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授受不親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更加經典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動漫
  • 2022-11-12

男女授受不親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更加經典夢之緣文化 2022-07-19

“男女授受不親”是一句古話,意義是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其中寫道:“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也就說明根據當時禮教的規定,男性和女性之間是不能隨意接觸、交談的,不然就是不禮。其實“男女授受不親”後面還有一句話,可能這是多數朋友還不太清楚的,這次就為大家做個介紹,看看古人在男女之事上,到底有哪些講究。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和文化悠久綿長。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透過炎黃子孫的聰明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太多的文化財產。比如現今我們一直都在朗誦的唐詩宋詞、臨摹欣賞的書法繪畫等等。這些物質文化的璀璨也使得很多外國人慕名前來我國學習,這也是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底氣所在!

除卻這些物質文化外,其實古人的思想也是一種文化精髓。聖人孔子、莊子分別開創了儒、道兩家思想學派,受孔孟之道的深遠影響,華夏子孫更加的講究“忠孝仁智禮義信”。我們都知道中國是禮儀之邦,對於交際來講,中國人熱情、好客、大度,不拘小節,這在盛唐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當時周邊很多的小國家都來中國學習各種技術和文化,中國人從來沒有婉拒過。

而同時受儒道思想的薰陶,中國人的傳統意識和思想也是相當濃烈的。條條框框的禮教、男權女卑的不公思想,也誕生了出來。而對於禮教來說,古人的講究還是很多的。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男女授受不親”,其實說的就是古代保守的一些禮教。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大體含義。

“男女授受不親”這句俗語出自於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古代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是對男女交往的一種限制。尤其是古代女子,名聲是極為重要的。禮教限制女子與陌生男子交往和接觸,目的就是在保全女子的名譽。現今社會已經開放,這種保守的思想基本沒有了,小田記得小時候看同桌女生一眼,臉就羞成紅色,更別說碰手了。

其實與這句俗語相對應的還有下半句,同樣有道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句便是“嫂溺援之以手”。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出自於《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大體意思是說“嫂子如果落水了應該出手相救”,那兒這就與上一句的“男女授受不親”相矛盾了,那麼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呢?在當時保守的時代,孟子就與人爭辯過,原句如下:

淳于髡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淳于髡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大意為:淳于髡問:“那麼,假如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拉她嗎?”孟子說:“嫂嫂掉在水裡而不去拉,這簡直是豺狼!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拉她,這是通權達變。”淳于髡說:“現在整個天下都掉在水裡了,先生不去救援,這又是為什麼呢?”孟子說:“整個天下掉在水裡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在水裡,用手去拉就可以了——您難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嗎?

孟子的這番話其實也是在說世上萬事要講究變通,畢竟事無絕對嘛。孟子說:面對落水的嫂子,小叔子如果不出手相救那就是害命,是豺狼所為。這時候人命關天,況且又是嫂子,就不要顧及授受不親了。

古人的這兩句俗語,小田個人認為說得非常有道理。上一句的“男女授受不親”,我們在日常交際之中,其實應該做到男女有別,保持好分寸。畢竟有時身體上的一些接觸會讓人覺得尷尬。

久而久之,兩個人互生情愫,如果是已婚人士,這樣未免會影響到兩個家庭的幸福,在此小田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授受不親”;下半句的“嫂溺援之以手”,是告訴我們事無絕對,在面對身處困境的女子時,必須要出手相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女子倒黴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