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祭文的格式是怎樣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8-06

現代祭文的格式是怎樣的? 陳立新 1級 2017-12-26 回答

嗚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嘗!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民。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丰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灑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參考一下好不?

現代的如下:

祭文的內容主要包括,何時、由誰來祭、祭誰;頌揚被祭者生前的優點和功德;最後為結束語。

古代祭文多以個人名義而寫,且大多用文言文,用典故較多,講究文辭華麗,並且格式嚴格,有些還有一些迷信色彩,今人應批判地學習。現在,一般不再用祭文。

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時而寫出的誦讀文章。古時的祭文,範圍極度為廣泛,祭天、祭地、祭鬼、祭神、祭人、祭物,無所不包。我們所說的祭文,主要是指為祭奠死者而寫的誦讀文章,用它來表示對亡親故友的哀念之情。

祭文既是哀悼死者的文辭,所以在寫作時感情要真摯,要表達出悲哀沉痛的感情,讀起來委婉動人。過去的祭文,人們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其內容比較簡短,語言精練,以四言押韻者居多,結尾常用“尚饗”收尾,“尚饗”是希望亡靈採歆嘗祭品之意。新祭文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變化和發展,在內容上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時代精神,既有寄託對死者的哀思,又鼓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在形式上比較自由,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有用韻文寫的,也有用散文寫的,比較適合家祭之用。

例如:

祭父文

維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等,謹以清酌時饈祭於顯考某某府君之靈前日:嗚呼,痛維吾父,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餘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土。深知吾父,畢世艱辛。勤耕苦種,日夜奔忙。創家立業,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育,嚴格認真。如斯人德,宜壽百旬。俾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養,略報深思。胡天棄我,一別吾分。魂遊冥府,百喊不聞。瞻望不及,音容莫親。哭斷肝腸,情何以伸。茲當祭奠,聊表孝心。化悲為儉,化痛為勤。繼承遺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靈,來嘗來品,嗚呼哀哉!尚饗!

再如記念5、12地震遇難者文:

維公元2009年度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週年之際,生者謹備鮮花素果,致祭於萬千蒙難諸子靈前,沉沉告以辭曰:

天地不仁,毀我西川錦繡;生靈塗炭,戕我十萬同胞。

魔掌伸來,廬舍城垣傾覆;震波盪及,山原道路痙攣。

生死相依,忍對無辜喋血;情義牽動,不堪志士傷懷。

傾情營救,有賴三軍用命;舉國馳援,全憑中樞運籌。

眾志成城,挽狂瀾於既倒;同舟共濟,涉危難而後安。

斗轉星移,回望傷心歲月;鮮花素果,告慰黃土英靈。

寄腸可舍,故舊親人尚健;抱恨無窮,蒼天碧海全知。

屋舍傾頹,新居有望崛起;田疇狼藉,老繭定能刨平。

校園損毀,難阻書聲琅琅;橋路鱗傷,搶通國道綿綿。

杜鵑聲裡,河波映秀重啟;羌寨村頭,壯士擂鼓傳音。

白水湖上,又現鷹飛魚躍;龍門山谷,漸蘇草綠花紅。

多難興邦,乃成泱泱大國;玉汝於成,方顯代代英雄。

魂兮安息,大任留諸生者;慷慨高歌,舉樽還誦國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