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s dream land?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2-11-13

where is dream land?bradpitter 2008-11-21

一 概念:

1、礦山壓力:開掘巷道或進行回採工作時,破壞了原來的應力平衡狀態,引起巖體內部的應力重新分佈,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狀態。這種由於礦山開採活動的影響,在巷硐周圍巖體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護物上的力定義為礦山壓力。

2、礦山壓力顯現:在礦山壓力作用下,會引起各種力學現象,如巖體的變形、破壞、塌落,支護物的變形、破壞、折損,以及在掩體中產生的動力現象。這些由於礦山壓力作用使巷硐周圍巖體和支護物產生的種種力學現象,統稱為礦山壓力顯現。

3、礦山壓力控制:為使礦山壓力顯現不致影響採礦工作正常進行和保障安全生產、必須採取各種技術措施吧礦山壓力顯現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對於有利於採礦生產的礦山壓力也應當合理利用,所有減輕、調節、改變和利用礦山壓力作用的各種方法,均叫做礦山壓力控制。

4、原巖應力:存在於地層中未受工程擾動的天然應力稱為原巖應力,也稱為巖體初始應絕對應力或地應力。

5、支承壓力:在巖體內開掘巷道後,巷道圍巖必然出現應力重新分佈,一般將巷道兩側改變後的切應力增高部分稱為支撐應力。

6、老頂:通常吧位於直接頂之上(有時直接位於煤層之上)對採場礦山壓力直接造成影響的厚而堅硬的岩層稱為老頂。

7、直接頂:一般把直接位於煤層上方的一層或幾層性質相近的岩層稱為直接頂。

8、直接頂初次垮落:煤層開採後,將首先引起直接頂的垮落。回採工作面從開切眼開始向前推進,直接頂懸露面積增大,當達到其極限跨距時開始垮落。直接頂的第一次大面積垮落稱為直接頂初次垮落。

9、頂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採空區邊緣裸露的頂底板相對移近量。隨著工作面推進,頂底板處於不斷引進的狀態。由於在緩斜及傾斜工作面底板鼓起量比較小,因而常常可以忽略不計,為此頂底板移近量簡稱為頂底板下沉量。

10、老頂初次來壓:當老頂懸露達到極限跨距時,老頂斷裂形成三鉸拱式的平衡,同時發生已破斷的巖塊迴轉失穩(變形失穩)。有時可能伴隨滑落失穩(頂板的臺階下沉),從而導致工作面頂板的急劇下沉。此時,工作面支架呈現受力普遍加大現象。即稱為老頂的初次來壓。

11、週期來壓:隨著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在老頂初次來壓以後,裂隙帶岩層形成的結構將始終經歷“穩定-失穩-穩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將呈現週而復始的過程。由於結構的失穩導致了工作面頂板的來壓,這種來壓也將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而呈週期性出現。因此,由於裂隙帶岩層週期性失穩而引起的頂板來壓現象稱之為工作面頂板的週期來壓。

12、關鍵層:在直接頂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強度不同的多層岩層。其中一層至數層厚硬岩層在採場上覆岩層活動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將對採場上覆岩層區域性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層活動起控制作用的岩層稱為關鍵層。

13、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是在上區段工作面採過後,透過加強支護或採用其他有效方法,將上區段工作面運輸平巷保留下來,供下區段工作面回採時作為迴風平巷。

14、沿空掘巷:巷道一側為煤體另一側為採空區,如果採空區一側採動影響已經穩定後,沿採空區邊緣掘進的巷道稱為煤體-無煤柱(沿空掘進)巷道。

15、錨固力:錨杆對圍巖的約束力。(1)根據錨杆對圍巖的約束力方式定義錨固力可分為託錨力、粘錨力、切向錨固力;(2)根據錨杆的錨固作用階段定義錨固力可分為初錨力、工作錨固力、殘餘錨固力。

16、軟巖:軟巖定義分為地質軟巖和工程軟巖。(1)地質軟巖指強度低、孔隙較大、膠結程度差、受構造面切割及風化影響顯著或含有大量膨脹粘土的松、散、軟、若岩層的總稱;(2)工程軟巖時指在巷道工程力作用下,能產生顯著變形的工程巖體。巷道工程力時指作用在巷道工程巖體上的力的總和。工程軟巖的定義揭示了軟巖的相對性實質。

