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與石球為什麼會琢磨不透呢?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7-11

石獅與石球為什麼會琢磨不透呢?易書科技 2019-03-11

在湖北省鍾祥縣客店鄉元臺村五組退休幹部高濤家的一間約10平方米的廂房中,長出了一頭石獅。

60多歲的高濤說,這間房屋是他的前四輩老人修造的。由於當時感到很費力,沒有把地基上一塊小的石頭挖掉。350多年來,這塊石頭逐漸長成為長約360釐米、寬約230釐米、高約210釐米的大石獅,並且這具石獅仍在繼續長大。

這頭石獅還是當地的“義務天氣預報員”。一旦石獅身上“發汗”,就會下起雨來;如果“汗珠”滾流,則將有大暴風雨來臨。

為什麼這塊石頭會長大呢?並且還會預報天氣呢?人們未弄清原因。

貴州省蕙水縣雅羊鄉簡瓢村布依族村民羅大榮家,珍藏著一塊石頭。在其體積不變的情況下,重量競能上下增減2公斤。

這塊石頭呈橢圓形球體狀,軸長29。1釐米,短軸長25。9釐米,厚18。2釐米,周長88釐米。在羅大榮家當場測重,其結果是:11時13分,重為24。825公斤;11時43分和12時零8分兩次稱重均為22。825公斤;12時28分重量又升為23。875公斤。這塊石頭呈古銅色,其表面有一清晰可見的像穿山甲的鱗甲一樣大的圖案,七隻如同手掌但大小不一的圖案也明晰可見,還有兩個像馬蹄形的圖案相對稱。

這個石球的重量隨著時間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神農架山頂的“鬼市”

巍巍神農,雄偉奇麗。在這裡,不知隱藏著多少神奇誘人的自然奧秘,令人神往,令人驚歎。“鬼市”便是其中一道瑰麗的風景。

“鬼市”又叫“山市”、“山中蜃景”。清代的《興山縣誌》對神農架的“鬼市”有生動的記載:“神農山……為三邑(房縣、興山縣、巴東縣)界山,一名神農架。高塞,為三邑最幽深險阻,多猛獸,產白藥。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邑(興山縣)凜生陳宏慶經彩旗(今神農架林區本名鎮彩旗村),遠望神農積雪,詢之,土人云:山上常八月雨雪,至明年六月始清;又常六月飛霜。久雨初霽,峰巒隱現,有如城郭村落,相傳為山市;每歲元宵,中秋夜、除夕,時聞爆竹鼓角聲;又常見大人跡。”

在這段話裡,“神農山”即神農架的最高峰——海拔3105。4米的神農頂峰;“大人跡”即傳說中的“野人”的巨大足跡。《興山縣誌》中描述的詭譎奇異的“山市”,甚至在神農頂“時聞爆竹鼓角聲”,則給後世人留下了不解之謎。

那麼,何謂“山市”呢?《辭海》、《辭源》中都未收錄其名。在《漢語大詞典》中,“山市”被詮釋為“山中蜃景”,未予以詳細說明;在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山市》中,有這樣的記載“奐山(位於今山東淄博市)山市,邑人景之地也。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上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

可見,古人早已目睹過神農架“鬼市”的神采。自七八十年代以來,神農架以它撲朔迷離的野人、奇幻神秘的“怪光”蜚聲海內外。成群結隊的遊客帶著美麗的幻想踏進這片奇異的土地,更多的人們有幸目睹神農架“鬼市”的奇觀。人們在驚歎大自然美妙絕倫的同時,不禁從心靈深處發出這樣的疑問:“鬼市”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科學家告訴我們:正如“怪光”、“海市”等自然蜃景一樣,“鬼市”既不是所謂蛟龍、大蛤蜊之類的怪物噴雲吐氣而形成的,更不是什麼妖魔鬼怪故意製造的,而是一種奇特罕見的光學現象,它是大自然的傑作。當自然界的光線透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伴有全反射)時,在空中或地面上便會顯示出周圍的景物。這樣,人站在遠處,便能看到各種奇異的幻景。

此外,科學家們還按照不同影像的形態,將“蜃景”分為上現蜃景(正像)、下現蜃景(倒像)、側像蜃景(斜像)等多種;又根據海拔高低或地域的不同,將蜃景分為“山市”(即“鬼市”)、“海市”(即海市蜃樓)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市”多發生在海洋、海濱或沙漠之上;而“山市”則見於高山,尤其是名山之上,它比“海市”更復雜奇譎、變化多端。在高聳雲天的峭壁或峰巒綿延的山頂,人影憧憧、喧聲鼎騰,來去無蹤的“山市”讓人疑神疑鬼,所以在民間,人們稱“山市”為“鬼市”。

根據對現有資料的分析,科學家指出:神農架是我國自古至今發現“鬼市”的海拔最高區,也是“鬼市”的多發區。為什麼大自然獨獨偏愛神農架,將那麼多罕見的自然景觀都賦予了她?當我們自然而然地將“鬼市”與神農架的“野人”、“麒麟”、“怪光”以及奇洞異穴聯絡起來,我們便會越發被她無窮的魅力所吸引。

只是,按照物理學原理,“蜃景”應當有形無聲。然而,神農架的“鬼市”奇就奇在讓人有“時間爆竹鼓角聲”的聽聞。宋代歐陽修也親耳聽到“蜃景”中傳來“車馬人畜之聲”,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對這種有聲的蜃景,什麼時候才能解釋清楚?我們期待早日能夠解開這一自然之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