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古城的文化發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14

晉陽古城的文化發展詩慈rv 2016-05-30

古晉陽是我國曆史上負有盛名的一個城市,它的遺址在山西太原市西南原晉陽縣。歷代有許多英雄人物在這裡活動過,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過。據史料記載,它從春秋時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築城開始。後來知、韓、魏三家聯軍圍攻趙襄子時,曾引晉水灌過晉陽(見史紀趙世家),在這次戰役中知伯死,於是奠定了韓、趙、魏瓜分晉國的基礎。西晉末幷州刺史劉琨也曾在這裡築過幷州城,並據此城抗拒匈奴。進行過激烈的戰爭。讀史方輿記要稱:“都邑記:太原舊城,晉幷州刺史劉琨築,高四丈,週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一曰大明城,古晉陽城也,左氏謂董安於所築……。高齊於此置大明宮,因名大明城……。晉陽宮西南有小城,內有殿,號大明宮。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連倉城,北面因州城,東魏靜帝武定三年於此置晉陽宮,隋又更名新城。又一城,東南連新城,西北面因州城,隋開皇十六年築,今名倉城。高四女,周八里……。”唐會要:“舊太原都城左汾右晉,潛邱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二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宮城在都城西北即晉陽宮也。隋大業三年……詔營晉陽宮,高祖起晉陽故宮,仍隋不廢其城,週二千五百二十步。汾東曰東城,貞觀十二年長史李績所築,兩城間曰中城,武后築以合東城。崔神慶傳:武后擢神慶為幷州長史,初,州隔汾為東西二城,神慶跨水連堞合而一之……”。“晉祠”在唐代正是太原城的西郊,李白詩:“閒來走馬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即是證明。直到北宋初,太宗平北漢時,才將整個晉陽城毀掉。從以上這些史料中看,晉陽古城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使用的時間長,從春秋時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0多年)到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平北漢止,其間一千四百七十餘年中未曾間斷。歷代均為繁華城市。第二是情況複雜,歷代都有修建、新建、擴建的措施。從史料上看大大小小就有七個城廓,雖然晉陽城的位置變動不大,但某一些城址不一定歷代都全部使用過,有興有廢。第三,晉陽城不是逐漸荒廢而是遭到戰爭水火突然毀滅的,因之地下所儲存的文化資料可能很豐富。

過去對晉陽古城只有歷史記載和一般傳說,沒有作過正式勘查工作。為了配合侯馬晉國新田古城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必須對山西省範圍內有關東周時期的古城遺址作較系統的勘察,所以我們於1961年 6月對晉陽古城遺址作了初步的勘察,並由河北省文物工作隊馬尚柱同志擔任鑽探工作。勘察工作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收穫不小,不只找到東周時期的古城址,而且找到了這個古城的範圍。另一方面由於時間的倉促對古城範圍內的一些小城址,未能系統的進行工作,所以對這個古城歷代的使用情況,還須作進一步細緻的瞭解。

勘察開始時,我們瞭解了當地有歷史意義的村莊,並訪問了當地群眾。然後從晉源縣西南一公里的“南城角”村開始。在這村的二郎廟下面,發現一段古城遺蹟,透過鑽探,證明了“南城角”村的整個村址大都坐落在古城牆上面,“南城角”村為“ L”字形,實際是依古城西南城角之勢建成的,古城偏東18度,由於夯土堅硬幹燥,地勢較高,適於居住,所以這個村子便建築在古城牆基之上。二郎廟下面的一段城牆正是古城的南牆,南牆西段從西南城角開始向東延伸,到 600多米處,由於地勢逐漸低窪,多年來即為稻田與汾河水所浸,幫地下再找不到夯土痕跡。古城南牆東西殘長 626。4米,寬30米,夯土堅硬,土質細,呈紫紅色,厚17釐米,夯窩直徑為4——5釐米。

