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方位及都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9-16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方位及都城 №傲氣→風雲 16級 2010-01-02 回答

春秋戰國時期各主要諸侯國都城的概況

(一)魯都曲阜

魯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除南垣較直外,其他三面均呈弧形。城垣四角成圓角,總面積約 10平方公里,總周長11771米。其東垣長2531米,南垣長3250米。西垣長2430米,北垣長3560米。除西垣基寬為30~33米外,其餘三面城垣基寬均在40米左右。

(二)晉都新田

新田作為晉的都城,從晉獻公十五年至晉桓公二十年,共217年。

城址位於今山西侯馬市西北,正臨汾、澮之交。已發現有大小古城遺址8座。

(三)鄭韓故城——新鄭

新鄭本是春秋時期的鄭國都城,公元前375年韓襄侯滅鄭後遷都於此。因為鄭、韓兩國先後在這裡建都,所以被稱為“鄭韓故城”。城址位於雙洎河與黃水河交會的地方,現存城垣殘高15~18米,牆基夯土殘跡範圍40米以上,是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夯築的。城的平面很不規則,東西最長5公里,南北最寬4。5公里 ,又有南北向的隔牆將其分成東西兩半,所以其形制與燕下都武陽相似,但東西城的性質差別更近於臨淄。

(四)魏都安邑

安邑作為都城,從晉悼公十一年至魏惠王六年,前後共有約200年的都城史。據勘探可知,安邑城址分大城、中城和小城。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寬,總面積約13平 方公里。其北垣長2100米,基寬22米,殘高2~5米;西垣長約4980米,基寬18。5米,北段 外側有護城河遺蹟;南垣現長約3565米,基寬11。5米;東垣北段現長約1530米,基寬17米。城角均呈弧形,比城牆其他地段要寬,西北城角寬達32米。

(五)楚都郢

郢作為楚都,自文王徙郢至白起拔郢,前後達400餘年。因位於紀山之南,後世稱郢都為紀南城。

(六)齊都臨淄

臨淄故城,位於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南有牛山、稷山,東、北面是遼闊的原野,距 渤海僅百餘里,西依系水,東臨淄水。臨淄就是因臨淄水而得名。

臨淄交通極為便利,東至海,西至中原諸國,北至燕,東北至萊,東南至即墨,南至莒,西 南至魯等,均有大路可通[10]。

(七)燕下都武陽

燕下都,位於今河北易縣東南2。5公里,介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迄今地面上還有部分城牆及高臺建築臺基等,是諸侯國都城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建於燕昭王時期。

(八)趙都邯鄲

邯鄲作為都城從趙敬侯元年開始,直到趙王遷八年被秦滅亡,共159年。趙都邯鄲城址位於今邯鄲市區及西部。

(九)秦都咸陽

秦的都城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即雍城以前,雍城、涇陽和櫟陽、咸陽。雍城以前,其都城 包括天水附近的秦邑和西垂、關中西部的汧、汧渭之會、平陽。

另外,吳國都城姑蘇(今蘇州),越國都城會稽(今紹興),宋國都城睢陽(今商丘),周王室都城成周(今洛陽)。

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方位及都城 Cloud Crane 20級 2010-01-02 回答

1、齊國:臨淄,即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原齊國都城即位於現在的淄博市郊區。

2、秦國:咸陽,即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原秦國的咸陽位於西安市郊區。

3、楚國:郢,古代楚國都城遷了好多次,但都叫郢。相當於現在湖北省的江陵、枝江等地方。戰國時期,秦國佔領郢,楚國遷都宛,即現在河南南陽;之後遷都壽春,即現在的安徽壽縣

4、燕國:西周至春秋初期都城在易,今河北易縣;後來滅薊,遷都到薊國故都,直到戰國時秦滅燕國。薊城位於現在北京市區的西南部分。

5、趙國:邯鄲,即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

6、魏國:原都安邑,位於現在山西夏縣,後遷都大梁,即現在河南開封。

7、韓國:戰國初期都陽翟,即現在河南禹州市;後滅鄭國,遷都於原鄭國都城,即現在的鄭州市新鄭。

其他小國的都城有:

1、魯國:都城曲阜,即現在山東省曲阜市

2、東周國:都城為鞏,即現在河南鞏縣;

3、西周國:都城為洛陽,即現在河南洛陽;

4、蜀國:都城為蜀,即現在四川省成都市

5、巴國:都城為巴,即現在重慶市

6、中山國:都城中山,即現在河北省正定

7、宋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8、衛國:戰國時僅剩下很小的地方,一個縣不到。初都濮陽,即現在河南省濮陽縣。秦滅魏國,置東郡,把衛國遷到野王縣。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秦滅衛。衛國是周初大封建諸候國最後一個滅亡的。

9、鄒國:都城先是位於今山東都城市,後遷都於嶧,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

10、小邾國(倪國):都城倪,即現在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

11、越國:都城先後有好幾個。琅琊:即現在山東省即墨市;會稽:即現在浙江紹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