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農曆大小月是怎麼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動漫
  • 2022-09-21

我想知道的是規律,要求易於掌握,能夠自己推算。網上的一些資料我也看過了,都沒有切中要害。如果您懂這個問題,就懇請您幫幫我,如果您是搜尋的,而自己並不理解,那就算了。 如果回答的好 本人可以追加 300分

請問,農曆大小月是怎麼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憶江南憶夢 2019-08-12

農曆中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週期而設定,以月僅二十九日為小月,以三十日為大月。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固定地把朔的時刻(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點,因日曆必須用整數,所以規定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另外農曆大月時月亮一般是十六圓(望日),小月時一般是十五圓(望日)。

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其設定很難象公曆一樣找到規律,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可以在農曆初二的日落後(傍晚)觀察西邊的天空有沒有很細的月牙出現來確定當月大小,如果有月牙出現,則說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時刻發生較晚,所以這個月應較長,是大月為30天;沒有月牙出現就說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時刻發生較早,這個就較短,是小月,為29日。

請問,農曆大小月是怎麼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

擴充套件資料:

陽曆大小月的劃分標準

陰曆固定單月小,雙月大,閏臘月大。除公元尾數為000、165、335、500、665、835年外,凡5的倍數年份的正月改為大月。

在333又1/3年裡有333.33333×12+122.754386=4122.754386個月,其中有(333.3333÷5)-2=64.6666個正月大,

合計有2000+122.754386+64.666666=2187.420153個大月,1935.333333個小月,

摺合121747.2982日,月均29.53057273日(29天12小時44分1.483秒),年均365.241895日(365天5小時48分20秒)。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透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

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農曆

請問,農曆大小月是怎麼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suyifox 推薦於2017-09-01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

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迴歸年為準的,但一個迴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而比13個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在農曆十九年中,有十二個平年,為一平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十三個月。

為什麼採取“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呢? 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個迴歸年有12。368個朔望月,0。368小數部分的漸進分數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個閏月,或每三年加一個閏月,或每八年加三個閏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比較合適。因為十九個迴歸年=6939。6018日,而十九個農曆年(加七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等於6939。6910日,這樣二者就差不多了。

七個閏月安插到十九年當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講究的。農曆閏月的安插,自古以來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盡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這個規定。

為什麼有的月份會沒有中氣呢? 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相隔時間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歸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個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節氣或中氣在農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遲,到一定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個中氣移到另一個月的月初,這樣中間這個月就沒有中氣,而只剩一個節氣了。

上面講過,古人在編制農曆時,以十二個中氣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雨水是正月的標誌,春分是二月的標誌,穀雨是三月的標誌……把沒有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就使得歷月名稱與中氣一一對應起來,從而保持了原有中氣的標誌。

從十九年七閏來說,在十九個迴歸年中有228個節氣和228箇中氣, 而農曆十九年有235個朔望月,顯然有七個月沒有節氣和七個月沒有中氣,這樣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也就很自然了。

農曆月的大小很不規則,有時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歷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節氣和中氣,在農曆裡的分佈日期很不穩定,而且日期變動的範圍很大。這樣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十分複雜。其實。農曆還是有一定迴圈規律的:由於十九個迴歸年的日數與十九個農曆年的日數差不多相等,就使農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農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陽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節氣和中氣日期大體上是重複的,個別的相差一、兩天。相隔十九年閏月的月份重複或者相差一個月。

二十四節氣是由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以每年的冬至為始,每15度為一個節氣。

換句話說,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陽曆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陰曆以月為基本單位,一個月以新月出現的那一天為始直至下一個新月出現的前一天。由於月亮公轉的週期介於29到30天之間,陰曆的一個月也就由新月出現時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與陽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節的前一天常稱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陰曆十二月只有29天。由於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曆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短11天左右,為了使陰曆年與陽曆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大約每十九年要加入七個閏月。

陰曆的計算有下列四條規則:

1.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刻的計算以東經120度即東八區標準時為準。但計算1929年以前的陰曆時應以北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準。

2.新月出現的一天為一個月的第一天。如某個節氣的出現時刻也在這一天,則不論該節氣的出現時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個月中。

3.每年的冬至總是落在這年的十一月中。從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這一天止的這段時間稱為一歲。如一歲中有十三個新月出現,則這一歲為閏歲,要加入一個閏月。

4.閏歲中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因為一歲中只有十二個中氣,所以閏歲中至少有一個月沒有中氣,也存在有兩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但這種情況下只有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閏月的前一個月為幾月則該閏月稱為閏幾月。

