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為什麼要修武當山?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10-01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修武當山?網友ea617e559 推薦於2017-11-28

在明代,由於統治者的大力扶持,武當道教處於鼎盛時期。在明朝統治的二百餘年間,武當山的政治地位較高,經濟活躍,被譽為“舉世無雙的龐大而宏偉的道場”。

聖旨,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特殊的文體,專指封建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這些命令或言論,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對一個地方或一個事件的興起、成功、失敗都起著決定性作用。統治者重視武當道教、支援武當山建設,就突出反映在皇帝頒發的聖旨中。《武當山明代志書集註》中收錄了現存明代武當山志書四部,即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簡稱 《任志》)、《大嶽志略》(簡稱《方誌》)、嘉靖三十年《大嶽太和山志》(簡稱《王志》)、隆慶六年《大嶽太和山志》(簡稱《盧志》),其基本情況見《略述武當山歷代山志》一文。

在上述山志中,聖旨總計258道。其中,《敕建大嶽太和山志》收錄明洪武至弘治七年的 (1368年—1494年)聖旨124道;《大嶽志略》收錄明朝聖旨103道,其中,弘治七年至嘉靖十五年(1494年—1536年)聖旨15道;《大嶽太和山志》收錄明朝聖旨255道,其中,嘉靖十五年至三十五年 (1536年—1556年)聖旨107道;《大嶽太和山志》收錄明朝聖旨139道,其中,嘉靖三十五年至隆慶六年 (1556年—1572年)聖旨12道。解讀這些聖旨,對我們瞭解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以及武當山建設、武當道教的發展等大有裨益。

一、玄帝信仰是武當山大建設的動力,是武當道教鼎盛的重要原因。

關於朱棣“南修武當”的起因,有許多種說法,常見的有以下兩種說法:

“搜尋說”,即明成祖朱棣奪位後,認為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他一路派鄭和沿海尋找,另一路派人在全國各地找尋,並實施了名為修建武當山而實為尋找建文帝的大工程。

“穩定說”,即明成祖朱棣奪位後,以大力宣揚玄帝信仰為突破口,平輿論,籠民心,保穩定。

對於這兩種說法,前者尚存爭論,後者卻在明代諸皇帝的聖旨中得到論證。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道教崇奉的玄帝懷有敬畏之心,他在升丘玄清任嘉議大夫太常司卿的聖旨中,開篇即有“祀神之道大”的感嘆。後來,在與武當道士孫碧雲促膝談心時,朱元璋對道教“教雖分三,道乃一也”的教義大加讚賞,龍心大悅之際說出“朕便是軒轅,爾便是廣成子”的比喻,這就為道教在明朝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定下了基調,並相沿而為祖宗“成例”。

明成祖朱棣認為,自己能當上皇帝,是道教最高尊神——玄帝“陰翊”的結果,“我自奉天靖難之初,神明顯助,威靈感應至多,言說不盡”。所以,他處心積慮地想為玄帝尋找一塊人間仙境,讓其長久地住下來,一則“報答神惠”,二則“上以資薦皇考、皇妣在天之靈,下為天下生靈祈福”。北京,是朱棣起兵發家的風水寶地,但他不可能讓玄帝住在北京,中國的神靈信仰是不可能凌駕於皇權之上的。而武當山是“天下名山”,又是“玄帝修道顯化之地”。同時,朱棣登上皇位後,武當山五龍宮道士李素希於永樂三年、四年連續將預示“嘉祥”、“豐穰”的武當山特有的榔梅進獻給明成祖,朱棣大加賞賜,選址武當山、大建神宮仙館的事就這樣確定了。

武當道教宮觀建成之後,武當山由“高真道場”一躍而成為“朝廷家廟”,明朝歷代皇帝即位後,都要派欽差大臣到武當山致祭真武、修建齋醮;不僅如此,遇有御賜神像奉安、每年 “恭遇萬壽千秋,並玄帝衝舉聖誕”,均有聖旨敕命修建醮事。永樂之後的明朝13位皇帝,均在即位後派欽差到武當山致祭玄帝,其中,英宗兩次即位,均派大臣到武當山致祭玄帝。

與此同時,民眾亦把武當山作為 “朝聖”的最佳場所, “每遇春三,趨謁而徼福者莫不駢肩接踵,不數百里歡呼而至”,這種朝山進香活動,也給武當山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入。

有明一代,上自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下至山林田野平民百姓,玄帝信仰蔚然成風。這種信仰,在明初凝聚成為一種新的動力,讓統治者能體貼民情, “用工之時,要愛惜他的氣力,體念他的勤勞;關與糧食,休著他受飢寒;有病著官醫每用心調治”;同時,也支撐著數十萬軍民夫匠在這深山老林中辛苦勞作,建成這規模宏大的道教道場。明朝歷代皇帝沿襲了這種信仰,均委派提督內臣、提督藩臣、提點,駐紮軍隊用以管理、保護、維修這賴於 “妥神”的武當道教道場。特別是嘉靖皇帝,他將這種信仰推向又一個高潮,他下令拿出內帑銀11萬兩,動用10萬夫匠修葺武當宮觀。既有統治者的推崇和保護、又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武當道教,在明朝有著輝煌的發展就不足為奇了。

