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解答,那麼這個土生花在以前有沒有唱的一些特定的歌曲?她們在...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11-16

謝謝你的解答,那麼這個土生花在以前有沒有唱的一些特定的歌曲?她們在...浮光掠影2010 2011-04-01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希望你看下面文章能有幫助:)

舊藝人的傳說(根據節目中常人春播講整理)

有一本書大家都或許看過,那就是雲遊客所寫的《江湖叢談》雲遊客先生以他藝人的身份揭露了在舊時代一些江湖藝人的騙術,他的筆觸平實,事例生動,讓我們這些圈外人看了真是感到十分驚奇,大開眼界,在舊時代由於生活所迫,很多窮苦的藝人他們只能在一些地方撩場子,就地劃鍋賣藝,憑的是真本事,賣的是一把子力氣,這些江湖藝人他們各有各的看家本事,自然也各有各的身世背景,記得在前幾期的節目當中,常老先生曾經給我們介紹過天橋的舊藝人八大怪,其實在江湖之上,身懷絕技,或者是頻出怪招奇招的藝人又豈止這幾位呢。

過去這個舊藝人呢?我們管它叫江湖藝人,這是五花八門的行業,什麼叫五花八門?這個咱們常說,拿某某市場文藝節目來說五花八門都有,但是這個五花八門過去有個具體的說法,今年咱們也把它跟大家介紹一下,原來說五花八門這個是指五花陣,過去說是八門陣,這是古代兵法中的名稱,現在一般人都用它來比喻花樣繁多,或者是變化多端,這個叫五花八門,過去這是兵法的名詞,咱們現在具體來講什麼叫五花什麼叫八門,這也是一個知識,也是一個玩意,過去五花八門是指江湖藝人和行業。第一個五花是什麼?五花是五種花,第一個叫金菊花,這指賣茶的女人,可能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阿慶嫂算是金菊花了。第二個是木棉花,這個是上街為人治病的大夫,南方叫郎中,北方叫大夫,這是木棉花。第三個是水仙花,水仙花是酒樓上的歌女,過去的酒樓上有一些唱小曲的少女在那兒賣藝,她叫水仙花。第四個叫火機花,玩雜耍的,什麼踢剪子的,抖空竹的,變戲法的,變魔術的這都屬於這一類。第五個就是土生花,土生花是挑夫,用現在的話叫搬運工人,這個沒什麼可講的,這就叫五花。咱們再說說這八門,一門巾,二門皮,三門彩,四門掛,過去講巾皮彩掛,這就是指江湖藝人說的,咱們這一個個說。咱們先說說這個巾是指什麼?就是手巾的巾,但也有人寫成金銀銅鐵那個金,這是什麼說的呢?是指過去的算命的,給人看相,給人批八字這些算命的。二門皮,寫出來就是皮革的皮,皮鞋皮手套,這是賣草藥的,過去在街頭在廟會上賣草藥的這就屬於皮門。第三個就是彩就是變戲法的,包括變魔術的,因為魔術這是屬於洋戲法,後來把劃在彩門裡頭,四門就是掛,就是掛起來的掛,寫出來就是那個字,是指江湖上賣藝的,這是泛稱。這八門裡有四門了,還有四門,五門是平安的平,說書的,過去說評書的不管你說什麼書,還有邊說邊長的連說帶唱的,都劃平裡頭。六門是傳,就是街頭賣唱的,過去講瞎子逛街那個都是屬於街頭賣場,七門吊就是搭棚的,糊紙活的,過去魂喪喜慶搭個酒棚,搭個靈棚,還有就是一些佛像,就是給人紙紙活的,糊紙車紙馬的,這就是屬於七門吊,八門就是聊,就是聊齋的聊,屬於高臺上唱戲,這就是叫聊。

