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雪花為什麼形態千差萬別?

  • 作者:由 死 發表于 文化
  • 2023-01-01

各地的雪花為什麼形態千差萬別?40℃柏拉圖2008.06.11 回答

雪花是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說法。雪花多麼美麗而輕盈呀!我越來越喜歡雪花了,如果能夠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皚皚,綠樹披銀裝,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趣事。

“瑞雪兆豐年”是我國廣為流傳的農諺。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所以又有一句農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雪的作用很廣,但雪對人類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裡,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於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餵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所以農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雪花不會自己憑空產生,它必須依託同溫層以下空氣中一顆顆肉眼看不到的微塵粒子做晶核,水蒸氣的水分子在冷空氣作用下圍著它一層又一層地凝結,晶核就從中央向外長大。形成一顆雪晶體大約要用5分鐘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造雪環境中的氣流始終升降浮沉,動盪不定,但水蒸氣必須保持等量作用於晶核的周邊。空中雲層的厚度、溼度、溫度對雪花的形態有極大的影響,星形雪花的形成要求較大的溼度,而溼度較小的雲層易於形成片狀、粉末狀雪花。其實雪花的個體是極其微小的,直徑在0。5-3mm之間,5000顆雪花放在精密天平上才不過1克,在顯微鏡下觀察非常美麗。普通水的水質取決於重水含量,含量高水質差,相反水質較好,通常情況下7千克水含有1克重水,而7千克雪水只含0。25克重水,可見雪水生化效能要好得多。雪水豐足,開春麥田就長得好。春耕浸泡種子時,重水比例大發芽率低,如果用雪水浸溼種子就如魚得水了。

雲層是雪花孕育的地方,雪花產生於雲層中的這些小晶核,晶核生長的形狀有三種趨勢:長而細的六稜柱形晶柱、兩頭尖尖有如一根針的晶針和很薄的六邊形晶片。如果它們周圍的水氣濃度較低,冰晶的增長就很慢,而且各邊均勻增長;如果周圍水氣濃度較大,那麼增長過程中不僅體積會增大,形狀也會改變,最常見的就是天空中飄落的六邊形雪花。為什麼都傾向於六邊形呢?原來冰晶增長時要消耗附近的水氣,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氣越稀薄,稍遠處的水氣自然過來補充,它們首先遇到的就是正在向前伸展的尖角,於是,各個尖角迅速加長,逐漸成為樹枝狀。同樣原因,這些“樹枝”上又長出新小枝杈,週而復始就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六邊形雪花。形成雪花之前的冰晶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位於底面上的正六邊形和側面長方體的晶體生長速度出現差異,形狀也相應發生變化,比如氣溫會給結晶的表面帶來微妙變化,接近0°C度時底面水平擴充套件成六邊形,-5°C時形成針狀,降到-5~-10°C時側面上開始生成正六稜柱體及側面鏤空的六稜柱體,-15°C時形成樹枝狀,在降至-10~-21°C時,正六邊形又開始擴充套件,繼而再生成六稜柱體。

周圍水蒸氣含量較少時,生成過程也較慢,而且不易出現複雜形狀。相反,水蒸氣含量越大,生成速度越快形狀也越複雜。被人們稱做“雪花”的樹枝狀雪晶往往生成於-15°C左右、含有大量水蒸氣的環境中。儘管晶體的形成速度取決於溫度及水蒸氣濃度,但空氣中的其他氣體也會影響它的形成。實驗表明,在只有水蒸氣的真空空間裡形成的冰晶幾乎都有單三稜柱體,而在天空中形成的晶體則呈現針狀和六稜柱形狀。經過計算機計算可以再現冰晶向六個方向延伸的形狀,而中途分*,呈現樹枝狀的原因卻始終無法解釋,如照片所示,美妙無比的點對稱的分枝方式,其產生機理,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

各地的雪花為什麼形態千差萬別?'Si|eNc.ê2008.06.10 回答

環境

各地的雪花為什麼形態千差萬別?2008.06.10 回答

各地溫度和溼度的不同,使雪花的結晶發生細微的改變。

各地的雪花為什麼形態千差萬別?1種相濡以沫。2008.06.10 回答

人都有笨毛,豬有雄雌。何況雪花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