二、 “祖制”、 “成例”,是明代武當山宮觀得以有效保護的關鍵。

明朝,武當山的建築規模達到了頂峰。明永樂年間,在朱棣的主持下,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禮部尚書金純、工部侍郎郭璡等官, “統領天下億萬錢糧,官軍夫匠20餘萬,到山修建大小宮觀36處,殿堂、房屋1800餘間,12年工完”。這些大小宮觀以天柱峰為軸心,向四面八方輻射,遍佈全山。僅古均州城至天柱峰官道、神道旁的建築就綿延140餘華里, “五里一庵十里宮”、 “玉虛彷彿秦阿房”是其真實的寫照。這項曠日持久的建設,自籌備伊始到建設完工,甚至在宮觀房屋、橋樑、道路維修等方面,都始終貫穿著皇帝的聖旨。從這些聖旨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明朝二百多年時間裡,遵循 “祖制”、 “成例”的歷代皇帝,對武當山宮觀建築的保護、維修工作一直沒有停止過,這為武當山在明代鼎盛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從聖旨中看,明朝歷代皇帝對武當山宮觀建築的維修、保護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建設、維修不破壞山體植被。明成祖在頒給張信、沐昕修建天柱峰紫金城的聖旨中,明確地寫道 “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動”。在其它聖旨中,也多次提到建設宮觀要“相其廣狹,定其規制”。嘉靖年間維修宮觀時, “白窯移於均之小江口,鄖之潦石鋪、柘溪口;黑窯於石板灘、蒿口、花慄崗”,這些製造維修材料的白窯、黑窯所在地,都是距宮觀較偏遠的地方。這些做法既是道教“道化自然”的宗旨體現,也是保護武當山環境的突出表現。

二是制定制度、劃定保護範圍。永樂十一年十月,為保護道士清修及加強道教管理,明成祖專門頒佈聖旨,拒 “一應往來浮浪之人”于山門外;同時, “若道士有不務本教、生事害群、傷壞祖風者”,也有依據處理。明朝皇帝多次敕諭官員軍民諸色人等 “毋得侮慢褻瀆,砍伐侵種,生事擾害”。成化五年,聖旨明確劃分了宮觀庵的四方邊界,如五龍宮自然庵, “東至青羊澗,西至西行宮,南至桃源澗,北至明真庵,為庵中永業”。成化二十年,更是明確了武當山 “官山”的界限:“東至冠子山,西至鴉鶘寨,南至麥凹,北至白廟兒”。以後歷代皇帝多次下聖旨重申這一邊界。

三是增設道官管理武當道教事務。在武當山大建設正式開工的第二年,也就是永樂十一年九月,明成祖就頒聖旨給正一嗣教真人、四十四代天師臣張宇清,讓其從浙江、湖廣、山西、河南、陝西等地挑選有道行者擔任玉虛宮、紫霄宮、五龍宮、南巖宮住持、提點,並每處各選50人看守。各大宮觀每處至少2名提點,多者4名,全山每年提點數穩定在20人左右,且均為正六品。永樂十七年(1419年),聖旨命湖廣佈政司右參議諸葛平“不管布政司事,專在大嶽太和山提調事務”。宣德十年(1435年)三月十六日,增設提督內臣(太監)到提調武當山事務。至此,提督內臣、提督藩臣、提點等職官合力管理武當道教及武當山事務。後來,隨著社會矛盾的不斷出現,武當山提督內臣的權力及管理範圍也越來越大。成化十二年(1476年),右監韋貴“兼分守荊襄二府所屬州縣並衛所,各該山場哨堡巡司,兼管附近淅川、內鄉二縣”。成化十六年,內官監太監韋貴的管理範圍則為“兼分守荊州、襄陽、鄖陽三府所屬州縣並衛所,及河南南陽府之淅川、內鄉縣,陝西漢中府之白河縣,西安府之商州及洛南、商南、山陽縣,與鄖陽接界者四十餘處”。當然,其職責也擴大到了賑濟災民、安撫流民、清剿盜賊等方面。總之,這些舉措是為了保證武當道場有一個清靜的修練環境。

四是設定專門維修機構及領導。武當山維修工作的領導人,其實就是住山的提督內臣、提督藩臣。而維修人員,則由最初民工“以工代科差”,逐步演變為固定的“軍隊維修工”。永樂十五年,免去均州軍民人戶稅糧之外的全部科差,“均州八里人民在山灑掃”。到了永樂二十一年,胡濙建議讓“均州守禦千戶所旗軍”擔負維修工作,朱棣雖然當時沒有同意,但沒過多久,於二十二年(1424年)二月十九日,他就專門下聖旨給諸葛平,稱維護人員“就於均州千戶所官軍內撥用”。洪熙元年(1425年),正式啟用均州千戶所旗軍專一維修武當宮觀,並且“免爾均州一千戶所軍餘、雜泛、差役”,“皇家工程兵”由此誕生。其後,相沿成例,明朝二百多年來沒有間斷過。維修任務繁重時,還從襄陽調撥官軍充當維修工。維修工作告一段落後,“襄陽原撥官軍四百二員名,俱放回操備”。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類聖旨多與職官的任命、調動有關。但無論當朝皇帝有關保護、維修的聖旨多與寡,當其坐上皇帝寶座的時候,鐵定會下一道聖旨,敕令武當山官員、軍民、夫匠用心巡視、修理武當山宮觀。現存明代4部山志所記明朝聖旨,與武當山保護、維修有關的達80%以上,這足以顯示武當山的重要地位。不過,也只有這種代代相傳、持之以恆地悉心維護,才使得武當山宮觀建築在600年後的今天仍輝煌如初。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修武當山?桂寒雲ct 2021-06-05

在明朝統治的二百餘年間,武當山的政治地位較高,經濟活躍,被譽為“舉世無雙的龐大而宏偉的道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