金皮彩掛五花八門,這正所謂是江湖藝人的行當,在這些行當當中,有連說帶唱的,自然也有連蒙帶騙的,但不管哪行都有師承,咱北京是曲藝的故鄉,也是說書賣唱藝人的薈萃之地,不管是河北的山東的還是東北的天津的,只要稍唱出點名氣來就一定要往北京跑,這一旦是因為北京好混飯,還有到這裡來尋找曲藝的根兒。

過去北京彈三絃唱大鼓的藝人都在這個地方來集中,都說什麼呢?都說三皇是他的行業祖師爺又說自己的源流是由孔夫子傳留下來的,三皇是誰說的,三皇就是天皇伏羲氏,地皇神農氏、人皇軒轅氏,所以從三皇氏以來,天行於上,風調雨順。地盡期利五穀豐登,人和習俗,這忠孝禮讓,天下太平無事。但是人心來說都貪圖享受,追求之念就漸漸地離開了五道,所以世風日下,所以災變,戰亂日漸增多,春秋戰國的時候,這五霸七雄起了群爭,對天下世風來說一天天壞,所以三皇在天宮也安心不下去了,所以就化身來到人間,要找一個聖賢之人來實行教化,正好孔夫子正在帶領他的弟子七十二大賢人周遊列國,宣傳道德禮教。所以三皇一看孔子來說這一身的道風,瑞風是一個大聖人,就有心將自己所懷的重任交給他,這個三皇看見孔子帶著自己的門徒向世人來宣傳自己的綱常理論,綱是講究三綱,常是五常,就是仁義道德,仁義禮智,可是聽的人不太多,因為他的東西比較深,只有少數的念過書的一些文人學士來聽,贊不決口,所以當時三皇就化做三個老人來到孔子面前,向孔子來提意見,說老夫子教人行道,這精神可感,這個精神挺好,但是可有一樣你這個收效甚微,只有少數人能夠明白你說的道理,多數人來說還是不懂。因為你講的這個太深奧,不得其門,孔子這麼一聽說得對,有點道理,連忙拱手相問,說是幸蒙老先生指示,那依您三位老先生的見解應當如何才好呢?三皇就說了夫子之道啊,高而勝於寒,儒學知識可以學而明之。如果假如說村婦俗子那些不識字的和沒有文化的小孩老人他聽了之後不起作用,所以依我們的見解來說應當是把它編成俗曲,並且配成樂器,就是合而歌之,就是把他合在一起然後再唱,這樣話雖然是山村婦孺,也可以聽了之後感到興趣,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這樣的話呢,就能夠弘揚聖教於天下了這豈不是好事嗎。

這孔夫子一聽挺高興,所以就說好啊,我聽了三位老者的建議頓開茅塞,我願意遵照你們這個辦法來辦,所以這個時候三皇,就這三位老人每一個人拿出一根弦來就給了孔子,天皇地皇人皇一人給孔子一根弦這不就三根弦了嗎,他跟孔子說了我這三根弦裡邊中場妙音以指彈之可以深入人心,以此可以幫助人來宣傳聖教,這個孔子本身剛要致謝,還沒容他說話呢,三個老人一陣風似地不見了,後來他才知道不是一般的人這是神仙,這就是三皇化現,後來孔子就拿著三根弦,配上一個柱,再配上鬍子,再配上個軸,再配上個哈子,就成了三絃,所以這個就是什麼呢?這個三絃就是這麼來的。這個子弦代表天荒的弦,這個聲音是清脆的,老弦是代表地皇的絃聲音是渾濁的,人皇的弦是中和的,所以最初的三絃是起於北方,所以叫北三絃,中間的柱子是三尺三這就代表什麼呢?代表三尺三千,長的柱子叫做通天柱,所以三皇就來自三十三天,而傳的三絃,所以孔子當然不能夠上大街去唱大鼓了,也不能上大街去賣藝了,所以他就把這個東西傳給了民間,或者傳給他的弟子,於是他這些被傳的弟子就編成了各種大鼓曲詞來流傳於民間,形成了各大派的鼓書,所以到現在還有大鼓書的定場詩,所謂定場詩就是沒有演出之前說的幾句詩詞,一般的大鼓書的詩詞都是這樣說的。這一排醒目,道德三皇五帝,共鳴夏侯商州,五霸七雄鬧春秋,說什麼龍爭虎鬥。

