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的佛郎機炮特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0-06

火器的佛郎機炮特點網友baba943e858 2016-05-18

公元十一世紀,當火藥兵器在中國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時候,西方還不知道關於火藥的知識。二百年後,歐洲的學者,首先是阿拉伯人,透過翻譯阿拉伯人的著作,才知道了火藥。但火藥兵器則是透過戰爭傳入歐洲的。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阿拉伯人和歐洲的一些國家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在戰場上歐洲人開始接觸到火藥兵器,領略了它們的巨大威力。

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火藥和火藥兵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新的火藥兵器——佛郎機。佛郎機與其在中國故鄉的原型,也就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著名的火銃相比,在構造上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主要具有了以下幾點優越性:1.採取了母銃和子銃的結構。母銃是炮筒,大型佛郎機的炮筒長達五至六尺,其優點是彈丸射出的初速大,射程遠,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子銃實際上是一枚小火銃,一般備五至九個,事先或輪流裝填彈藥備用。使用時,先把一枚子銃裝入母銃的裝彈室中,發射完後便將空子銃退出,換裝另一枚子銃。因為子銃可以輪番裝換,減少了現場裝填彈藥的時間,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2.裝彈室加大。佛郎機的裝彈室一般佔母銃全長的四分之一,寬度相當於口徑的二至三倍,敞口較大,便於子銃的安放。3.管壁厚,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和強度,保證了彈藥發射時的自身安全。4.裝有瞄準具,配有準星、照門等裝置,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5.增設了兩側的炮耳,佛郎機的後部都加設了炮耳,從而可將炮身置於座架上。炮耳可以轉動,使火炮的射擊角度得以俯仰調整,控制射程並提高命中率。也有的佛郎機是在炮身下部安一個尖長的插銷,或是在尾部安有導向管和尾柄,透過插銷可將炮身安裝在炮架上;控制導向管和尾柄,能將炮身左右旋轉,調整射擊角度,擴大射擊範圍。

佛郎機的作用和威力如此之大,且明顯優越於中國傳統的火銃,這些情況引起了明朝官員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葡萄牙派五艘武裝艦船駛至廣東珠江口外,企圖以武力為後盾,佔據廣東一島嶼。遭拒絕後即開炮轟擊守軍,當葡艦侵入廣東新會西草灣時,被當地守軍擊敗,繳獲兩艘艦船和船上火炮二十餘門,按其國名將船上之炮稱為“佛郎機”。當地官員將這些新式火炮獻給明朝政府,同時上書朝廷,建議仿製,以改善明軍武器裝備。當時的明世宗立刻同意了這一奏議。嘉靖二年,原擔任過廣東白沙巡檢,與葡萄牙人有過多次接觸,熟知佛郎機效能的明朝地方官員何儒,帶領有豐富經驗的廣東工匠奉詔到南京,在當時裝置精良的火器製造處操江衙門開始了佛郎機的仿製。嘉靖三年四月,第一批三十二門大樣佛郎機仿製成功。《大明會典·火器》中詳細記載了這批佛郎機的情況,它們全部用黃銅鑄成,每件重約三百斤,母銃長二點八五尺,另配四個子銃,可分別裝填火藥,輪流發射。這是中國仿製的第一批佛郎機,因至今未見實物出土,所以具體形制不詳,但從長度和重量看,應是一種短而粗的火炮。

緊接著,明朝又陸續仿製了數量更大、形制更多的各式佛郎機,裝備北方及沿海部隊,使明朝守邊的戰鬥力大大加強。 明朝仿製佛郎機的機構主要是軍器局和兵仗局,他們在組織工匠仿製的過程中,除保留和吸收國外佛郎機的優點長處外,還作了許多新的革新和改進,使之更適於明軍各種條件下實戰的需要,明代仿製佛郎機的情況,在《明會典》和戚繼光兵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中有詳細的記載。《明會典》記仿製的佛郎機有大樣、中樣、小樣三種。前面提到嘉靖二年生產的第一批重約三百斤的佛郎機,就屬大樣佛郎機。出土實物中還見有五件中樣佛郎機,長二十九點三至二十九點五釐米,口徑二點六至二點七釐米,顯然是按照統一規格製造的,精密度也已相當高。小樣佛郎機的製品較多,出土實物也很豐富,一九八四年河北省撫寧縣城子峪長城敵樓內發現小樣佛郎機的三件母銃和二十四件子銃,可以組成三套完整的佛郎機子母銃。從器身銘文可知,它們是嘉靖二十四年按統一標準和規格製造,於隆慶四年(一五七〇年)運至城子峪段長城,供守城士兵使用的。

火器的佛郎機炮特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