17、煤礦動壓現象:煤礦在開採過程中,在高應力狀態下積聚有大量彈效能的煤或巖體,在一定的條件下突然發生破壞、冒落或丟擲,使能量突然釋放,呈現聲響、震動以及氣浪等明顯的動力效應。這些現象統稱為煤礦動壓現象。

18、衝擊礦壓:衝擊礦壓是聚積在礦井巷道和採場周圍煤巖體中的能量突然釋放,在井巷發生爆炸性事故,產生的動力將煤巖拋向巷道,同時發出強烈聲響。造成煤巖體振動和煤巖體破壞,支架與裝置損壞,人員傷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壞等。

19、衝擊能指數:衝擊能指數Ke——在單軸壓縮狀態下,煤樣全“應力-應變”曲線峰值C前所積聚的變形能Es與峰值後的變形能Ex之比值。它是包含試件“應力-應變”全部變化過程的曲線,直觀和全面反映了蓄能、耗能的全過程,顯示了衝擊傾向的物理本質。

20、淺埋煤層:開採區域大部分集中於埋深在100-150m以內的淺部,煤層的典型賦存特點時埋深淺、基岩頂板較薄、表土覆蓋層較厚。由於此類煤層的礦壓顯現規律具有明顯的特點,為了區別於其他煤層,通常將具有淺埋深、基岩薄、上覆厚鬆散層賦存特徵的煤層稱為淺埋煤層。

二、簡答與分析論述

1、簡述原巖應力場的概念及主要組成部分?

答:原巖應力場的概念:天然存在於原巖內而與人為因素無關的應力場稱為原巖應力場。

原巖應力場的主要組成部分:自重應力場、構造應力場。

2、原巖應力分佈的基本特點?

答:1、實測鉛直應力基本上等於上覆岩層重量

2、水平應力普遍大爺鉛直應力

3、水平應力與鉛直應力的比值歲深度增加而減小

4、最大水平主應力和最小水平主應力一般相差較大

3、煤柱下方底板岩層中應力分佈特點及其實際意義?

答:

4、簡述岩石破碎後的碎脹特徵及其在控制頂板壓力中的作用?

答:岩石破碎後,雜亂堆積,巖體的總體力學特性類似於散體。由於岩層破碎後體積將產生膨脹,因此直接頂跨落後,堆積的高度要大於直接頂岩層原來的厚度。影響碎脹係數的重要因素是岩石破碎後塊度的大小及其排列狀態。例如,堅硬岩層成大塊、破斷且排列整齊,因而碎脹係數較小;若岩石破碎後塊度較小且排列較亂,則碎脹係數較大。岩石破碎後,在其自重及外載入荷的作用下漸趨壓實,碎脹係數變小,壓實後的高度將取決於岩石的殘餘碎脹係數Kp。

5、分析採場上覆岩層機構失穩條件?

答:1、結構的滑落失穩,剪下力大於咬合點出的摩擦力,此結構將出現滑落失穩。即失穩的與否取決於老頂破斷巖塊的高長比,高長比較小,結構抗滑落失穩能力越大,一般情況下,失穩巖塊的高長比要大於0。4-0。5;

2、結構的變形失穩,這時指在巖塊的迴轉過程中,由於擠壓處區域性應力集中,致使該處進入塑性狀態,甚至區域性受拉而使咬合處破壞造成巖塊迴轉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整個結構失穩,當巖梁破斷後,巖塊互相咬合中間下沉量到達△時,即形成巖塊結構變形失穩。

6、分析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與改善頂板狀況的關係?

答: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只是縮短落煤與放頂兩個主要生產過程的時間間隔,能減少頂板下沉量,但同時也使頂板下沉速度加劇,只有在原先的工作面推進速度比較緩慢的條件下,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才會對工作面頂板狀況有所改變,當工作面推進速度提高到一定積變以後,頂板下沉量的變化將逐漸減小,並不能甩掉頂板壓力。

7、試分析開採深度對採場礦山壓力及其顯現的影響?

答:開採深度對巷道礦山壓力顯現的影響可能比較明顯,如在鬆軟岩層中開掘巷道,隨著深度的增加,巷道圍巖的“擠、壓、鼓”現象將更為嚴重。隨著深度增加,巷道圍巖的變形與支架上承受的壓力都將增加。岩層受重力而變形,它所積聚的能量與深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對有衝擊礦壓危險的礦井,隨著深度的增加,發生衝擊礦壓的次數與強度將顯著增加。但開採深度對採場頂板壓力大小的影響並不突出,因而對礦山壓力顯現的影響也不明顯,尤其是對頂板下沉量的影響。隨著採深增加,支承壓力必然增加,從而導致煤壁片幫及底板鼓起的機率增加,由此也可能導致支架載荷增加。

8、簡述我國緩傾斜煤層工作面分類方案?