難怪這古書的形式是天神面授,就連這伴奏的樂器三絃也是三皇所賜又是由孔聖人推廣傳承,所以藝人們自然將其奉為神聖,如果用我們今天的觀念來解決三皇的行為,那就是隻有找到最易於接受的方式才更便於傳播思想內容。

還有古書南族和南弦的傳說,剛才我們說的是北弦,北方的大弦,這個一般都是給什麼呢?給唱單絃的來伴奏的。(哼唱)這大三絃,小三絃一看京劇的文弦的比大三絃小得多(哼唱)他脆的,他不是這樣的,這個不能給曲藝伴奏,這個一般給戲曲伴奏,過去我們說三絃說書,分為南北兩派,南派的三絃書都是以周莊王也有說是苗莊王,還有廟莊王的,咱們不光什麼莊王吧,就是說這個莊王跟孔子為祖師爺,這個其中也有一段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都有一段大香山三皇姑出家的故事,三皇姑就是廟莊王的三女兒,廟善公主,立誓不出嫁而且是出家修道,後來父王生病將亡,有仙人來給治病,說是非得親人把自己的眼睛和膀臂捐出來配藥才能救他父親的病,這個大女兒跟二女兒全都不肯,唯獨三女兒捨棄自己的手眼來為父親配藥,所以莊王才得以活命,所以三公主就被封為千手千眼佛,所以莊王還為他的女兒修了個廟進行奉祀,後來孔夫子周遊列國,從周國經過,周莊王就連忙派人請孔夫子到宮中來請教求教,這個莊王說了,聽說老夫子的盛名盛傳天下學識超人,而周遊列國不求溫飽也不求名利,這究竟是為什麼呀,這孔子說了,高官厚祿天命所定,非可強求不是強求的,所以世間的名利是身外之物,富貴在我來講,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不足重也。莊王又問了以夫子之見,人生在世當以什麼為重啊。夫子又說了,我雲遊天下,利川山川教愚呈賢,起玩通聖,參天地之化愚也,而其相,無為。莊王就問了是何所意?孔子說世人有求,所求者是死之道,聖人無求所以聖人是無死之道,所以叫聖壽無疆,莊王頓時大悟,我女兒本身來說她成了千手千眼佛了,她聖壽無疆了,後來孔子當時把三皇所給他的三根弦拿出來給周莊王看,你看了沒有,讓我本身來說做成樂器拿這個樂器來唱出歌曲來教化愚民,所以莊王受了孔子的指點之後,自個兒捨棄了王位而不幹了,也是拿三根弦做成了三根弦子向人唱大鼓來說教,成為南派的三絃,所以周莊王本身就是南派三絃的祖師爺,南派的三絃比北派的稍微短一點,不夠三尺三,最長的也不過三尺,這個不是三皇所授的,短了三寸多,有的在弦上還刻有教化四方的字樣,那就是周莊王留下的,不論是南派北派對彈弦的師傅來說都很尊敬,稱為先生,因為這個三絃是孔夫子傳下來的遠古,所以到今天南派傳下來的古書老段子還有周莊王的這段故事,過去這個老藝人都說,周莊王擊鼓化民,還有人說廟莊王擊鼓化民,究竟是周莊王還是廟莊王這個說法還不太一樣,因為這是民間傳說,所以沒有這樣的書籍可以考證。

