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有哪些奇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10-17

秦始皇陵有哪些奇觀?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9-08-02

高大富麗的宮殿,是秦始皇生前治理國家和享樂的地方,陵墓則是他的“靈魂”最後的歸宿。按照古代禮儀規定,帝王一即位,就要預先為自己修建陵墓。所以嬴政剛做秦王,便在驪山給自己修陵。秦始皇陵的開工時間,應是秦王政元年,即公元前246年。

秦始皇修陵前後歷時37年,所用勞力比古今中外歷史上修建任何一座帝王陵墓所用的勞力都要多。

修建如此規模的陵墓,所需要的石料、土方是相當驚人的。石料採自渭河北面的山上。成千上萬運石料的人,有的在前面吆喝著號子,後邊的人跟著呼應,匯成一幅驚天動地的渭水運石場面,據說當時人多得使渭河都斷流了。在秦始皇陵西北角,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秦代的打石場遺址,面積達75萬平方米。遺址內出土有秦代的鐵錘、鐵鏨、鐵釘、石水道及大批石材。除此之外,還發現有鐵鉗、鐵鐐等刑具和人的屍骨,說明為修建秦始皇陵打石材的人有很多是戴著刑具的刑徒。

秦陵南面有一條防水堤遺址,叫做五嶺,是為了阻擋從驪山下瀉的洪水,保護秦陵的安全。現已查明堤長約3500米,寬約40米,高2~8米。被五嶺阻擋的水,先向東流而後北折,注入渭河。北流途中,經過一個叫“魚池”的地方。魚池是修陵時取土的地方,因用土量大,這裡被挖成了一個周圍達四里的大坑。時間一久,這裡便成為一個積水的大池子,故名魚池。直到現在,這裡仍然是一片低窪地帶,有的地方常年積水不枯。魚池在當時也是負責修建陵園管理機構的駐地。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修陵人絡繹不絕,最多時達70多萬。他們進入陵區後,所到的第一個地方便是魚池。

我們可以想象秦始皇陵初建成時的景象:驪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宮殿建築金碧輝煌,顯得絢麗奪目;平整寬厚的城牆及城牆四門的闕樓和四角的角樓,是那麼雄偉壯觀;那高聳的墳丘下,不知埋藏了多少珍寶,儼然是一座新建的都城!

秦始皇陵的範圍很大,據探測有56。25平方公里。在高大的封土外圍,用夯土築起內外兩重城牆,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內外城牆周長分別為3870米和6210米。內城中部還有一條東西向的隔牆,將內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陵墓的墳丘,北部正中又有一條夾牆,將北部分為東、西兩個區域。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門,內城的東、西、南三面也各有一門。惟有內城北面開兩門,一門位於內城北半部西區正中,一門位於內城北半部東區正中。另外在東西隔牆的東段正中開一門,直通陵墓的墳丘旁。在內城的南門,目前仍保留著高出地表3米多的闕樓臺基,門址附近堆積著燒土、木炭殘跡及大量的瓦片,這說明當年城牆門上都有闕樓建築。在外城的四角,還有警衛的角樓。

墳丘北面150米的地方,是秦始皇陵的寢殿建築。寢殿裡設定有秦始皇生前的衣冠、柺杖及日常生活用品,這些都是祭祀用的。考古工作者曾在寢殿遺址發現了四處建築遺蹟。從遺蹟範圍來看,建築極為宏偉、富麗。僅二號建築遺蹟的主體部分,面積就有64平方米。牆壁和地面被夯打得十分堅硬平整,牆上還塗有白粉。房內各室有甬道相通,房外有用石片鋪成的路。房頂的木檁上鋪有板瓦,再用筒瓦合蓋在板瓦縫上,椽頭有花紋精美的瓦當。曾發現一種稱作“瓦當王”的夔紋大瓦當,直徑達61釐米,可見木檁相當粗。寢殿的附屬建築有便殿,是墓主人靈魂出遊時飲食、休息、睡覺之處。

考古工作者還在廄苑區內探察出了98個長方形的馬廄坑,分佈在1500多米的範圍內。坑內有的活埋一匹馬,有的埋一個坐俑,有的俑、馬同坑。馬的骨骼基本完整,有的被裝在長方形盒狀的木箱內,顯然是殺死後埋入的,但多數坑內沒有木箱。有的馬腿部有麻繩痕跡,四肢作掙扎狀。有的在坑底部挖四個深洞,用來插馬的四條腿,前邊有一道土隔梁,隔樑上有一凹槽,用來卡馬脖子,這說明馬是活埋的。馬頭的前邊放有陶盆、陶罐,有的陶盆內遺留有穀子和穀草,說明陶盆是放飼料的馬槽,陶罐盛水用以飲馬。陶俑的前面放有陶燈、鐵鐮或鐵斧、鐵鍤等。

從秦始皇陵的佈局來看,內外城牆、寢殿、官官署、珍獸坑、馬廄坑等反映現實生活的設施和用具應有盡有,安排十分嚴密。但令考古工作者不解的是,陵園內沒有發現皇后陵。有人認為,這是由於秦始皇死後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滅,因此皇后未能來得及葬在陵園內。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在陵園內也應該預留下皇后陵的位置;而秦始皇陵園內已沒有皇后陵的插足之處。也有人推測,這可能是由於秦始皇未成年時,太后專權,與結黨釀成叛亂,秦始皇有鑑於此,在親理朝政後有意降低皇后的身份,不使她拋頭露面,在修築陵園時也是一墓獨尊,不留皇后的墓穴。從古代文獻來看,也不見秦始皇的皇后名字,秦始皇的皇后究竟是誰,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