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9-11

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7-04 回答

正常情況都是雙膝跪地;單膝跪是屬於軍禮的,古代將軍們要穿很重的甲冑,如果雙膝跪的話,再站起來會很費力氣,用時間也會較多,所以用單膝跪,方便迅速上傳下達軍情和命令。

跪拜禮儀:君坐臣跪,明清兩代從細節上看又不一樣。明代君臣議事時,只有奏事者。。。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禮儀

1、舊習,在遇到德高望重、權力大的人(官員、元老等等)常作揖跪拜表示高度的忠誠和尊敬

2、在中國大多數地區還保留著過年時晚輩向家族長輩跪拜的習俗,通常長輩會在晚輩(通常是未成年兒童)施跪拜禮後發壓歲錢。

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磕頭是崇敬的最高標誌,對某個人的跪拜行為表明對這個人的忠誠與尊敬,同時,被強迫對別人跪拜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人的恥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跪拜

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7-05 回答

正常情況都是雙膝跪的;單膝跪是屬於軍禮的,古代將軍們要穿很重的甲冑,如果雙膝跪的話,再站起來會很費力氣,用時間也會較多,所以用單膝跪,方便迅速上傳下達軍情和命令。

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曾經. 1級 2010-07-06 回答

實際上跪拜禮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有這種傳統,如古代歐洲人向其國王行跪拜禮,三大教(佛、天主/基督、伊斯蘭)都向其神行跪拜禮,到現在在韓國結婚的新人仍向長輩行跪拜禮!

下面說一下中國跪拜禮的由來:

=================================================================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蓆,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物件,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7-05 回答

實際上2113跪拜禮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幾5261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有這4102種傳統,如1653古代歐洲人向其國王行跪拜禮,三大教(佛、天主/基督、伊斯蘭)都向其神行跪拜禮,到現在在韓國結婚的新人仍向長輩行跪拜禮!

下面說一下中國跪拜禮的由來:

=================================================================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蓆,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物件,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兇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參考資料:http://iask。sina。com。cn/b/3487311。html

古代跪拜禮中單膝下跪和雙膝下跪有什麼區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0-07-05 回答

雙膝下跪一般都是晚2113輩跪長輩,下屬跪5261上司的,百姓跪神靈4102,被跪的那個一般身份都比跪1653的那個要高。而單膝跪在歐洲非常常見,但在中國卻很少見,因為歐洲人認為雙膝只能跪上帝,對國王都只能是單膝,而中國人眼中皇帝就上帝,跪皇帝自然要兩條腿一起跪。跪皇帝跪習慣了,乾脆跪誰都雙膝,這樣不麻煩,而且單膝總給人一種蔑視的感覺(一個江湖人士逼迫另一個江湖人士下跪的時候一般都是單膝的,如果雙膝跪說明兩個人是老大和小弟的關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