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寨是一個什麼樣的景區?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11-21

瓦崗寨是一個什麼樣的景區?萬念俱灰17 2022-07-15

清明放假路過滑縣,聽說有一個瓦崗寨景區,據說是隋唐的瓦崗寨遺址,頓時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一直以為瓦崗寨應該是易守難攻的山林地帶,可是滑縣一馬平川,起義軍是如何能抵抗隋軍的圍剿而不斷壯大的?懷著疑問駕車直奔滑縣的瓦崗寨鄉。瓦崗寨景區也可以說是瓦崗寨點將臺景區,是以點將臺遺址作為中心,彙集建築了一些有關瓦崗傳說的建築,形成的瓦崗寨文化景區。

景區入口原來的點將臺遺址牌匾換成了瓦崗寨三個大字,邊上的的點將臺景區石碑也換成了瓦崗寨景區,柵欄也被城牆所代替。門票20 元/人,售票視窗放著“門票售出,概不退票”的特別提示牌讓人匪夷所思。

進入景區,是瓦崗寨大運河位置圖,對比當時的地形地貌,終於明白當時為什麼選擇這個地方作為起義根據地了。 隋朝時瓦崗地處古黃河的東南岸,北臨黃河白馬渡口,南與通濟渠(南運河)相望;西邊跨黃河距永濟渠(北運河)不過百里之遙,瓦崗正處在南北大運河的喇叭口外。南北運河是隋朝的交通大動脈,瓦崗堪稱軍事戰略要地。然而,就瓦崗而言,在東郡境內又是個偏僻的地方。這裡因黃河多次氾濫,造成土嶺起伏,樹木叢生,溝壑縱橫,水鳥成群,蘆葦遍野,這種環境,既便於屯兵,又便於出擊。於是翟讓便選擇瓦崗為揭竿起義之地。

沿路而行,跨過一座可能是代表某種河流的小橋,岸邊有一個小小的土崗,代表著名的“瓦崗”。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五O二年夏天,齊國出兵進攻魯國西部邊遠之地。晉國土鞅等率兵前來援救魯國,魯定公在瓦地與晉國救兵會師。事後,人們為紀念這次意義重大的會師,便在一處土崗上用磚瓦建造了一座亭子,俗稱“瓦亭”因“瓦亭’’建在土崗上,此後人們就把此地簡稱為“瓦崗。’’

點將臺就位於進門的不遠處,是四柱雙層重簷結構,據說四柱代表 代表著瓦崗軍四位驃騎大將軍――程咬金、秦叔寶、羅世信、趙仁基。雙層重簷每面樑架設三個斗拱架託,瓦簷外伸,簷角上翹,共八個角,故又名八角亭,代表著瓦崗軍從公元611年揭竿到618年失敗,八年的輝煌歷程。在其他地方看的亭子很多,多是四柱,也有雙層,沒想到在這裡居然給亭子賦予了這麼深的含義,看來這個景區的文化底蘊應該很深。

廳內正中是《瓦崗軍發祥地》石碑,碑分為四層,從下至上分別代表著翟讓揭竿、滎陽大捷、洛口建政、李密投唐——瓦崗軍的四次重大 歷史 轉折點,第三層石座最厚,而且雕刻著豐碩的果實,代表著瓦崗軍洛口建政時擁兵百萬、義軍盟主的輝煌成就。上有六稜塔型碑帽,也分四層,代表了破隋興唐、名垂青史的四位大唐國公。石碑正面刻有“瓦崗軍發祥地”六個大字,背面刻有“點將臺遺址”五個大字,西面刻有千餘字的“瓦崗軍點將臺遺址碑記”,東面刻有“瓦崗軍主要人物簡介”。看著介紹,頓時覺得平常的一個亭、一個平常的碑簡直就是一部“瓦崗史”。好在亭子裡面的梁、榫、卯沒有具體的含義。

點將臺前有“隋唐八大錘”的塑像, 金錘李元霸、銀錘裴元慶、銅錘秦用、鐵錘梁士泰,八大錘其實是四個人,因為都使的是雙錘,所以稱為“八大錘”。照相的時候,正好在銀錘裴元慶的馬上坐著一個小姑娘。看我拿出手機照相,習慣地擺一個“pose”,引得周圍一陣鬨笑。

“八大錘”後面就是點將的塑像,我怎麼看都像是列班上朝,翟讓位列正中,文官武官分列兩旁。檢視文官和武官的標註,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文官塑像四人,分別是:李密、徐茂功、魏徵、祖君彥;武官塑像五人,分別是:程咬金、王伯當、單雄信、羅成(羅士信)、張公瑾。疑惑的一是秦瓊秦叔寶不在之列,二是羅成和羅士信真的是一個人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