從上往下生長的是石鐘乳。石筍可以有不同的形狀,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狀況均會影響石筍的形狀。假如滴水和裡面含的礦物質均勻的話會形成比較細長,粗細均勻的石筍,它們可以以均勻的直徑達到數米的高度。假如滴水比較強,而且是來自滲入洞裡的雨水的話那麼會形成圓錐狀的石筍,它們在根部可以達數米直徑。滴水高度會影響石筍頂部的形狀,高度小的話石筍的頂是圓的,高度越大它越平,在極限狀態下甚至可能是凹的。

【鐘乳石簡介】:

鐘乳石(stalactite),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 鐘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在石灰岩裡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岩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可入藥。

【二者的形成原因】:

石筍和石鐘乳是怎樣形成的?是碳酸鈣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

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石鐘乳,洞底的形成石筍。

還有是因為由於地殼不斷運動,海水退去,出現了綿延不斷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這些露出來的石山,長期受雨水風霜沖刷,頂部變成刀山劍石狀了。石峰底座,由於地史時期地下水的長期溶蝕,河水的長期衝擊,漸漸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繼續被溶蝕擴大,而溶於水中的石灰岩溶液,從洞頂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進二氧化碳進一步擴散,同時溶液受蒸發作用,形成飽和,剩餘的碳酸氫鈣沉澱,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石鐘乳的形成,同石筍形成的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石鐘乳從上往下長就是了。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一釐米,長1米,就是10000年了。在地上長成一個尖錐體,很像竹筍,故名石筍。

石鐘乳、石筍有什麼區別?

【石鐘乳作藥的用途】:

五勞七傷,咳逆上氣,治寒嗽,通嗓音,聰耳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安五臟,通百病,利九竊,下乳汁,益氣補虛損,治療較弱疼冷,下焦傷竭,強陰。久服益壽不老,令人有生育能力。溫肺,助陽,平喘,制酸。用於寒痰喘咳,陽虛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