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晉書陶淵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2-27

文言文晉書陶淵明漢匠文化 2022-10-14

1。 文言文《晉書 陶潛傳》閱讀

原文: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知

偃兆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譯文: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於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於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麼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以此為號。清閒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的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本 *** 喝酒,可是家裡窮不能一直得到。親朋故舊知道這樣,有時就置辦酒招他過來,他去飲酒一定會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後回去,一點也不收斂情緒。家裡四壁空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十分破爛,盛飯的容器經常空著,也不在意。經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能顯示自己的志向,不計較得失,用這來結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這樣,當世人說是實錄。(是不是缺了點?)

偃兆因為他親人年邁家裡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於是得了瘦弱的病。

又做鎮軍、建威參軍,對親朋說:“想做個文官,來掙些補貼家用的錢(意譯)。”管這些事的人聽說了,任用他 為彭澤令。在縣裡,公田全部命令種秫谷(可釀酒),說:“讓我一直醉酒就夠了。”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於是命令 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米。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郡裡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於是作了《歸去來》。

2。 翻譯文言文《晉書》

陶潛,字元亮,年輕的時候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於寫作。

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以真性情而高興。曾寫作《五柳先生傳》說:“看我所住的環境,不能擋風遮陽。

穿著簡陋,經常沒有吃喝,又怎麼樣呢。”他自己這麼說,當時的人也這樣說。

當有親朋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覺 。

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誦。他不懂音樂,卻有一張素琴,弦也不調音,每當朋友們來喝酒。

就彈琴唱歌,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何必要有琴的聲音呢?”。

3。 文言文:陶潛傳《晉書》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陶潛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

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

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

(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計程車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

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

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

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

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

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

(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

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

經過劉裕的“以身範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諡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

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

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

他嘆道:“我豈能為五十鬥米向鄉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職。

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

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裡,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

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灸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

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

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慄裡(今星子溫泉慄裡陶村),生活較為困難。

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

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簷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

4。 文言文陶潛撫琴《晉書》意思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

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

復為鎮軍、建威參軍,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

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

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頃之,徵著作郎,不就。既絕州郡覲謁,未嘗有所造詣,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遊觀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臨州,甚欽遲之,至於酒米乏絕,亦時相贍。其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

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僕。

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並行於世。(節選自《晉書•隱逸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學善屬文屬:連線,連綴,引申為寫作 B。亦時相贍贍:贍養老人 C。未嘗有所造詣造詣:學問技藝達到的程度 D。而畜素琴一張畜:蓄養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 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遊觀而已。

非謝家之寶樹 C。 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D。 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6、下面對文章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陶潛自幼就懷有高尚的品格,博學善文,受到鄉鄰的重視。B、陶潛筆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為及處境是他自己的寫照。

C、為了有隱居之資,陶潛先後擔任了祭酒、參軍、縣令等職位。D、陶潛簡慢自尊,因為不願束帶拜見都郵,隱居不仕,寫下《歸去來兮辭》。

7、將下列從文言文閱讀文段和課文中選出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分) (2)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3分)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4分) 【參考答案】4、A(B贍:供給,C造詣:去(的地方)D畜:存,儲存)5、C(於是,就。

A介詞,為了/語氣詞,呢。B動詞,到/助詞,的。

D連詞,來/因為,)6、C(“為了有隱居之資”錯誤)7、(1)先生不知道是哪裡人(什麼地方的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就用它作為自己的號(或所以就以此為號)(何許、以為,各1分,大意1分) (2)因為他親人年邁家裡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不久)就自己辭職回家了。

(親、堪、解歸,各1分) (3)年老時志氣應更加旺盛,怎麼能在白髮蒼蒼是改變心志;處境艱難應更加堅定,不能拋棄遠大的志向。(益、移、窮、墜,各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

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於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於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

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哪裡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就用它作為自己的號(或所以就以此為號)。清閒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

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的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本 *** 喝酒,可是家裡窮不能一直得到。

親朋故舊知道這樣,有時就置辦酒招他過來,他去飲酒一定會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後回去,一點也不收斂情緒。

家裡四壁空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十分破爛,盛飯的容器經常空著,也不在意。經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能顯示自己的志向,不計較得失,用這來結束自己一生。”

他的自序是這樣,當世人說是實錄。 因為他親人年邁家裡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

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辭職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於是得了瘦弱的病。

又做鎮軍、建威參軍,彭澤令。在縣裡,公田全部命令種秫谷,說:“讓我一直醉酒就夠了。”

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郡裡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彎腰,小心謹慎的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於是作了《歸去來》。