答:直接頂分類:1不穩定頂板:τr≤8 、2中等穩定頂板:8<τr≤18 、3穩定頂板:18<τr≤28 、4非常穩定頂板:28<τr≤50 其中τr為直接頂平均初次垮落距;老頂分類:1不明顯:Pe≤895 、2明顯:895<Pe≤975 、3強烈:975<Pe≤1075 、4非常強烈:1075<Pe 其中Pe為老頂初次來壓當量,kPa。

9、解釋支撐式、掩護式、支撐掩護式液壓支架結構特徵及適用範圍?

答:支撐式:指在結構上沒有掩護梁,對頂板的作用是支撐的支架;

掩護式:指在結構上有掩護梁,單排立柱連線掩護梁或直接支撐頂梁對頂板起支撐作用的支架;

支撐掩護式:指具有雙排或多排立柱及掩護梁結構的支架,支柱大部或全部透過頂梁對頂板起支撐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柱是透過掩護梁對頂板起作用。

10、簡述採場支架與圍巖關係特點?

答:1、支架與圍巖時相互作用的一對力;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採工作面分佈的規律與支架效能有關;3、支架結構及尺寸對頂板壓力的影響。

11、分析採場支架工作阻力與頂板下沉量的“P-△L”曲線關係?

答:

12、簡述開採後引起的上覆岩層的破壞方式及其分割槽?

答:根據採空區覆巖移動破壞程度,可分為“三帶”:

(1)跨落帶。破斷後的巖塊呈不規則跨落,排列也極不整齊,鬆散係數比較大,一般可達1。3~1。5。但經重新壓實後,碎脹係數可降到1。03左右。此區域與所開採的煤層相毗連,很多情況下是由於直接頂岩層冒落後形成的。

(2)裂縫帶。岩層破斷後,巖塊仍然排列整齊的區域即為裂縫帶。它位於冒落帶之上,由於排列比較整齊,因此碎脹係數較小。關鍵層破斷塊體有可能形成“砌體梁”結構。跨落帶與裂隙帶合稱“兩帶”,又稱為 “導水裂縫帶”,意指上覆層含水層位於“兩帶”範圍內,將會導致巖體水透過巖體破斷裂縫流入採空區和回採工作面。

(3)彎曲帶。自裂縫帶頂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層稱為彎曲帶。彎曲帶內岩層移動的顯著特點是,岩層移動過程的連續和整體性,即裂縫帶頂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層移動是成層地、整體性地發生,在垂直剖面上,其上下各部分的下沉量很小。若存在厚硬的關鍵層,則可能在彎曲帶內出現離層區。

A區域:煤層上方的岩層在開採的影響下,一般在回採工作面前方30~40m處就開始變形。其特點是水平移動較為劇烈,但垂直移動甚微。在有些場合垂直位移量還會出現負值(即岩層有上升現象)。當工作面推過此區域,才引起垂直位移急劇增加。

B區域:回採工作推過鑽孔4~8m後,垂直位移急劇增加,但各層位移速度不盡相同。其特點為越向上越緩慢,在此區域內形成層間離層,且此區域的岩層早已斷裂成巖塊。

C區域:已斷裂的岩層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支撐時,變形曲線又趨於緩和。在此區域內,各層移動速度的特點是鄰近煤層岩層的運動速度要緩於其上覆岩層,各岩層又進入互相壓合的過程。

13、簡述綠色開採技術體系?

答:

14、簡述開採後上覆岩層的破壞方式及分割槽?

答:根據採空區覆巖移動破壞程度,可分為“三帶”:

(1)跨落帶。破斷後的巖塊呈不規則跨落,排列也極不整齊,鬆散係數比較大,一般可達1。3~1。5。但經重新壓實後,碎脹係數可降到1。03左右。此區域與所開採的煤層相毗連,很多情況下是由於直接頂岩層冒落後形成的。

(2)裂縫帶。岩層破斷後,巖塊仍然排列整齊的區域即為裂縫帶。它位於冒落帶之上,由於排列比較整齊,因此碎脹係數較小。關鍵層破斷塊體有可能形成“砌體梁”結構。跨落帶與裂隙帶合稱“兩帶”,又稱為 “導水裂縫帶”,意指上覆層含水層位於“兩帶”範圍內,將會導致巖體水透過巖體破斷裂縫流入採空區和回採工作面。

