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義的本能論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動漫
  • 2022-03-23

弗洛伊德主義的本能論花花花花豆花Vf 2016-05-17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學概括為兩個基本命題,即潛意識和本能或慾望。如果說潛意識論是精神分析學的核心,那麼本能論就是潛意識論的核心。弗洛伊德說他一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推論出或猜測出精神裝置究竟是怎樣構成的,究竟是什麼力量在其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他發現,離開本能衝動,就無從揭示潛意識的秘密,也無從說明整個心理過程的動力根源。

本能,弗洛伊德把它解釋為由軀體的內部力量決定著人的精神活動的一種先天狀態,就像一條河,總是沿著特定的河道在奔流。它來源於身體內部的刺激或是來自身體內部器官的生理刺激,或是來自某種感覺器官的心理刺激。它與外部刺激具有不同的心理效應,本能刺激主要是由機體內部需求狀態所產生的心理效應,是一種固定的力,只能依靠適當地改變內部的刺激狀況來對付或解除這種衝擊和力量;而外部刺激往往是軀體以外的個別衝擊,暫時的、不固定的,因此,只能靠個別的相應的行動方式來加以排除。

任何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物件和動力能量。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體的需要和衝動,一種需要和衝動表現在人體的某個組織或器官的興奮過程,而這一興奮過程就必定要將儲存在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如飢餓的生理狀態,它是體內腸胃器官的興奮所釋放的能量激活了飢餓本能,這樣就促使人產生獲取食物的行動。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該本能的根源,即消除人體的需要狀態。本能除了最終目的之外,還有其他的從屬目的,從屬目的必須先於最終目的的實現。如飢餓本能的最終目的是消除飢餓的需要狀態,而在消除之前,為了滿足飢欲,並不是選擇什麼東西都可以,而必須找到可食的東西,並把食物送到嘴裡,這一切都是消除飢餓這一最終目的之外的從屬目的。本能的物件指本能行為為達到目的所利用的物件或採取的手段。本能物件可能是自身,也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物或事件,並且是不固定的,本能可以利用許多不同物件和採取多種手段來達到目的。本能的動量指本能所具有的力或強度,其大小由本能擁有的多少來決定。如飢餓越厲害,對精神所產生的衝動就會越強烈。 弗洛伊德認為,人體有多少需要,就有多少本能,因為一種本能就是一種人體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現。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論中,把本能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兩類。自我本能是與個體生存相聯絡的一類本能,如求食、自衛等,其作用就是儲存個體。自我本能還有對人格形成的意義,就是驅使人實現自我理想。性本能指與性慾和種族繁衍相關的一類本能,其作用是儲存種族,繁衍後代。

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是一種原欲、一種力量,他稱為力比多(li-bido),表現為性的衝動,尋求快感的滿足。弗洛伊德在後期理論中,特別是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耳聞目睹了這場戰爭中恐怖的屠殺和瘋狂的破壞等現象,似乎覺得按其原先的理論難以解釋。這促使弗洛伊德不得不又重新思考本能理論,提出了“死的本能”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為一,稱為“生的本能”。這樣便形成了兩極,生的本能代表著創造和愛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著破壞和恨的力量。

生的本能是一種表現為個體生命的、發展的和愛慾的本能力量,是人體需要的心理再現,要生存和繁衍就必須滿足人體的需要。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雖然各有自己不同的目的,但是都體現了人的生命本能,潛伏著生命自身的無限創造力。因此,它們同屬於生的本能。弗洛伊德又稱生的本能為“愛洛斯”(Eros),這是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丘位元的希臘愛神。總之,生的本能是人生命力量的源泉,它始終袒護著生命和代表著生命中的每件事。如有人在太平洋上漂流一個多月後死裡逃生;有人受到極殘酷的嚴刑拷打死去後又活過來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生命本能的力量所創造的奇蹟。

死的本能實際上是生命本能的另一極表現。其終極目的是從生命狀態回覆或倒退到先前的無機狀態。它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慾望,而是表現為求殺的慾望,包含著人的特殊的侵略本能和破壞本能。因此,死的本能也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向內的,表現為自我尋死、自我遣責、自我痛恨、自我懲罰等;另一種是向外的,表現戰爭、爭吵、毆鬥、競爭、嫉妒、對權威的反抗等。弗洛伊德認為,這些形式常常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當死的本能向外時,表現為侵略傾向,對外界有所破壞,它就沒有必要來毀滅自我;但是,當向外侵犯受到阻礙或挫傷時,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內部,形成一種自殺的念頭或傾向。