我們常常看到說評的或者說雙簧的都用那麼一塊小木頭在桌子上一排,排完了桌子開始演出,這主要是讓聽眾在從嘈雜的聲音中或者從磕睡中驚醒以便來聽他的節目,所以排的那塊木頭叫醒木,醒木醒人耳目,據說說這個評書的祖師爺周莊王所留下的,在這行藝人說,周祖留,人吾分龍虎,我輩上場用,其名曰醒木。青年人不瞭解這個醒木的由來,籠統地管它叫驚堂木,當然這個說法不是不對但是不全面。在封建社會里頭這塊小木頭在不同人的手裡頭有不同的叫法,你比如說人吾分龍虎,就是正式使的不同的特點而言,所以江湖叢談的這本書裡頭,以前有一首詩,他說一塊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塊狎文武,文武一塊狎黎明,聖人一塊管儒教,天使一塊驚鬼神,僧家一塊勸佛法,道家一塊勸懸門,一塊若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世界朋友不供我,不要有意論家門,這首詩把醒木本身做了一個全面的介紹,但是他的說法來說,我們還得一個個來解釋,這樣說大家還是不懂。這塊小木頭,這個據老藝人來說一共有十三種名稱,就是十三種說法。第一個過去你看皇上聖佐,或者在御案上排的小木頭叫龍膽,皇帝自稱真龍天子,他拍的那塊木頭叫龍膽,也叫鎮國木,或者叫鎮山河,如果這個在皇后娘娘的手裡頭,那就不叫鎮山河也不叫鎮國木了,那叫鳳翅鳳霞。第三個這塊木頭在宰相大臣手裡的話叫運籌,所謂運籌帷幄,第四是統兵的元帥要升仗的話所拍的木頭那叫虎膽,那也叫虎威,深入叫鎮威。第五個你看知縣,縣長知府各級文官在審案的時候,在審案的時候一拍的那個叫驚堂木,啪一拍把誰帶上來,才把被告人帶上來,這個以上這些個我們只有在戲劇當中看到,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這個。一般都是傳統的一些舊京劇來看這些玩意。第七個就是當鋪,就是過去當東西那個,他用這個東西一拍寫當票,這個叫換出,中藥店要用它的時候這個叫審慎,看病的大夫也有用這個的,那個叫什麼深沉,自己警告自己開發要慎重,這個藥怎麼用,不能用錯了,不能誤藥殺人。過去舞臺演出的時候也有用它的,那個叫如意。第十二就是客棧棧房裡也有用它的,那個叫鎮靜,第十三叫曲藝演員,像說評書的什麼演雙簧的演口技的,用它就叫醒木,說評書是他自己根據自己說的段子內容來引用四句到八句定堂詩。你比如說乾隆爺下江南,說之前啪一拍,金山獨贏幾千秋,雲自高芳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名目滾金秋,一望湖北三千里,朕在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分再來遊。這才開始說書。當然也有其他的曲藝演員也有用它的,不過後來很少的,其他的曲藝演員的灌說的一段西江月定堂詩,八月中秋著陸,路上行人淒涼,小巧流水桂花香,日應千思萬想,心中不得寧靜,青春好念文章,十年受苦在書房,方見材高志廣,這才開始唱。他這個醒木本身在誰的手裡頭,現在也是那樣,演雙簧的也是先拍一下醒目,然後才能開場,這個此外南方的酒館也有用它的,管它叫什麼?這個僧道在送經的時候,也用它提醒僧道振作精神,尤其是在放焰火的時候,因為放焰火本身是在夜裡頭,夜裡和尚本身念著念著經打瞌睡,所以他提醒僧人本身振作精神,也有時候拍一下這個,道教有時候也拍這個。道教也是如此,道教也是拍這個玩意,你念那個窟窿之前一首西江月,昨到荒郊野外,看一白虎交加,無言無語落黃沙又北風吹雨打,在世堆心機遇,此後哪顯榮華,三寸氣斷咬銀牙,仰面西江月下他也是拍這個,所以剛才說了,什麼道家一塊勸懸門也是指這個說的。所以你看老道唸經的時候有一個飭令件,那個飭令件底下不管他用不用,他擺著一個鎮壇木,那個不叫醒木叫鎮壇木,佛教那個不叫鎮壇木,那個叫法規。所以這個在不同的人手裡邊有不同人的稱呼。