(3)彎曲帶。自裂縫帶頂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層稱為彎曲帶。彎曲帶內岩層移動的顯著特點是,岩層移動過程的連續和整體性,即裂縫帶頂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層移動是成層地、整體性地發生,在垂直剖面上,其上下各部分的下沉量很小。若存在厚硬的關鍵層,則可能在彎曲帶內出現離層區。

A區域:煤層上方的岩層在開採的影響下,一般在回採工作面前方30~40m處就開始變形。其特點是水平移動較為劇烈,但垂直移動甚微。在有些場合垂直位移量還會出現負值(即岩層有上升現象)。當工作面推過此區域,才引起垂直位移急劇增加。

B區域:回採工作推過鑽孔4~8m後,垂直位移急劇增加,但各層位移速度不盡相同。其特點為越向上越緩慢,在此區域內形成層間離層,且此區域的岩層早已斷裂成巖塊。

C區域:已斷裂的岩層重新受到已冒落矸石支撐時,變形曲線又趨於緩和。在此區域內,各層移動速度的特點是鄰近煤層岩層的運動速度要緩於其上覆岩層,各岩層又進入互相壓合的過程。

15、簡述控制岩層移動的技術?

答:岩層移動控制技術可分為三類:(1)留設煤柱控制岩層移動(2)充填法控制岩層移動(3)調整開採工藝及引數控制岩層,如限厚開採、協調開採、上行開採等。

一、留煤柱控制岩層移動

1、部分開採。部分開採包括:

條帶開採:是沿煤層的走向或傾向,將開採區劃分為若干個寬度相等或不相等的條帶,開採一條,保留一條,利用留下的條帶煤柱支撐頂板,以減小地表沉陷的目的。條帶開採可劃分為走向條帶開採和傾向條帶開採。

房柱式開採:

2、留設保護煤柱。

二、充填法控制岩層移動

1、採空區充填。充填開採就是用充填材料來充填己採空間,這相當於減小了煤層開採厚度,從而減少採空區上覆岩層的變形與破壞。礦山充填分為三種類型:水力充填:以水為輸送介質,利用自然壓頭和泵壓,從製備站沿管道或與管道相連的鑽孔,將河砂等水力充填材料輸送到採空區。

乾式充填:採用人力、重力、機械式風力等方式將砂石等乾式充填材料運送到待充填採空區,開成可壓縮的鬆散充填體。

膠結充填:將採集和加工的細砂等充填材料摻入適量的膠凝材料如水泥,加水混合攪拌製備成膠結充填料漿,沿鑽孔、管道向採空區輸送,充填材料膠結後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完整性的充填體。

2、覆巖離層區充填。覆巖離層區充填減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巖移過程中覆巖內形成的離層空洞,從鑽孔向離層空洞充填外來材料來支撐覆巖,從而減緩覆巖移動往地表的傳播。

16、簡述回採工作面周圍支承壓力應力狀況?

答:煤層開採以後,採空區上部岩層重量將向採空區周圍新的支撐點轉移,從而在採空區周圍形成支承壓力帶,工作面沿傾斜和傾斜方向及開切眼一側煤體上形成的支承壓力,在工作面採過一段時間後,不再發生明顯變化,稱為固定支撐壓力,回採工作面推過一段距離後,採空區上覆岩層活動趨於穩定,因此,在距工作面一定距離的採空區,也可能出現較小的支承壓力,稱為採空區支承壓力。

17、採區平巷在其服務期內沿走向的礦壓規律有哪些?採動影響帶的前影響區和後影響區內礦壓顯現試件和機理有何不同?

答:採區巷道從開掘到報廢,經歷採動造成的圍巖應力重新分佈過程,圍巖變形會持續增長和變化。以受到相鄰區段回採影響的工作面迴風巷為例,圍巖變形要經歷五個階段。

1、巷道掘進影響階段。煤體內開掘巷道後,巷道圍巖出現應力集中,在形成塑性區的過程中,圍巖向巷道空間顯著位移。隨著巷道掘出時間的行長,圍巖變形速度逐漸衰減,趨向緩和。巷道的圍巖變形量主要取決於巷道埋藏和圍巖性質。

2、掘進影響穩定階段。掘進引起的圍巖應力重新分佈趨於穩定,由於煤巖一般具有流變性,圍巖變形還會隨時間而緩慢增長,但其變形速度比掘巷初期要小得多,巷道的圍巖變形速度仍取決埋藏深度和圍巖性質。

