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退為進,創造機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17

如何以退為進,創造機遇?易書科技 2019-02-01

退是為了進,因為前面無路,再不能前進,就退一下,另找路徑,或繞個圈子繼續前進,良機即降臨也!

機遇意味著進取、擴充、膨脹,機遇的方向是向上、向前和向外。總之,機遇容易給人錯覺,以為不斷擴充套件,勇往直前才是機遇。其實,在適當時候退一下,停一下,暫時改變方向變為向下、向後和向內,也未嘗不是機遇。

在軍事上,退是一種戰術,通常是詐敗退卻,令敵人驕縱輕敵,墮入己方預設的陷阱之中。退也是一種戰略,己方的軍事實力不足以和對方抗衡,就避開對方的鋒芒,採取忍讓的政策,爭取機遇去壯大實力,等待時機再和對方周旋。劉邦接受項羽的封贈,退居漢中,秘密練軍,便是善用退的戰略。等到實力壯大之後,從陳倉出兵,幾經戰陣,最後逼令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最後統一天下,建立漢朝。

在商業上,適時的退卻,也是企業營運的重要手段。退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保留實力。在形勢不明朗時忍耐一會,不急進;在經濟蕭條時,業務作必要的收縮,保證能渡過難關,到經濟復甦時,再擴大投資。

怎樣在逆境中保留實力,是企業家一項挑戰。在順境時,擁有鉅額資金,收購這個,收購那個,何等意氣風發。順境中能攻,固然要講究眼光和魄力;同樣地,在逆境中能守,也需講究眼光和魄力。能攻能守,才稱得上商業的全才。

要攻而獲利,需要準確的形勢分析,掌握有利時機;要退而能保留實力,也得靠準確的形勢分析。

李嘉誠投資地產,能攻能守,對攻守時機判斷準確,已為業內公認。且看他在1982年股市地產陷入低潮之前,怎樣評估形勢,做出暫退的部署。

1982年到1984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對香港造成嚴重的衝擊,工業衰退,股市暴跌,地產也一落千丈。結果,令投資地產者蒙受鉅額的損失。

與此相反,李的長江公司則採取穩健政策,暫時退卻,結果安然度過這次經濟危機,這得靠李嘉誠對形勢的判斷,獨具慧眼,預見到地產業面臨世界經濟衰退和長期利息高漲的壓力,1982年將會大幅向下調整,並據此做出暫退的部署。

《李嘉誠成功之道》一書這樣寫道:“他一旦發覺形勢不妙,就從1980年開始,一方面儘量減少、甚至停止直接購入地皮;另一方面加速物業發展,儘快出售。”目的是令“各個公司的負債日益減少,現金充足,以應付任何意外的風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