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漫筆 閱讀答案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
  • 2021-09-18

西湖漫筆 閱讀答案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9-15 回答

寫靈隱的綠,綠的蒼翠欲滴,綠的發黑,綠的發藍。寫花港觀魚的綠,則綠的鮮,綠的亮,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

西湖漫筆 閱讀答案 べ久溺深海。冷不 1級 2013-09-16 回答

答案:(1)《西湖漫筆》中對“綠”的描寫好。(1分)《西》採用了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不僅從整體寫出了西湖綠的特點,還選取了蘇堤、花港觀魚等進行了點的描寫。“綠”的特點既有共性,又有變化。(2分)《西》對西湖的“綠”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將綠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譬如“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可視可感可觸,且層次豐富,氣氛濃郁。又譬如寫:“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閒。”文字極為簡約,卻傳神盡意。(2分)《西》融情於景,將對西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描寫之中,含蓄委婉。如“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佈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語言通順流暢1分)

(2)《綠》中對“綠”的描寫好。(1分)《綠》運用襯托的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綠。透過描寫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水波等等的“綠”的不夠恰到好處來突出梅雨潭“綠”的美麗。(2分)《綠》採用了第二人稱來寫,用“你”來稱呼梅雨潭的“綠”,拉近了與梅雨潭的“綠”的距離,便於抒發對其強烈的熱愛和讚美之情。(2分)《綠》情景結合,既有對梅雨潭的“綠”的描寫,又有直接抒發對梅雨潭的“綠”的感情。(2分)《綠》描寫梅雨潭的“綠”採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既有透過描寫別的地方“綠”來襯托梅雨潭的“綠”,又有對梅雨潭的“綠”的直接描寫。(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語言通順流暢1分)

解析:所謂“點睛”之詞,是指在鑑賞文學作品時所採用的鑑賞術語(加點詞語)。缺乏術語,即使有對相關語段的分析解讀,也會如群龍無首一般,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鑑賞也不可能得分。因此,我們應有相關的知識儲備。比如:要求回答“某一句話的作用”這類題,如問的是結構方面的作用,可考慮是否該用“承上啟下”、“過渡”、“首尾呼應”等關鍵詞語加上自己的話;如果是內容和主旨方面的,可考慮“強化”“昇華”“畫龍點睛”等詞語;如果是情節方面的話,簡短的一個故事之類的則要考慮“鋪墊(伏筆,一般在文章的開頭)”“懸念”“反差(欲揚先抑或者欲抑先揚之類)”等詞語,若是神話傳說則要考慮是不是要增強文章的神秘色彩等等;如果涉及到修辭方面的作用,可以想到對比,誇張,生動形象,印象深刻;而寫作手法的作用則要考慮更多,因為具體的材料不同,要考慮的也要很多,這些可參考欲擒故縱,欲揚先抑,虛實結合,寓褒於貶等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