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宗祠作文作文500字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05-11

汪氏宗祠作文作文500字。。。 汪氏宗祠作文作文500字 展開

汪氏宗祠作文作文500字heyang03482862016-04-12

祠堂是村落中最宏麗的建築,是徽州人金錢與財富的展示、權威與地位的象徵;是宗族的精神寄託、靈魂歸宿和人性迴歸;也是家族集會、祭祖、議事、懲罰、婚嫁的場所。

在宏村月沼北畔正中有座“樂敘堂”,又名“眾家廳”,為汪氏宗祠,建於15世紀初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

樂敘堂與月沼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風荷”,可惜如今未聞風也沒見荷,只能發揮想像力了!

整座祠堂建在村子中心地帶,位置突出,景色優美,祠堂空間的序列設計和背山面水的環境,給人增添了一份靈氣與神秘,讓人有莊重、肅穆和敬畏之感。

高聳的馬頭牆傲視著芸芸眾生

門樓廳儲存完整,建築風格仍保留明代特點,月樑上的蓮花托、雕刻線條樸素大方;中門高大,顯示出家族的顯赫地位。

宗祠由門樓廳、前院、議事廳和享堂等部分組成,此為前進門樓向外看那彎半月形的月沼。

2004年政府有關部門撥款116萬元重新維修了殘破的宗祠,如今在牆體上尚能看出明顯的新舊痕跡。

進入前院,可見四柱三間五分貼牆門樓(又稱五鳳樓),氣勢恢宏,門樓正中寫有“恩榮”和“世德發祥”的字幅,寓示著家庭繁榮。圍繞字幅四周是精美磚雕,有雙龍戲珠,獨佔鰲頭,獅子戲球等吉祥圖案。

進門是寬大的議事廳,這裡是宗族舉行重大活動和議事之所。迎門一排六扇屏風寫有《思齊公樂敘堂記略》,記錄了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齊邀好友縣尹黃諱彪為汪氏宗祠取名的全過程。“樂敘堂”,有秩敘敦倫、永履和樂之意。

屏風背面則寫有“朱子家訓“,作者朱熹,徽州婺源人士,“程朱理學”代表人物,這篇家訓,也成為徽州儒士的道德規範。當時他們奉行“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以鄒魯之風自待。”以朱熹極力倡導的三綱五常為天理,維護天理,可以捨身取義,不惜殺身成仁。

導遊說,正祠內廳在1963年曾改為生產隊隊部,現已恢復原貌。

議事廳正前方供奉著汪氏家族的老祖宗:正中為遠祖(一世祖周魯穎川汪侯)一全天下第一個姓汪的;右為四十四世祖,越國公顯祖(汪華)一徽州第一個姓汪的;左為始祖(宋始遷雷崗弘村六十六世祖彥濟公)一宏村第一個姓汪的。(介紹及排名來自導遊)

宏村汪氏是唐朝名臣汪華的後裔。汪華(公元586-649年),字國輔,又字英發,原名汪世華,後因避李世民“世”字,改單名為華,為春秋魯國潁川侯的後裔。汪華於隋末時策劃兵變,奪得歙、杭等六州,自稱吳王。後歸於唐,被封上柱國越國公,在古徽各地影響廣大,歷久被人懷念,故汪氏宗們中一般均有“緒承越國萃簪纓”的聯句。村中古街拱卷里門上方的石刻門額大都為“平陽古郡”四字。

南宋紹興元年,宏村祖先遷居黟縣最早的居住地祈墅村莊遭戰亂火災毀壞。汪氏六十六世祖彥濟公遵祖訓遷至雷崗山陽,始建十三座樓,應弘廣發達之意取名弘村。後在清乾隆年間因避諱改名為宏村。

祖宗像旁楹柱上懸掛的紅色古聯文便是“基開雷崗綿世澤;緒承越國萃簪纓”,這是告訴後人汪家的起源與歷史。

“樂敘堂”中陳設的楹聯與格言,大多頗有哲理,諸如“非因報應方為善,豈為功名始讀書”。教育後人行善,讀書都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動機,同時強調行善與讀書的人生追求;同樣哲理性很強的還有“克已最嚴須從難處去克,為善以恆勿以小而不為”意為要想剋制自己的慾望和缺點,要從最難處做起,要作善事要長期堅持,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後廳的“大同無少長老,至樂合天地人”則表現了汪氏祖先對人與人之間及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追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