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 秋窗風雨夕 的翻譯

  • 作者:由 EthEr。 發表于 文化
  • 2023-01-17

誰有 秋窗風雨夕 的翻譯絶蝂☞妖姬☜2008.03.19 回答

林黛玉的秋窗風雨夕——曹雪芹

秋花慘淡秋草黃, 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 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 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問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 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人, 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 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 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 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 已教淚灑窗紗溼。

【詩詞鑑賞】

第四十五回寫到黛玉值秋分時節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變天,漸漸昏黑,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黛玉悽悽涼涼地拿起一本《樂府雜稿》來讀,看了其中?《秋閨怨》、《別離怨》之類的詩,不覺心有所感,於是摹擬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調寫成《代別離》(代為擬作之意)一首,名之為《秋窗風雨夕》。

這是一篇樂府體詩,詩題《秋窗風雨夕》恰與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題目對仗,而且是“反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寫的是作者在溫馨恬謐的春夜裡的綿綿情思,只有一點淡淡的哀愁和悵惘;而

誰有 秋窗風雨夕 的翻譯笑問天2008.03.19 回答

這是一篇樂府體詩,所講的是悽風苦雨的秋夜,一個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涼的情緒如濃重的暗夜壓在她的心頭。這個猶如嬌花嫩草的少女,孤單寂寞地住在瀟湘館裡,聽著暗夜中淅淅瀝瀝的雨點敲打著窗欞,想著自己淒涼的身世和未來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斷肝腸。對黛玉將來因悲愁淚盡而死,《秋窗風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鋪墊。

文中用了十五個“秋”字,著力渲染了秋天肅殺、悽苦的氣氛。如果聯絡全書其它詩詞來理解,這個“秋”字還應有它更深的含意。“起身推枕正徘徊”,“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大概就是中國古代文人遙念佳人慣用的情緒意境,以抒發“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式的千古浩嘆。而這裡,林黛玉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她的情感流露。一系列秋風秋雨籠罩下的神傷意象,一聲聲如泣如訴的慢板,都是言為心志,猛然噴薄而出。如果我們探討現代詩歌朦朧美的基本範疇並與之相比較,林黛玉的構思是用密集的“秋情”的意象群來宣示她所處時代的命運感傷。當然,亞里士多德認為的文學是對人的心靈的淨化,至少可以說在那個封閉的封建時代,中國的林黛玉得到了心理上某種程度的平衡。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兩句開頭,讓我們首先身處她的瀟瀟秋風雨、青燈光熒熒的藝術氛圍,在真實存在的秋風秋雨的震顫之中去領略時空壓榨下的孤獨。因為,大多數人在秋情的意象表述上傾向於落花飄香,秋風瑟索。林黛玉揮開詞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幅幅具有普遍情思蘊涵的秋思圖,人們理所當然會被這些高度特徵化的它們暗暗傾倒。“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寒窗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林妹妹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充滿愁緒視點的院落。“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瀰漫的愁緒從秋院裡延伸到詩人的閨閣,這種曲折延綿的表達手法在樂府詩歌是比較常見的,疏竹和寒窗的組合運用,就是明證。因此作品透視出來的更多的卻是古典的朦朧的意識美。“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以淚相拋,雖然很無奈,但又不失抗爭的心態。作為一位禮教森嚴社會里的弱女子,她的憂鬱與落寞此時只能是一次次熱淚的洗禮,而且,她有她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方式,既可達到一種宣洩後的平靜,又可得到善良人們的同情與共鳴。文學欣賞的個體,當採用靈活性和差異性的批評手段去俯視現實命運下的林黛玉時,可能會不約而同想起她的孤傲、清高的品質特徵。

整篇作品感情起伏的幅度不大,又有些跳躍的思維的流程。作品的結構、語言,乃至於虛實的結合點上,一氣呵成,給人一種玲瓏剔透、風行水上的審美感受。《秋窗風雨夕》與張若虛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較,後者比前者更多飛馳著瑰麗想象的意識流,而且蘊涵著天人合一,人生渺小,宇宙無窮的哲學追問。前者較多運用了樂府詩的現實主義的白描手法,連續使用十個“秋”字。亦不乏浪漫想象的自由,一如淚燭搖搖的“牽愁照恨”。林黛玉精神世界的困窘,完全可以從這篇歌行體的詩作中緩緩浮現。她的自主審視和近乎客觀的傾訴相結合,賦予作品震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可以說是她身處時空的穿梭。在人生無法迴避的那個黃昏,導引著林黛玉在混沌與醒悟中的超越與期待。其沉鬱的基調,同樣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自己複雜的內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