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初相見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8-20

不記得是誰的一本的書名了

還有那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啊

希望詳細點的回答

3Q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呀!

一切都如初相見,沒有後來的失望和變遷,沒有後來的舊愛新歡,一切的誓言還不曾飄散,一切都如初見時的模樣,在千萬人的人海里,於古今更迭的時間裡,不早不遲,不緊不慢,恰好遇見你。那時,我們臉上都有明媚的笑顏,相視一笑的默契裡,漫不經心的陪伴裡,有了淡淡的欣喜和溫暖。萬語千言都不說,只說一句:“認識你,真好。”

只是,後來的故事總是那麼悽慘,人生若只如初見,願寶黛初會就各自轉身,兩兩相忘,省卻那滴不盡的相思血淚拋紅豆;願劉徹不忘若得阿嬌做婦,必造金屋藏之的諾言,免卻阿嬌幽居長門宮裡千金求取相如賦;讓牛郎、織女天上人間,男耕女織,做一對平凡的逍遙夫妻;讓相如莫要忘記鳳求凰的雅意,莫要辜負文君夜奔、當壚賣酒的勇氣。也讓你我一直保持著初識時的感覺和距離,永遠微笑著,沒有後來的恩怨。

一見如故的親切,朦朧模糊的諾言,都會漸漸磨滅和消散。開初千般華麗的帷幕,萬種熱鬧的場面,也只是最後海市蜃樓一場空的鋪墊。後來的變化總是莫測,人生若只如初見,願你我把邂逅時刻談笑自若、百無禁忌的剎那深深珍藏,不能前進一步亦無須後退百里,不能親密無間亦無須躲避遠離。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不要愛和恨,不要恩和怨,我只要你記著,初見時彼此的隨意和歡笑。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不會希望,在那個地方,在那個時間,遇見我?

參考資料:《大清納蘭性德官方詞壇》

“人生若只初相見”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在《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中的第一句。對這首詞整體的分析相當的多,不想在這裡續貂。只是想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在第一次讀到這一句時的內心感受。

人生若只初相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以一句假設開頭,再寫這種假設之後的可能,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複雜滋味都彷彿因這一句而湧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這種寫法讓人想到江淹在《別賦》中的開篇第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其餘韻繚繞哀轉久絕,讓人不忍卒讀。

其實一切感傷與慨嘆都緣於“初相見”。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能保持最初相見時的美好印象而到永遠;或者人與人之間能保持最初相見時彼此厭惡的情形而不繼續來往,就不會有後面無數的悲歡離合。但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假設,善良的願望。

人生若只初相見,那麼多愛恨情仇,苦辣酸甜就會永駐心間。因為“初相見”,彼此會竭力向對方展示自己最可愛最迷人最優秀的一面,恰如孔雀開屏只把絢麗多彩的一面露出一樣。這方面的典型當屬高山流水中的俞伯牙與鍾子期。俞伯牙因為鍾子期對他音樂的理解,“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就把鍾子期當成自己的知音,以至於子期死後伯牙摔琴,不復彈琴以謝知音。

只是一次見面,為什麼會有這樣強烈的效果?能不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

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指最初獲得的資訊的影響比後來獲得的資訊影響更大的現象。這種心理效應往往出現在不熟悉或是很少見的人之間。

社會交往中,個體獲得對方第一印象的認知線索主要是相貌、表情、姿態、身材、儀表、服飾、語言等外部的資訊。黛玉初見寶玉“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就是根據寶玉的相貌、身材、儀表、服飾、語言來判斷的(書中的解釋是另一個話題)。但這些首次獲得的資訊往往成為以後認知與評價的重要根據——寶黛之愛就是這個判斷的延續吧?人們日常社會交往中,若第一次與人交往接觸留下了好印象,則在彼此分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會保留在腦中;當第二次再相遇交往時,則會不由自主地按腦中原來第一次形成的好的評價的視角來認知評價對方。首因效應,也會使個體在第一次交往所獲取對方少量的資訊後,就動用個體以往的知識經驗來對這少量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分析、綜合、比較、推測客體的特點,形成總體評價。

引起首因效應產生的關鍵原因,是資訊輸入的先後順序。社會心理學家魯申斯做過如下研究:他用文字來描述一個取名為吉姆的人。第一段把他描述成一個開朗、外向喜歡交際的人。第二段卻把他描述成一個害羞、內向不喜交際的人。然後,魯申斯將描述交給四個小組的人閱讀。第一組按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順序閱讀,第二組按第二段到第一段的順序閱讀,第三組只讀第一段,第四組只讀第二段。結果,魯申斯發現各小組的人對吉姆的評價都最是先讀的是那一段的描述:第一組有78%的人認為吉姆比較開朗,第二組只有18%的人這麼認為,第三組有95%的人也持同樣的觀點,第四組則僅有3%的人對此觀點沒有異議。很明顯,這裡存在有一個“先入為主”的現象。

實驗心理學研究表明,外界資訊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資訊作用最大,最後輸入的資訊也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資訊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內在原因。

首因效應的影響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閱歷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透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物件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徵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後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並不是無法改變,並不是難以改變的。孔子“吾始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吾今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也就是這種變化最經典的說明。

對於這種因資訊輸入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有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資訊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資訊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資訊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資訊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資訊也就具有了先前資訊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資訊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資訊加工精細; 而後續的資訊則易受忽視,資訊加工粗略。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人生若只初相見”,那麼,會有多少浪漫?會有多少怨恨?如果只保留“初相見”時的評價,首因效應會多麼強烈呵!

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初相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