古城的西牆地上已所存不多,即用探鏟由西向北追蹤探尋,發現地下城基夯土綿延,與地上的殘城相銜接。至古城營的西面(距古城營村1300米),有一段西城牆高出地表約 7 米,殘長約 900米,其北端(西北城角)至西南城角約長2700米,就是西城的全部長度。城西北角今為一南北水渠所穿毀,在斷面上有許多穿杆孔痕跡。同時在夯土中發現木柱灰和木柱下面的礎石,礎石方約40釐米。夯土質地、顏色和夯法與古城南牆相同。在城牆拐角地方的夯土中,發現穿杆孔的方向漸由東西折轉為南北的現象。這在城牆的建築上也說明古城已折轉向東去 ,這裡正是古城的西北城角。向東折轉之城牆即為古城的北牆,但在地面上儲存已不多了,經鑽探仍發現有夯土痕跡,續向東行。當時由於稻田泥濘未能再向東探索,只好留待下一步作補充工作。但從以上的資料和“東城角”村(實際上是東北城角)的方位來看,這座古城南北長約4500米。這樣就把晉陽縣、晉陽堡、古城營村的一半和古城營村附近古城遺址完全包括了進去,根據夯土的質地、色澤和夯法,我們認為這座古城是東周時期的遺址,和“候馬牛村古城”的情況有些相似,和邯鄲、監淄、燕下都的古城情況亦有共同之點,因之有理由設想這座古城正是東周時期的古晉陽城。

我們又勘察了和這個古城有關係的三個古城遺址,第一個是“羅城”,位於“羅城村”的東南方向,群眾稱“羅城”,並傳說是北漢劉致遠的城。西牆長約1000米,其南端到古晉陽城的西北角處,其南端到古晉陽城的西牆相銜接,其北入於沙河轉而東去為羅城的一段北牆,殘長約 150米,寬20米,羅城的西北角正在羅城村東南的沙河裡,方向與古晉陽城相同,但夯土中摻有沙子,質地較松,夯土厚13——15釐米,大窩夯。這些情況都說明“羅城”建築的時代比晉陽要晚,而且在夯土中發現了一片西漢晚期細繩紋陶片,估計城的建築年代可能在漢晉之間。

第二個城址是在晉陽古城的西牆內,晉源縣西北。在距西南城角1500米處發現了一段東西殘長約220米的古城牆遺蹟,偏東18度,高約7米左右,夯土為平夯法,土質鬆散,夯土中瓦片很多,在這段古城上和附近,採集到唐代的蓮花紋瓦當和破碎的繩紋磚塊。從跡象上看,這段城牆較以上兩城的建築年代更晚,而且修補的痕跡很多,未能斷定它的建築時代。因時間倉促,也未對這一古城進行探索。

第三個古城址,是古晉陽城內“古城營村”西面的古城,傳說這個城叫“大明城”,是由於北齊的大明殿而得名,亦即是春秋時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所建的古晉陽城。古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段在地面上很清楚。群眾把這個城叫“內城”,而把古晉陽城的一段西牆叫作“外城”。經過勘察,其北牆東西長約300米,寬18米,偏東6度。夯土厚20釐米,為平夯法,西牆南北長400米,從夯土情況判斷,其建築時間比“古晉陽城”、“羅城”都晚,比晉源縣西北面的一段古城殘牆要早。

在遺址的斷代上,我們認為古晉陽城是東周時代的,很可能就是智伯瑤決水灌的晉陽城。古城的南部(現今晉源城以南一帶),因地勢關係被毀嚴重,故遺蹟、遺物不易找尋。古城中部(包括個晉源城及其以西地區與古城營附近的兩處古城在內)遺址的變化很大。從遺物上看,有漢代陶片和唐代的遺物。從城址看,古城營的古城我們認為是北齊到隋唐時代的,此古城的根基也可能還早於北齊。又上述的第二個古城址,也不會晚於宋代。如此說來,這塊地方至少是北齊、隋、唐一直到宋的城址。這個城址各代都有變動,所以地上遺物的紊亂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一時所能搞清楚的。羅城似乎比較簡單些,它的南城牆是借用的古晉陽城的北城牆,當時古城營一帶地方,也許有原來“古晉陽城”的部分宮院、城闕還被使用著。由城牆的包含物等推測,此城的使用年代應該是由東漢到魏晉,傳說其為劉琨的幷州城,從時代上看是很可能的。另外整個古城東部位於汾河河灘上,由於歷年汾河衝涮淤積,可能已被破壞湮沒而不易尋找了。

最後,透過這次調查,再一次使我們瞭解到一個古城址是很複雜的,僅就城牆而論,雖然它是聯接的,但時代或許很不一致。因為後代常常借用前代的城牆,或加以裁截和修補而利用,甚至有的只利用了前代的城牆基礎。

因為我們勘察工作的時間很短,又沒有進行發掘,掌握的材料很少,所以上述看法一定會有許多錯誤之處。

晉陽古城的文化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