不久,被徵召做著作郎。

5。 【幫忙找一下(關於文言文滴)『桃花源記』『陋室銘』『愛蓮說』『

1。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人,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山水田園派創始人。後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太元:公元376~396年,晉孝武帝年號。 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的第二個年號,共計21年。 武陵:晉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一帶。 緣:循,沿著。 落英:墜落的花瓣 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異:驚異,詫異。這裡的意思是“對……感到詫異”。 窮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窮,盡。 才:僅。 才通人:僅容一人透過。 豁然:一下子 開朗:開闊而明亮 曠:空闊,寬闊。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南北小路叫阡,東西小路叫陌。 雞犬相聞:(村落間)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著:穿著 悉:全都。 黃髮:黃色的頭髮,舊說是長壽的象徵。這裡借指老人。 垂髫(tiáo):借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 鹹:都。訊:訊息。 邑人:同縣的人 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間隔:隔絕,不同音信。 乃:竟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為具言: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 為:對,向。 具:同“俱”,完全,詳盡。 延:邀請。 語云:對(他)說。“語”後面省略了代漁人的“之”字或告訴 既:已經,以後 便扶向路:就沿著原來的路(回去)。 扶:沿著、順著。 向:原先。 處處志之,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詣:拜見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劉子驥:名驎(lín)之,《晉書》隱逸傳》裡說他“好遊山澤”。 規:計劃,打算。 未果:沒有實現 尋:隨即,不久。 遂:終於 問津:問路,訪求。津,渡口。 落英繽紛:落花繁多的樣子。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的不真切。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要:同“邀”邀請 說如此:說明了像這種情況 問訊:打聽訊息 從來:從……地方來編輯本段古今異義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多指植物);今義:滋味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四通八達;今義:各種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時間或空間的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 ;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問津指探訪。 今義:口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局外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彷彿(古義:隱隱約約;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編輯本段詞類活用 異: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 感到詫異。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形容詞用作動詞, 窮盡,走到盡頭。 焉:兼詞,“於之”,即“從這裡”。 志:用符號做標記,動詞。 未果,果:名詞作動詞,實現編輯本段一詞多義 舍:捨棄 便舍船 房子 屋舍儼然 尋:尋找 尋向所志 不久 尋病終 志:做標記 處處志之 做的標記 尋向所志 向:以前 尋向所志 對著 眈眈相向編輯本段多詞一義 文中出現了三對詞都是一個意思,這種詞類叫做多詞一義。有:‘便要還家“,“要”(通假字)和”餘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請“的意思;”緣溪行”,“緣”與“便扶向路”,“扶”都是“沿著”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鹹來問訊”,“鹹”,還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為外人道也”,“道”與“此中人語云”,“語”都是“說”的意思編輯本段同義詞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嘆惋 3)鹹:鹹來問訊 4)並:並怡然自樂 沿————1)緣:緣溪行 2)扶:便扶向路編輯本段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應為“小口彷彿若有光”,承前而省略主語)。 2。便舍船,從口入。(句前省略主語“漁人”)。 3。初極狹,才通人。(句前省略主語“山洞”)。 4。問所從來。(應為“問之所從來”,省略賓語)。 5。便要還家。(應為“便要之還家”,省略賓語)。編輯本段文中衍生出來的成語 世外桃源 成語典故: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成語出處: 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成語例句: 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豁然開朗 成語典故: 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成語出處: 晉·陶潛《桃花源記》:“極初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成語例句: 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怡然自樂 成語典故: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 晉·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

6。 陶淵明 古文翻譯

《晉書·陶潛傳》 原文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

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

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

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辭》。其辭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來迎,稚子侯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觚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而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而流憩,時翹首而遐觀。

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其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餘以春暮,將有事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晨以孤往,或植杖而芸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而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頃之,徵著作郎,不就。既絕州郡覲謁,其鄉親張野及周旋人羊松齡、寵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雖不識主人,亦欣然無忤,酣醉便反。

未嘗有所造詣,所之唯至田舍及廬山遊觀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臨州,甚欽遲之,後自造焉。

潛稱疾不見,既而語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閒,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王公紆軫為榮邪!夫謬以不賢,此劉公幹所以招謗君子,其罪不細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當往廬山,乃遣其故人龐通之等齎酒,先於半道要之。

潛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進。弘乃出與相見,遂歡宴窮日。

潛無履,弘顧左右為之造履。左右請履度,潛便於坐申腳令度焉。

弘要之還州,問其所乘,答雲:“素有腳疾,向乘藍輿,亦足自反。”乃令一門生二兒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賞適,不覺其有羨於華軒也。

弘後欲見,輒於林澤間候之。至於酒米乏絕,亦時相贍。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

又不營生業,家務悉委之兒僕。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嘗言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並行於世。

史臣曰:君子之行殊途,顯晦之謂也。出則允釐庶政,以道濟時;處則振拔囂埃,以卑自牧。

詳求厥義,其來夐矣。公和之居窟室,裳唯編草,誡叔夜而凝神鑑;威輦之處叢祠,衣無全帛,對子荊而陳貞則:並滅景而弗追,柳禽、尚平之流亞。

夏統遠邇稱其孝友,宗黨高其諒直,歌《小海》之曲。則伍胥猶存;固貞石之心,則公閭尤愧,時幸洛濱之觀,信乎茲言。

宋纖幼懷遠操,清規映拔,楊宣頌其畫象,馬岌嘆其人龍,玄虛之號,實期為美。餘之數子,或移病而去官,或著論而矯俗,或箕踞而對時人,或弋釣而棲衡泌,含和隱璞,乘道匿輝,不屈其志,激清風於來葉者矣。

贊曰:厚秩招累,脩名順欲。確乎群士,超然絕俗。

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註釋 1。環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簡陋。

2。晏如:安然自如的樣子。 3。適:滿足。

4。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 5。畜:同“蓄”。

6。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徽既琴絃音位的標誌。 7:仁真:放任率真。

8:羸:瘦弱。 9:簡貴:怠慢權貴。

10:白:告訴。 11: 羈 : 拘謹 譯文 陶潛(陶淵明),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

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於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於真性情,被鄉里鄰居所看重。

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麼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以此為號。清閒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

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的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本 *** 喝酒,可是家裡窮不能經常得到。

親朋故舊知道這樣,有時就置辦酒招他過來,他去飲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