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內擫與外拓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
  • 2022-11-21

略論內擫與外拓溫嶼17 2022-06-28

內擫與外拓,歷史上一直有著不同的解釋,廓清這組概念,對於我們更好的學習古帖、充分領會不同的用筆方法,進而理解書法的時代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初入門者,關注筆畫的起始、轉折、收鋒,而對於線條質感構成的追求,是中國書法的終極目標。線條質感是內擫與外拓用筆探索的核心內涵。

筆者的觀點,內擫與外拓實際上是書法用筆兩種不同的使毫技法。使毫的重要目的是調鋒。調鋒法分頓挫法和提按法。內擫重頓挫絞轉,外拓重提按翻轉。

“內擫”與“外拓”的提出,首見於元代袁裒的《書學纂要總論書家》:“右軍用筆內擫而收斂,故森嚴而有法度;大令用筆外拓而開廓,故散朗而多姿”。雖然這是對於大王與小王在風格及審美範疇上的對比評價,但我們應該注意這裡的“用筆”二字。袁裒認識到這種在風格上的差異,來源於用筆的不同,如果說“森嚴而有法度”與“散朗而多姿”是針對結體而言,“收斂”和“開廓”很明顯是指線條本身的差異。

明代豐坊《書決》雲:“右軍用筆內擫,正鋒居多,故法度森嚴而入神;子敬用筆外拓,側鋒居多,故精神散朗而入妙”。很容易看出,這種說法淵源於袁裒。豐坊認為袁裒所謂的內擫與外拓是造成正鋒和側鋒的原因所在,他把這種觀點落實在書寫者的腕部。把內擫與外拓歸結到因正、側筆勢不同而造成線條立體構成的差異上,應該講,是在前人基礎上的發展。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雲:“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法也,外拓者隸法也”。他認為書法線條有方圓兩種,方為外拓,圓為內擫。

沈尹默則認為“內擫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沈老把內擫與外拓和字的筋骨血肉聯絡起來,即線條的質感來說明內擫與外拓的用筆方法不同,此也是一大發展,但更多的立足於鑑賞,卻沒有觸及筆法實質。

筆者認為,首先,內擫與外拓用筆方法不同造成了圓筆與方筆不同的的外觀效果。

毛筆因圓錐構造而能寫出有立體變化的書法線條。即“擫”之使內,“拓”之使外。也就是說,內擫是以一種動作,使主毫聚攏,呈現線條圓的立體構成的圓筆;外拓是以一種動作,使輔毫鋪開,呈現線條方的立體構成的方筆。內擫與外拓實際上是書法的用筆使毫技法。

毛筆的特性乃是 “唯筆軟而奇怪生焉”。中國書法之所以能成就如此的藝術高度,全賴此“軟”筆。在書寫過程中,我們發現筆毛呈現不同的態勢在紙面移動,配合墨與紙,自然會造就不同的線條立體構成。

毛筆在攝墨舔拭之後,呈現圓錐狀,這是筆毛的基本狀態,但一接觸紙面,此錐體自尖部開始會被不同程度的打散,呈現時尖、時平齊的狀態,在極端情況下,細至針尖,齊至板刷。圓。是指筆毫從尖部至根部呈現圓錐狀。但一經觸紙,此狀態即會被改變,隨著筆的提按,呈現時扁時圓的狀態。

圓筆,主毫呈針尖狀時,在中鋒情況下,墨向兩側均勻滲透,線條的斷面呈現半圓狀態,形成線條圓的立體構成,我們稱之為圓筆。

方筆,當筆毫鋪展開一部分,則主毫呈齊平狀,墨色形成一段較為勻稱的墨痕,線條的斷面形成方的立體構成,我們稱之為方筆。

進一步分析,內擫與外拓實際上是書法用筆兩種不同的使毫技法。

使毫的重要目的是調鋒。調鋒法分頓挫法和提按法。內擫重頓挫絞轉,外拓重提按翻轉。

方筆重提按翻轉,提按是一個調鋒的動作,要從兩方面去理解,簡言之,即一般所說的要寫細一點時就提,寫粗一點就按。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提按在起筆和轉折以及出鋒中起著調鋒的作用,這是外拓用筆的核心。可以這麼說,明乎提按,於書法思已過半。

圓筆重頓挫絞轉,頓挫絞轉在起筆、彎轉和轉折甚至收筆處處使用是外拓用筆的特徵,是調整筆鋒過程中另一種動作。在筆畫轉換行走方向時,透過對筆鋒快速、短促、有力的頓挫(也伴有提按,但不翻鋒)轉向,有加刀挫一般,使點畫起始、彎轉和轉折處既有骨力,又氣脈通暢。

外拓常用提按實現鋪毫、聚毫,內擫常用疾澀絞轉實現鋒的收放。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內擫與外拓調鋒方法不同,目的一致,就是調鋒而呈中鋒行筆。

內擫與外拓是兩種效果不同的用筆方法,常常引發出完全不同的書風特徵。在書法史上,用筆純內擫或純外拓的書家極少,大部分都是二者結合,或以內擫為主,外拓為輔,或反之。篆隸線條不同,篆佔圓渾,隸勝平展。若《石門頌》,全然篆法,故以內擫為主要調鋒手法,而《張遷》方筆為主,雜以篆法圓,外拓為主法。顏真卿行草以絞轉疾澀為使毫主要方法是內擫為主,米芾則以較多依賴提按為調鋒手法而較多呈外拓筆勢。趙孟頫則基本以提按翻折調鋒為手法而呈外拓。林散之以內擫為主,在近現代草書領域獨樹一枝,有草聖之譽,近現代大家更重視內擫筆法在創新中的作用。(雲飛喬治撰文並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