此外,弗洛伊德還認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可以相互融合、抵消或替換。睡眠就是一例,因為睡眠既是減輕緊張狀態(弗洛伊德認為,這是部分回覆到無機的狀態),又是生命過程恢復元氣的時候吞吃東西也表現為兩種本能的融合,因為生命靠吞吃食物來維持,而同時,食物又被撕咬、咀嚼、吞嚥而遭到破壞。總之,無論是生的本能,還是死的本能,它們的能量或驅力都來自“力比多”,都屬於潛意識領域。而它們的能量極大,暗中推動著人類的一切行為,決定著人一生的主要活動。

在精神分析的本能論中,弗洛伊德特別重視性本能問題。19世紀90年代,弗洛伊德發現性是引起精神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那時的人們把性本能和生殖活動看成同義語。20世紀初,經過對夢的分析,他著手對性本能重新予以界定和說明,認為性本能不再限於生殖器官的活動,而應擴大到生殖以外其他器官的活動;也不再限於青春期的性活動,而應擴大到嬰幼、童年時期的性活動。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弗洛伊德又把性本能泛化為一種包羅一切的愛慾、“愛洛斯”,它雖然主要指以性結合為目的的性愛,也包括與愛有關的內容。如自愛,對雙親、子女的愛,以及對具體物件和抽象觀念的愛。顯然,弗洛伊德所闡述的性本能,其含義是極為廣泛的,因此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泛性主義。

為了進一步說明性本能,揭示其實質,弗洛伊德又著手研究了個體性的發展,他認為這個過程可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指0~3歲嬰幼兒性心理的發展,這時性滿足完全是從自己身體上的器官(如口腔、肛門等)獲得的,屬於一種自我享樂。第二階段約4~5歲,這時小孩會捨棄自身而向外界尋求性物件,如母親和父親。第三階段約從6歲到成年,這一階段又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可稱為潛伏期(6~11歲),其特點是兒童性活動的發展因受到外界影響和某種精神力量的壓抑而完全停止外顯;第二時期可稱為青春發育期(1114歲),這時性器官已逐漸成熟,力比多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三時期稱為青年期(15~18歲),其特徵是青年人進入正常的婚戀,成家立業,走向社會。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性的發展如果都順利地通過了這每一個階段,就會成為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如果遇到阻力或挫折而又不能克服,就有可能潛伏著以後發生性變態的危險因素,甚者會成為精神病人。

在上述個體性心理發展三個階段的基礎上,弗洛伊德相應地又提出了自戀、他戀、戀母情緒、戀父情結等幾個概念。自戀是與性發展過程的第一階段相聯絡的。弗洛伊德借用了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傳說:有一位美麗的少年叫納西斯,他被一位美麗的姑娘痴情地愛戀著,但少年並沒有為姑娘動心,而受到神的懲罰,形成了自戀。以後這位美麗的少年常常去欣賞映在水中的自己的身影,最後憔悴落水而死,化作水仙花。弗洛伊德認為,自戀是力比多的能量最初找不到發洩的途徑,淤結於心形成的,它對人一生的性格有重要影響。當性的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後,具有某種“情結”的他戀就替代了自戀。這個時候兒童開始把力比多的興奮向別人身上轉移,轉移的第一個性愛物件就是自己的母親。最初,幼兒對母親的性戀是完全出於生理上的需要,即需要獲取食物。當然,當他躺在母親的懷裡,吸吮乳汁時所得到的快感,以及來自母親溫柔的摟抱和愛撫所帶來的快感,就已經帶有性慾滿足的色彩。特別是男孩,總想要獨佔對母親的愛,同時對父親分享母親的愛表示不滿和仇恨。弗洛伊德認為,男孩的這種“戀母仇父”的本能傾向,也就形成了“戀母情結”(亦稱為“奧狄浦斯情結”)。所謂“奧狄浦斯情結”是借喻古希臘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中奧狄浦斯不知真情,殺父娶母的故事而來的。弗洛伊德認為,這種情結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佔據主要地位,並普遍存在,支配其一言一行,影響其一生;甚至在整個人類生活中,在社會文化活動中,許許多多現象都可以用這個情結來加以解釋。在這一階段,在女孩子身上也會發生與此相聯絡的情況,不過女孩只對自己的父親異常深情,把父親作為自己性愛的主要物件,並總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弗洛伊德把女孩這種“戀父嫌母”的本能傾向稱為“戀父情結”,又借用古希臘傳說中一位名叫愛列屈拉公主密謀殺害母親,以替她所眷戀的父親報仇的故事,命名為“愛列屈拉情結”。

弗洛伊德主義的本能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