3、採動影響階段。前影響區時,巷道受上區段工作面(A)的回採影響後,在回採引起的超前移動支承壓力作用下,巷道圍巖應力重新分佈,塑性區顯著擴大,圍巖變形急劇增長。在後影響區時,在工作面(A)後方附近,由巷道上方和採空區一側頂板彎曲下沉和顯著運動使得支承壓力和巷道圍巖變形速度都達到最大值。遠離工作面後方,巷道圍巖變形速度逐漸衰減。巷道圍巖性質、護巷煤柱寬度或巷旁支護方式、工作面頂板岩層結構對此時期圍巖變形量影響很大。

4、採動影響穩定階段。回採引起的應力重新分佈走向穩定後,巷道圍巖變形速度再一次顯著降低,但仍然高於掘進影響穩定階段時變形速度,圍巖變形量按流變規律不斷緩慢地增長。

5、二次採動影響階段。巷道受本區段回採工作面B影響時,由於上共段殘餘支承壓力,本區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相互疊加,巷道圍巖應力急劇增高,引起圍巖應力又一次重新分佈,塑性區進一步擴大,應力的反覆擾動使圍巖變形比受一次採動影響進更加強烈。

18、沿留空巷礦壓顯現基本特徵?與沿空掘巷礦壓顯現的主要區別?

答:沿空留巷礦壓顯現特徵

1、採動時期。沿空巷道位於採空區邊緣,保留期間經歷上區段工作面的採動影響,巷道頂板的下沉、破壞必然受到採空區上覆岩層沉降總規律的制約。上區段工作面過後,老頂發生斷裂失穩,然後迴轉下沉壓實採空區。在這個過程中,沿空巷道煤幫及巷道支護髮生劇烈變形。沿空留巷的圍巖的圍巖應力主要取決於規則移動帶岩層中塊體B取得平衡之前,引起的附載入荷。

2、上區段工作面採動影響穩定後,沿空留巷煤幫的承載能力與支承壓力很快處於平衡狀態。圍巖變形顯著下降並趨於穩定。

3、本區段工作面回採時,規則移動帶岩層原有的平衡狀態將受到強烈影響。在超前支承壓力作用下,規則移動帶岩層將有一定的迴轉下沉,造成圍巖應力再次重新分佈集中,巷道圍巖表現出強烈變形。

沿空留巷的頂板下沉規律

4、回採工作面推進引起的上覆岩層運動,其發展是自上而下的,上部具有明顯的滯後笥,沿巷留巷的頂板會在較長時間內受到老頂上覆岩層運動的影響。

主要區別:

沿空留巷與沿空掘巷最大的區別在於沿空留巷經歷兩次採動影響,並且留巷需要巷旁支護。

19、跨巷回採卸壓的基本原理?

答:煤層開採以後,在煤層底板中形成一定範圍的應力增高區和應力降低。位於煤層底板的巷道,若處於應力增高區,將承受較大的集中應力而遭到破壞。處於應力降低區,則易於維護。根據採面不斷移動的特點以及巷道系統最佳化佈置的原則,可在巷道上方的煤層工作面進行跨採,使巷道經歷一段時間的相的高應力作用後,長期處於應力降低區內。跨採的效果主要取決於巷道與上方跨採面的相對位置,即巷道與上部回採煤層間的法向距離z,巷道與上部回採煤層煤柱邊緣的水平距離x。

20、如何根據錨杆對圍巖的約束方式定義錨杆錨固力?

答:根據錨杆對圍巖的約束力方式定義錨固力

1 託錨力 :託錨力包括安裝錨杆時,透過擰緊螺母產生的錨杆託板對圍巖的預緊力,水漲式管狀錨杆杆體縱向收縮,使托盤對圍巖產生預緊力,以及錨杆託板阻止圍巖向巷道內位移時,對圍巖施加的徑向支護力。

2 粘錨力 :粘結劑將圍巖與錨杆粘結成整體,由於圍巖深部與淺部變形的差異,錨杆透過粘結劑對圍巖施加粘結力來抑制圍巖變形。粘結力就是錨杆杆體的軸力。摩擦錨固式錨杆通過杆體與圍巖之間的摩擦力對圍巖施加錨固力來抑制圍巖變形。

3 切向錨固力 :圍巖的變形大多從圍巖的弱面開始,在圍壓作用下圍巖沿弱面滑動或張開。錨杆體貫穿弱面,限制圍巖沿弱面滑動或張開,這種限制力稱為切向錨固力。

21、為什麼說錨注支護時軟巖巷道支護的新途徑?

