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坊七巷徵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1-10-12

求三坊七巷徵文慎海榮tT 2009-11-28

1。福州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福州市最為出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所謂的“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指的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裡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三坊七巷住過許多名人。就拿“光祿坊”來說吧。這裡曾經住過畫家林有臺;提學孫昌裔;以及詩人玄孫許良臣、許藎臣等。

光祿坊的風景也很不錯,以光祿吟臺最為有名,擅池、臺、亭、石、花、木之勝。光祿吟臺西荔枝樹下,原有石刻“鶴磴”,是紀念林則徐晚年放鶴處。還有清代大木構造、寬敞明亮的劉家大院(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末古樸木構房的黃任故居,高牆窄道的早題巷,明代石板鋪設的老佛亭橋,都儲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

在楊橋巷與南后街交界處有大作家“冰心”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鄉》中,留下了對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記得在我11歲那年(1911年),從山東 煙臺回到福州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內南后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寫起來還是非常地熟悉、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我的父母親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著我們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們這一房,就住在大廳堂的兩邊,我們這邊前後房,住著我們一家6口,祖父的前、後房只有他一個人,和滿屋滿架的書。那裡就成了我的樂園……”。可以看出女作家冰心對故居的留戀。如果三坊七巷沒有魅力的話,她怎麼會對這裡有這麼深刻的印象呢?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

2。月二日,我和爸爸去遊玩三坊七巷。要說什麼叫三坊七巷,指的是三個坊和七條巷。巷是什麼?就是屋子之間的通道比街道窄,有的地方叫衚衕,在福州也叫“弄”。坊是什麼?坊是人們的住宅區。

“三坊七巷”是由明磚清瓦構築的傳統街區,位於福州古城的中心。它東臨南街,西靠通湖路,南到吉庇路(巷)和光祿坊,北接楊橋路(巷)。歷來是福州官紳、富豪和文化人較集中的住宅區。自北而南的三坊的排列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的排列是楊橋巷、郎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我們先來到了郎官巷。一進巷口,只見門牌上寫著:郎官巷。來到郎官巷的二十號:嚴復故居。進了門,我先去嚴復生平介紹室,津津有味地看起圖片來。爸爸來了,說:“去看看別的吧。”於是,我們去了嚴復故居的後花園。那裡有一棵小楊柳,鳥兒在枝頭歌唱,地上還盛開著喇叭花,一派生機,非常惹人喜愛。水泥地上一口水井,一個石磨,房口有一個花門,窗子也是花窗,人在其中,就像回到了古代。

後來又來到了安民巷,安民巷還有一個故事呢。以前,外國(古代的時候中國分為好多個國家)打到我們國家的附近,老百姓們都害怕極了。於是,外國派了一名士兵在這條巷門口貼了一張安民告示:老百姓,你們不要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們的。老百姓這才放心。於是,後人就給它起名字叫安民巷。

接著我們又準備去塔巷。走到塔巷得經過一條很彎彎曲曲的路,害得我都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這時突然下起了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去其他坊和巷的美夢澆滅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旅行。

3。深秋的福州,依然燥熱。滿街熙熙攘攘的紅男綠女,湧動著俗世的歡樂。滿眼紅紅火火的標語旗幟,渲染著節日的喜慶。和兒子悠悠閒逛,不經意的在一條巷子前頓足,卻見巷口是璀璨的花團錦簇。抬眼望去,無邊的幽深,各色仿古的招牌,隱約的小吃飄香。兒子說,這就是福州的名片——“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之一的三坊七巷!

