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船舶,安全出路在哪裡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2-11-23

小型船舶,安全出路在哪裡silvia10182016-07-30

海難——小型船舶事故超過了85%

在今年上半年華南地區發生的海難中,小型船舶事故超過了85%,其中漁業船舶事故佔70%。

颱風“伊布都”7月底登陸,好在廣東、廣西及海南極為重視,加上屬於休漁期,漁船沒有出海,所以損失不大。但今年夏天酷熱異常,有關人士推斷,8月至10月份的颱風會比去年的“北冕”、“黃蜂”、“黑格比”和“米克拉”來得更加強烈。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沿海航行作業的小型船舶,數量不少於100萬艘,多數配員在6至13人,如此眾多的小型船舶,潛伏著諸多的事故隱患。

先看看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的情況,“粵汕尾12093”1人死亡,3人下落不明;湛江30多艘漁船遭遇大風,無法返港;“粵惠陽10104”15人下落不明,1人僥倖抓住木板得救;海南漁船在臺山海面10人下落不明……

華南沿海各省對消除船舶事故隱患非常重視,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小型船舶存在著沒有配備集體救生裝置的嚴重缺陷;漁民安全意識較為淡薄,船員培訓工作滯後;老化殘舊船隻數量眾多,並且有很多小型船舶超過了強制報廢期限,不少船已經超過5年的延期;在作業的船舶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非法修造和改造的船舶。此外,一些岸上漁港建設落後,沒有形成切實有效的日常管理和應急反應能力。

憂心——超過80%的小型船舶不合規定

目前,《安全生產法》《漁業法》《船舶檢驗條例》和《漁業船舶檢驗條例》等法律法規已經生效,按照《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檢驗部門對檢測和檢驗結果負責。那麼,持有表示滿足法規要求的適航證書的船舶,是否真的滿足了檢驗規則的要求?

據業內人士分析,華南沿海小型船舶,80%以上未達到法定檢驗要求,問題的根本在於缺口太大,歷史包袱沉重。光是廣東漁業系統,如果培訓20萬船員,淘汰老舊船舶,處理非法改造船舶,加強岸上和漁港建設,設立指揮報警系統並裝備全省漁船,配備大型執法船等等,財政上至少需要幾十億元,短時間內也無法完成。

目前,廣東省沿海漁船無線電裝置能夠滿足有關規定要求的不到10%,部分安裝了90C漁業電臺的船舶,因為無法跟商船的海事海岸電臺溝通,漁業岸臺建設滯後,所起的作用微弱。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和山東的小型船舶中,配備救生筏和無線電裝置的超過90%,而華南各省的配備率不到10%。

出路——加強船隻呼救和自救能力

面對來勢兇猛的颱風,要解決燃眉之急是加強漁船呼救和自救能力。加強漁船呼救和自救能力主要包括:首先,配備無線電通訊裝置。“浙溫漁3230”、“粵汕尾12093”等船隻幾乎全部人員遇難,這些船在出事後,直到船隻沉沒時,都沒能及時發出報警訊號。

在湛江遭遇風暴的30多艘船舶,能夠及時獲救的關鍵,就是因為處在移動電訊網的覆蓋範圍內,岸上知道其位置,能夠及時救援。因此,小型船舶安裝能夠及時向岸上報警,可以跟商船和海事救助船舶、岸臺溝通的無線電裝置是自救的關鍵。

其次,配備集體救生裝置。“汕尾20078”號漁船沉沒,人員獲救是因為“海警44033”收到求助訊號並能及時救助。沿海船舶尤其是漁船,往往編隊作業,遇險後只要人員能夠生存24小時以上,就有希望被同隊作業漁船發現。所以,配備集體救生裝置是漁船自救的關鍵。

目前,華南地區部分船舶配備了單邊電臺,基本上可以與漁業船舶和岸臺聯系,但滿足不了與商船和海事岸臺進行資料報警通訊的要求。對此,較為簡單的辦法是安裝衛星示位標,一旦遇險,自動或者手動就讓岸上知道船舶的情況和遇險位置。

此外,在救生裝置上,剛剛獲得有關部門檢驗透過的氣脹式救生浮較為適合漁船需要。

張書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