答:錨杆支護的錨固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巖體的力學效能,軟巖巷道可錨性差是造成錨杆錨固力低和失效的重要原因。利用錨杆兼做注漿管,實現錨注一體化,是軟巖巷道支護的一個新途徑。對於節理裂隙發育的巖體,注漿可改變圍巖的鬆散結構,提高粘結力和內摩擦角,封閉裂隙,顯著提高巖體強度。注漿加固為錨杆提供可靠的著力基礎,使錨杆對松碎圍巖的錨固作用得以發揮,進一步提高巖體強度。採取錨杆與注漿相結合的發法,使錨杆和注漿的作用在各自適用的範圍內得到充分發揮,可提高對軟巖的支護效果。

22、簡述軟巖巷道變形力學機制?

答:從理論上分析軟巖巷道變形力學機制,可分為三種形式,即物化膨脹型別(也稱低強度軟巖)、應力擴容型別和結構變形型別。

(1)膨脹型別機制 膨脹巖含有蒙脫石、高嶺土和伊利石等強親水粘土礦物,這幾類礦物由於其晶體結構特殊,能將水分子吸附在晶層表面和晶層內。既具有礦物顆粒內部分子膨脹,又具有礦物顆粒之間的水膜加厚的膠體膨脹。同時透過毛細作用吸入水,使岩石體積膨脹。

(2)應力擴容變形機制 變形機制與力源有關,軟巖在結構應力、地下水、重力、工程偏應力作用下,巖體產生破壞變形,微裂活動迅速加劇,形成拉伸破壞和剪切面,體積擴脹。工程偏應力即本書中的礦山壓力,是應力擴容變形中不可忽略的力源。

(3)變形機制 變形機制與硐室結構和巖體結構面的組合特徵有關。結構面的成因型別,結構面的結合特徵,結構面的力學性質,結構面相對於硐室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它制約下形成的巖體結構控制著軟巖變形、破壞規律。

23、簡述影響頂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提高頂煤冒放性的主要措施?

答:

24、簡述衝擊礦壓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答: 基本原理:選擇合理的開拓佈置和開採方式;開採解放層。

合理的開拓佈置和開採方式對於避免應力集中和疊加,防止衝擊礦壓關係極大。故合理的開拓佈置和開採方式是防治衝擊礦壓的根本性措施。主要原則是:

(1)開採煤層群時,開拓佈置應有利於解放層開採。

(2)劃分採區時,應保證合理的開採順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形成煤柱等應力集中區。

(3)採區或盤區的採面應朝一個方向推進,避免相向開採,以免應力疊加。

(4)在地質構造等特殊部位,應採取能避免或減緩應力集中和疊加的開採程式。

(5)有衝擊危險的煤層的開拓或準備巷道、永久硐室、主要上(下)山、主要溜煤巷和迴風巷應佈置在底板岩層或無衝擊危險煤層中,以利於維護和減小衝擊危險。

(6)開採有衝擊危險的煤層,應採用不留煤柱跨落法管理頂板的長壁開採法。

(7)頂板管理採用全部跨落法,工作面支架採用具有整體性和防護能力的可縮性支架。

開採解放層是防治衝擊礦壓的有效和帶有根本性的區域性防範措施。

一個煤層(或分層)先採,能使臨近煤層得到一定時間的卸壓。對於下部煤層,由於受到解放層開採時的前、後支承壓力產生的載入和解除安裝交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下部煤層的結構和層間岩石的性質,特別是改變了它們的裂隙度和透氣性,改變了煤巖結構和屬性,釋放了彈效能,消除或減緩了衝擊礦壓危險。

衝擊危險的解危措施主要有:卸壓爆破、煤層注水、鑽孔卸壓和定向裂縫法等。

25、簡述大面積來壓的機理和防治措施?

答:機理:

防治措施:(1)、頂板高壓注水:從工作面兩巷向頂板打深孔,進行高壓注水;(2)、強制放頂:用爆破的方法認為地將頂板切斷,並使頂板冒落形成矸石墊層。①“迴圈式”淺孔放頂②“步距式”深孔放頂③臺階式放頂④超前深孔鬆動爆破⑤地面深孔放頂;(3)預防暴風措施。

where is dream land?cptv521 2008-11-21

而土地是夢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