以上所列的陰曆的計算規則是在清朝順治年間,即公元1645年,開始採用的。以上規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理論上完全以天文觀測為依據,其中沒有任何數學關係。這和陽曆完全是由數學關係確定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曆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五千年來,中國以農立國,訂定曆法是國家大事。以往藩邦為表示效忠中國,必須遵用中國所頒佈的歷法和年號,是為「奉正朔」。但自民國以來,中國由封建走向現代,曆法便和政治脫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便擔起以往欽天監的角色,負責編訂萬年曆。由於萬年曆已失去昔日「正朔」的意義,坊間便流傳不同版本的萬年曆,術者須仔細分辨。

且舉一例:陽曆1978年9月2日,是陰曆戊午年何月何日?

比對坊間的萬年曆,有說是戊午年七月三十日,有說是戊午年八月一日。而且由於日子順排的關係,陽曆1978年9月3日,亦有陰曆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之別,如是整個陰曆八月都有分歧。這個看似平常不過的陰陽曆轉換,引出了一個深層的學理問題。

尤有甚者,紫微斗數依陰曆年、月、日、時安星。陰曆月、日不確定,則無從起盤論命。故此問題更值得我們深究。

這個問題,可用另一形式表示:究竟1978戊午年,是「七月小、八月大」,還是「七月大、八月小」?陰曆大小月的安排,原來由南北朝至唐代亦曾有過一些爭論,在此不妨細述。

中國唐代以前的歷法,以二次「日月合朔」(即在地球看見新月)的平均日數29。53日為一月,是為「朔望月」 (Synodic month)。由於29。53日不是整數,因此陰曆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由先秦至唐代,曆法均是大小月輪流交替,只有某些時候有兩個大月連續出現。此種曆法,是為「平朔」。

但由於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公轉,因此月球公轉速度就有快慢之別,29。53日只是朔望月的平均值。採用「平朔」的歷法,大小月相間,誠然比較簡單,但日月合朔(新月)就未必發生在初一,可能是在上月末日,或是在本月初二。南北朝時期劉宋何承天,首先主張以實際「日月合朔」之日為初一。此種曆法,是為「定朔」。採用「定朔」的歷法,初一必定是「日月合朔」之日,但由於月球公轉速度不均,故有連續數個大月或連續數個小月的情況。「定朔」一法,起初面對不少阻力,直到唐代,中國曆法才開始棄「平朔」而用「定朔」。

因此,要回答1978戊午年是「七月小、八月大」還是「七月大、八月小」,我們便需找出當年日月合朔的精確時刻。以下日月合朔時間,錄自《一百六十年曆表.附日月食典》一書,劉寶琳、劉婷婷編,科學出版社出版:

日月合朔時間 陰曆月日

1978年2月7日22時54分 戊午年正月初一

1978年3月9日10時36分 戊午年二月初一

1978年4月7日23時15分 戊午年三月初一

1978年5月7日12時47分 戊午年四月初一

1978年6月6日03時01分 戊午年五月初一

1978年7月5日17時50分 戊午年六月初一

1978年8月4日09時01分 戊午年七月初一

1978年9月3日00時09分 戊午年八月初一

1978年10月2日14時41分 戊午年九月初一

1978年11月1日04時06分 戊午年十月初一

1978年11月30日16時19分 戊午年十一月初一

1978年12月30日03時36分 戊午年十二月初一

據《一百六十年曆表》序言,該書使用的是現代中國標準時間,即格林威治東八區(東經120度)時間。北京位於東經116度23分,因此北京地方平均時間(Local mean time)比中國標準時間早14分鐘,如下表:

東八區時間、中國標準時間 東經120度 00時00分

北京地方平均時間 東經116度23分 23時46分

東七區時間 東經105度 23時00分

萬年曆之分歧,實由時差而來。若編歷者採用現代中國標準時間,日月合朔發生在1978年9月3日00時09分,故陽曆9月3日是陰曆八月初一,亦即七月大、八月小;但若採用北京地方平均時間,日月合朔發生在1978年9月2日23時55分,故陽曆9月2日是陰曆八月初一,亦即七月小、八月大。

古代中國並無現代時區概念,天文觀測及推算均在歷朝首都——即欽天監所在地——舉行。因此,筆者認為1978戊午年「七月小、八月大」較妥。

請問,農曆大小月是怎麼確定的?其規律是什麼?a518liguande 2018-05-22

懂八卦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