節日的三坊七巷果然人潮如織。沿著中軸線南后街向東西鋪展開的“非”字型古老街巷在節日的喜慶裡,有時光恍惚、夢裡繁華之感。修葺一新的南后街仍盡力地保持著歷史的風貌,原木本色的古民居毫不張揚,臨街的店鋪也透著家常的氣息。深褐色的木窗欞甚少華麗的雕飾。但如果你回眸歷史,你的眼前會飄過一個個俊逸的身影,你的耳畔會迴盪著一聲聲風雅的談笑。這時你便會覺得:這古樸的窗欞,有濃濃的墨香、詩意,有淡淡的空靈、雋秀,又有一些無法觸控的凝重。宛如一幀珍藏許久的藝術珍品,你只有細細的回味,才能品出個中滋味。老福州的韻致,就在沿街的一方石頭,一口小天井,一扇小窗中滲出來。溫和醇厚,毫不張揚。

隨著人流在南后街徜徉。在時空的交錯中,我陷進了遙遠的情境裡。街巷西邊的“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依然透著士大夫階層的威嚴厚重。而東邊的“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則演繹著市井的樸素溫和。你隨意拐進哪一條巷道,腳踩的都是方方正正的石板,舉手觸控的都是潔白無瑕的高牆,抬眼望處都是窄窄長長的天空。這樣的情景會令你頓生“夢裡不知身是客”的愴然滋味。

我在郎官巷南側的二梅書屋逗留許久。當我抬起腳,跨過那高高的門坎時,內心不禁生出一股敬畏。這是清代翰林林星章先生的舊居。木質結構的書屋,不是高堂大屋,但每一處都流露出古時文人學士的風雅。看似漫不經心處,自有無限韻致。轉角處一盆小小的綠色植物,小天井上兩株伸向天空的修長小樹,長長的遊廊盡頭,精巧的假山上蜿蜒著的紫色藤蔓,處處瀰漫著一種剋制,一種溫和。一間間大小不一,格局各異的書房,或由小回廊相連,或隔著小天井相望,但皆樸實無華,就連廳堂也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擺設。把所有的堂皇都小心翼翼地掩藏起來,樸實無華到極致反倒有一種凜然不可冒犯之感。書屋曲折迴環,宛若迷宮般,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感,似乎隱喻著浩瀚典籍,功成名就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我們或坐在迴廊的長凳上歇息,或在曲徑上轉悠,或在演武廳想象著當年的學子也會怎樣地嬉戲玩鬧,似乎有歌詠般的誦讀之音夾著頑皮的嬉鬧之聲傳來……

走出二梅書屋,心卻仍在裡面繞不出來。直至走到緊挨著衣錦坊的黃璞故居前,才被這另一種迥異的建築喚醒。這黃氏故居,是左右對稱、前後推進的格局,顯出一種別樣的整齊謹嚴,處處透著無聲的端莊,莊重而不失精巧。一進一進的房子像串葫蘆似的,每一進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線,而每一進的大廳,廂房,耳房、書房,起居室、天井,迴廊,各有各的情致,又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故居的每一進都是以大廳為中軸,井然有序地左右鋪開,層層推進,哪一處都不得有半點含糊。緩緩地移動腳步,往昔的繁華也恍若在眼前晃過。端莊威儀的大廳曾經有過多少回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雅聚呢?玲瓏秀氣的小客廳還有雍容高貴的女主人輕啟朱唇,淡掃蛾眉後吟詩品曲、輕歌曼舞的遺香嗎?而典雅秀氣的繡樓是否有養在深閨裡的的千金小姐回眸一笑的粲然生輝呢?曾經的繁華,終敵不過歲月的風霜,金鼎玉食的詩禮之家也在歲月裡黯然失色。浮生如夢,夢裡不知身是客。其實,誰不是人世間的匆匆過客呢?

