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繡品之“補子”釋疑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2-10-14

近來得一金絲銀線所繪補服,30*30釐米見方。主圖以深藍色綢子上鏽銀線與淺紅金線所繪太陽及光芒照射海水圖案,四周飾以蓮草文。儲存完好!請問此中高手,此綢片是否清代補服?另,為什麼沒有作為分辨官員等級身份的禽或獸紋飾呢?目前其市價幾何?謝謝。

此物繡工精美,工整,絲絲細密,邊道有歲月磨礪而出的細微破損,不影響品相。為開門見山老貨!非當今“河南造”所能制!

收藏的繡品之“補子”釋疑吸血排骨男 2012-05-28

應該不是清代的,我懷疑是從衙門的壁畫,正大光明上得來的靈感。

清代官服補子的紋樣如下:

皇親官服上的動物圖案

親王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

親王世子同上

郡王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

貝勒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

貝子四爪行蟒二團

清朝大臣的官服上的動物圖案

文官:一品——仙鶴。 武職:一品——麒麟。

二品——錦雞。 二品——獅子。

三品——孔雀。 三品——豹。

四品——鴛鴦。 四品——虎。

五品——白鷳。 五品——熊羆。

六品——鷺鷥。 六品——彪。

七品——鸂鶒。 七品——犀牛。

八品——鵪鶉。 八品——犀牛。

九品——藍雀。 九品——海馬。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

注1:鸂鶒,音“西翅”,也可讀成“欺翅”,是一種長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的水鳥,經常雌雄相隨,喜歡共宿,也愛同飛並遊。

注2:七、八品武職官服上的動物同為“犀牛”。

據考證,古代官服使用飛禽走獸圖樣,最早始於唐代的武則天。清朝的官服,又叫補服,也叫“補褂”。是清代的禮服。當皇帝穿袞服、皇子穿龍褂時,王公大臣和百官穿補服相襯配。但補服穿用的場合和時間更多,所以又是清代文武大臣和百官的重要官服。補服的形式以圓領、對襟、平袖、袖與肘齊,衣長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許),門襟有5顆紐子的石青色寬鬆式外衣,故有“外褂”或“外套”之稱。凡補服都為石青色,補服主要的特點,是以金、銀等綵線,繡成補子的不同圖案,來區別官位高低。文官繡鳥,武官繡獸,綴於官服的前胸和後背。 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室成員用圓形補子。固倫額駙、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民公、侯、伯、子、男、以至各級品官,均用方形補子。 清代的補服是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單獨穿用,凡穿吉服袍時外面必穿補褂。惟一的例外是每年三伏天盛夏酷暑期間,叫做“免褂期”,此時穿吉服袍可免套補褂。

收藏的繡品之“補子”釋疑

收藏的繡品之“補子”釋疑匿名使用者 2012-05-29

清補子一般都由蘇州織造製作的,官銜大小由飛禽或走獸圖案決定。真品的工藝相當精湛,底子有太陽,花瓶,海浪,吉祥物等的金線編成,再用小紅線固定,中間的飛禽圖案模擬度極高,是由5種以上顏色的織錦製作出來的。網上貼出來的基本是非常劣質的贗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