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的問題上,孔子曾有過這樣一些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菜越精緻...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08-21

在吃的問題上,孔子曾有過這樣一些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菜越精緻...89487588 2008-03-08

中國自古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由此看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的確是源遠流長,因此,民間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風味小吃和家常小菜,而且還有地方色彩:湘菜、川菜、粵菜等等,當然,也有乾隆時期皇家所享用的滿漢全席,它把全國各地的名菜聚於一桌,不但讓中國的菜出現大融合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團結了我們的民族,更加有利於民族的統一。由此可見,“吃”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一個寶貴遺產,一顆璀璨明珠!我們不但要繼承它,還要發揚它,讓吃走出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看東方,讓東方看中國!

在吃的問題上,孔子曾有過這樣一些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菜越精緻...onegame9 2008-03-23

或許城市的鋼筋混凝土讓你迷失了對古色古香、古韻遺風的依戀。或許城市的快節奏生活讓你有些機械麻木了。

古韻已經蒙上了灰塵,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變質變味的書。西遊被“大話”,三國被“水煮”。什麼《沙僧日記》、《八戒日記》更是鋪天蓋地,真像莊稼地裡發了蝗災。

單純善良的唐三藏被化為一個念念叨叨、滿身肥膘的大禿驢,而偶爾使點小聰明的八戒也化身為一個世故圓滑、滿肚子花花腸子的負心薄情郎。真不知道吳承恩本人看見這些變質變味的《西遊記》會有何看法?

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書也能暢銷。是年輕人愛求刺激,還是不滿於了原作?還是你們身上傳來的銅臭味,讓這些經典之著變質了。

孔子語:“臭惡不食”。

時隔兩千年,我們再來品味這句話,就能隱約看到它的光輝。

少看點這些變質變味的書吧,就像不食變質變味的東西,這些書,往往顯出作者內心的無知與市儈,將一些低階的、成人化的思想摻於書中,根本讓人無法品讀出原著作者想表達的懲惡揚善的思想。對於我們這些社會觀、人生觀還未形成的學生來講,這些書籍簡直是誤人子弟。

放下這些書,回頭看看《詩經》《唐詩》《宋詞》吧,它們不如那些書刺激,但好比深谷幽蘭,暗暗地、慢慢地散發著文化的芳香、只要用心去體會、感悟,一定能激起思想的火花。

別再讓詩意遠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