匆匆的人間過客,來得太遲,無緣目睹三坊七巷往昔的風華。歲月褪去了它曾經的油彩光亮,但又賦予它任何華麗的裝飾也無法比擬的風韻。那是從這三坊七巷中飄出來的陣陣墨香,那是從它的肺腑裡滲出來的渾厚氣息。含蓄內斂,卻自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雍容典雅。兒子的注意力總是無可救藥地盯在各色各樣的小吃、美食上。而我,總會在樸拙得近乎靜默的景觀前屏息凝視。我似乎聽見那裡傳出的抑揚頓挫的讀書聲,意氣方遒的談笑聲,歲月彷彿不曾走遠,它還是在顧盼張望著。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 號稱明清古建築博物館的三坊七巷,曾經滋養了多少將相之才,曾經匯聚了多少時代風雲?無須太多的史料,單從坊名、巷名,就可窺視它曾經的風姿和榮耀。但多少翻雲覆雨的故事,多少風雅迷人的傳說,都付與春風一笑中。“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園香徑獨徘徊。”徜徉其中的物是人非之慨嘆,想來古今無異。

最好還是不要全抄呀,把這三篇的整體拼湊一下,一些好的句子也可以照搬,

順便說一下,第三篇真的很不錯,我就是參考那篇寫的,為了它我上網搜了一天吶……痛苦的人……

希望能夠幫到你^0^……

求三坊七巷徵文c83181302 2009-12-03

那條貫古今,串未來的長廊;那條瑩瑩光無盡的長廊。

——題記

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走在泥濘的路上,心裡不由得有些陰霾:三坊七巷,真的有那麼好嗎?為什麼要花這樣的時間徘徊在這條似乎跟不上時代腳步的街上呢?疑惑與不理解的思緒溢滿了整個心房。

雨還是不停地下著,撐著傘走路,雨絲就這樣肆無忌憚地打在臉上。冷冷清清的馬路,載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也載著我獨自的沉默——為什麼他們的心充滿喜悅?拐過一個轉角,卻忽然感到眼前一亮,這條修復過的街道,竟是如此清新、明亮。

跨過那個大門洞,彷彿進入了時光長廊,我慢慢地走著,抬頭看那火紅的大燈籠掛在二樓房間的窗前,與豎立在巷口的電線槓子打著招呼;老字號的店牌端端正正地架在那些仿古建築的房樑上,正眯著眼睛望著對面的奶茶店。我似乎看到,在兩者眼神交際的那一瞬間,天空中擦出了古與今的火花;一個小孩兒光著屁股,蹣跚地走向“刻板印書”的雕塑,伸出那隻胖嘟嘟的小手,輕輕觸控著,隨即“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雨漸漸小了,我們沿著寬達十幾米的石板路向前,認真品讀著右邊的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左邊的七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楊橋巷。

也許沒有人會想到,衣錦坊這

求三坊七巷徵文752202366 2009-11-27

福州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福州市最為出名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所謂的“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指的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裡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三坊七巷住過許多名人。就拿“光祿坊”來說吧。這裡曾經住過畫家林有臺;提學孫昌裔;以及詩人玄孫許良臣、許藎臣等。

光祿坊的風景也很不錯,以光祿吟臺最為有名,擅池、臺、亭、石、花、木之勝。光祿吟臺西荔枝樹下,原有石刻“鶴磴”,是紀念林則徐晚年放鶴處。還有清代大木構造、寬敞明亮的劉家大院(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末古樸木構房的黃任故居,高牆窄道的早題巷,明代石板鋪設的老佛亭橋,都儲存了明清建築的特色。

在楊橋巷與南后街交界處有大作家“冰心”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鄉》中,留下了對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記得在我11歲那年(1911年),從山東 煙臺回到福州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內南后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寫起來還是非常地熟悉、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我的父母親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著我們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們這一房,就住在大廳堂的兩邊,我們這邊前後房,住著我們一家6口,祖父的前、後房只有他一個人,和滿屋滿架的書。那裡就成了我的樂園……”。可以看出女作家冰心對故居的留戀。如果三坊七巷沒有魅力的話,她怎麼會對這裡有這麼深刻的印象呢?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

求三坊七巷徵文手機使用者82854 2009-11-30

肯定也是寫福州市徵文的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