現在我們見的說書人的醒木來說,那個重量來說不過也就幾十兩,但是在過去來說那個分量是有規定的,據南方的藝人來說過去醒木的重量有規定的,淨重應該是二斤十三兩五錢四分,這個有說法。兩斤代表兩京,南京北京,十三兩代表神州十三個省大概是指明朝的時候疆域劃分,這個五錢四分代表五湖四海,看起來這些個說法是古代的行政劃分,這個寓意可以說是非常深遠了,至於確切的歷史年代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了,在我看來這可能是明朝的劃分,凡是江湖藝人不用幹這一行,那可都得有師傅,沒有師傅的話那沒有家門了,那到哪兒也吃不開,咱們就以說評書的藝人來說他要是沒有家門,沒有拜過師傅,要是說書掙錢的話必有同行人來進行干涉,來攜他的傢伙,就是抄他的傢伙,那傢伙沒有什麼可抄的就是那塊醒木,還有他的手絹,還有他當棍棒使用的東西,抄傢伙的事是同行藝人的一種手段,過去同行的藝人發現沒有門戶說書的說書掙錢的那怎麼辦呢?就大搖大擺地走到他的場子面前,就用他桌上的那塊手絹把醒木一蓋,把那個扇子往手下那麼一橫看他怎麼辦?如果假如說這個說書的不懂這個事,不懂這個行規的話,他們就把這個東西連你這兒所掙的錢,帶扇子跟醒木跟手巾一起抄走,還告訴你不允許在這兒說了,你今後在這兒說的話你必須得有門子,必須得認師傅,認師傅之前不允許米說,這個名字叫什麼?就叫攜傢伙,就是攜帶的攜。這個生意人攜傢伙的事在豐富時代在前清的時候這是常有的事這不算新鮮,民國以後這種事不見了,如果再有人抄傢伙的話,沒有門戶的人把警察喊來了,可以跟他打官司,這個攜不成人家的傢伙,自個兒反倒進了法院了,能被判一個詐財的罪名,這何必呢,所以民國以後就沒這事了,所以當初有人攜傢伙,有門戶的,有師傅的藝人,應該怎麼辦呢?所以說書的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不能翻臉打架,你得趁住氣,用左手拿扇子來說,當然扇子一把,尊槍四棒,周莊王指點餘暇,三陳五兩共一家,萬朵桃花一樹生下,說到這個地方放下這個扇子講這個手巾拿起來放在左邊,何必左攜右搭,孔夫子周遊列國,子路沿門教化,有徑亭蛇戰群賊,書記死說合天下,賙濟他傳流後世,古今學言教化,說完的一拍醒木就可以繼續再說書了,那盤道的那江湖人不敢再說什麼了,這是內行人,這人家有門戶,這有什麼可說的呀。當然是了,如果講說書的比較厚道比較老實,當然不再說什麼了,他繼續說書就完了。如果這個人狡猾一點的話,你跟我盤道我也跟你盤盤道,自個兒把醒木還拿那塊手巾給蓋上,把扇子還橫在手巾上,讓盤道的人拿開,看他怎麼說,所以盤道的人得懂得這套規矩,所以他也有一套說辭,也是伸左手先拿扇子,一塊醒木為葉,扇子一目前把生芽,江海湖海店離家,萬丈波濤不怕,再拿起手巾也是放在左邊,右手拿起醒木就說了,看醒木能人制造,看上面野草閒花,這醒木不備使用花木,也不許鑲珍珠翡翠什麼的,龍門武將任憑它,入在三官門下,說完了一拍醒木,這還必須得替說書的說下段的書,你說書的是說三俠劍,你還得說三俠劍,這是規矩。如果說不會這套詞,也接不上人家那上面那茬你說不下去,你得包賠人家損失。那人家說了我這一天掙十塊你得賠人家十塊,我這一天一百,你得賠人家一百,包賠人家一天的損失,這是說書行業的規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