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怎麼來的?成語的由來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2-11-18

成語是怎麼來的?成語的由來是什麼?天上有云0065 2013-11-15

成語的數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語成語小詞典》就收有成語三千多條,實際上當然還有許多成語沒有收進去,成語實有的數目,一定比這本小詞典中所收的多得多。這些成語是怎樣產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歷史事實 有些成語是從歷史事實來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歷史事件,概括為成語的;有的是擷取或改易歷史裡的著名文句為成語的。這裡先舉幾個由歷史事實而來的成語: (A)完璧歸趙《史記·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候,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一塊璧玉,秦國的國君昭王寫信給趙王,說他願意給趙王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玉,趙國比秦國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話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到秦國去處理這件事。他臨走的時候說“如果秦國把十五座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玉給秦國,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絲毫無缺地歸回趙國《(史記》的原文是 完璧歸趙。)”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璧玉獻給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並沒有真給趙國十五座城的意思,於是很機智地編造理由,從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來,偷偷地讓隨從人員送回趙國。後來人們用“完璧歸趙”這四個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動地歸還物主。這四個字也就成了成語。 (B)擢髮難數《史記。 範睢列傳》記載:戰國時候,秦國的宰相範睢(魏人)責問他的仇人魏國的中大夫須賈說:“你知道你的罪過有多少嗎?”須賈說:“拔我一根頭髮記載我一件罪過,頭髮還不夠用的。”(《史記》的原文是“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後來就用“擢髮難數”比喻罪惡之多,數不勝數。“擢髮難數”也就成為成語了。 以上這兩個來自歷史事實的成語“完璧歸趙”、“擢髮難數”都是截用或改易史書中文句而成的。這種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數量不很多。成語中的“投筆從戎”、“退避三舍”、“唇亡齒寒”、“一鼓作氣”、“門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歷史事實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語是由前人的故事來的,這類故事也是確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歷史上不是很重要的。這類成語有的比較有風趣,有的有比較好的修辭效果,所以也被人們廣泛地使用。現在舉幾個例子,並說明它們的來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畫家叫文同,字與可,擅長畫竹。當時有位文學家晁補之作詩說:“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個廣泛使用的成語,用它來稱讚處理事情很有定見有把握的人。 (B)滿城風雨宋朝謝無逸嘗問潘大臨近來有沒有作詩。潘大臨寫給他一封回信說:秋天以來的景物,樣樣都是好詩句。昨天清閒地躺著,聽到樹林子裡響起風雨聲,我高興地起來,在牆上寫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我繳納租賦的人來了,於是大為敗興,只有這一句寄給你。後來“滿城風雨”這四個字就成了廣泛使用的成語,比喻對新發生的某一件事許多人都在到處議論。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門可羅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來的成語。 (3)寓言傳說 古書裡邊也有些含議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語的來源。這類成語,往往有教訓或諷喻的意味。現在舉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A)杞人憂天《列子·天瑞》說:“周朝時候,杞國有一個人怕天崩地墜,自身無處寄託,因此連睡覺吃飯都沒有心思了。”後來就把“杞人憂天”用為成語,比喻毫無必要的憂慮。 (B)邯鄲學步《莊子·秋水》說:“燕國壽陵地方有一個青年,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去學走路(趙國人善於走路)。他沒有把本領學到手,反而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丟掉了,只好用兩隻手爬著回家。”後來把“邯鄲學步”用為成語,比喻摹仿別人不到家,反而連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 (C)掩耳盜鈴《呂氏春秋。自知》有一個故事說: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隻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淮南子·說山訓》也有這個故事。成語 “掩耳盜鈴”就是這樣來的,只是把“鍾”改為“鈴”了。這個成語比喻騙人的人所用的辦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卻以為能騙得了人。成語裡邊還有一個“掩目捕雀 ”,出於《三國志·陳琳傳》,跟“掩耳盜鈴”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眾基礎較差,使用的人比較少。 由寓言故事來的成語,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語裡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語句而不作改動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見宋朝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並不在飲酒上,而在於賞玩這裡的山水。後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為成語,表示“別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見宋朝文學家蘇軾的《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來是純粹寫景的文句,後代用為成語,比喻真實的情況終於顯露出來。 (C)更上一層樓成語不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裡的語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詩句的“更上一層樓”就是處於唐朝詩人王之煥的《登鸛雀樓》詩。原詩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上一層樓”這個成語,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礎上更加提高,更為擴大之類的意思。 成語裡面的“ 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筆成章”、“一鳴驚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語句。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比較大。偶然被人們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顯地具有成語的特點,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語,而只能認為那是引語。可是如果後來時常有人使用它,群眾逐漸對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語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語句 有些成語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語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語句略加改變,然後使用的。截用或改變的原因,主要是為了使其符合成語的結構形式。(參閱前文《成語的四字性》)例如: (A)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篇裡有兩句話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後人從這兩句話裡,取出“捨生取義”這四個字作為成語,表示為了維護正義不惜犧牲生命的崇高品質。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裡有幾句話是“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雖然有天下容易生長的東西,但是曬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沒有能生長成的。)後人從這幾句話裡摘出“一曝十寒”四個字用為成語,比喻一個人沒有恆心,努力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 (C)一毛不拔《孟子·盡心》上篇裡有一句話是:“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是:楊子極端自私,即使從他身上取下一根細微的毛髮就能夠有利於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幹的。)後人把這句話裡的“拔一毛不為”改成“一毛不拔”四個字,作為成語,形容極端自私和非常吝嗇的人。 (D)近水樓臺宋朝蘇麟有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後來截用“近水樓臺”四個字為成語,比喻在條件便利的情況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處。 成語裡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長”、“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屬於這一類。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也比較大。 (6)人民群眾用過的精煉片語 談到成語的來源,人們總會先想到上邊所說的那些所謂有出處的成語。其實在成語裡邊佔比重較大的,還是那些現在已經找不到真正原始出處的成語,這類成語,絕大部分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和生活氣息。例如:“大海撈針”、“指桑罵槐”、“另起爐灶”、“三三兩兩”、“大刀闊斧”、“囫圇吞棗”等等。這類成語,因為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都比較好,所以歷來就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而且不僅使用於書面上,也使用於口語中,甚至很早就使用於口語中。如果有人在古書中看到了這類成語,認為某書的作者就是這個成語的創作者,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見於宋人語錄裡邊的一些成語,見於元人雜劇裡邊的一些成語,未必就是產生於宋朝或元朝,可能都還早。 (7)諺語俗語 有些成語,在兩三千年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寫在書裡。雖然用的是文言,看起來很典雅,其實本來是群眾口頭中使用的諺語或俗語。例如,“亡羊補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為什麼知道這些成語本來是諺語或俗語呢?因為使用這些成語的古人,在古書裡邊已經說了。如:《戰國策·楚策》說:“臣聞鄙語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是:養在羊圈裡的羊跑掉了,趕快把圈修補起來,免得別的羊再跑掉,也還不算晚。)曹丕《典論·論文》說:“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語說,家裡有一把破掃帚,自己以為寶貴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當”或“當做”。)《史記·白起王剪傳》說:“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謂鄙語、里語或諺語、俗諺,就是民間的諺語或俗語的意思。實則有些來自諺語或俗語的成語,在古書上,也還有並不一定標明是“ 里語”、“鄙語”的。 另外還有些諺語和俗語,從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語那樣整齊典雅,很明顯是人民大眾的口語。可是因為它們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達效果,因此廣泛地被人們所使用,也成了成語。例如“牛頭不對馬嘴”、“坐山觀虎鬥”、“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烏鴉一般黑”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8)外來的成語 我們使用的成語,也有來自外國的。例如魏、晉、六朝、隋、唐時候,我國翻譯了不少流行於西域和印度的佛經。佛經裡邊的語句和典故,不少從早就成了我國的成語。例如:“一塵不染”、“現身說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議”、“不即不離”、“回頭是岸”皆是。明、清以來,我國跟西洋各國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漢文譯本中的精煉語句,有的也就變成了我國人使用的成語。例如:“時者金也”、“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舊瓶裝新酒”、“火中取栗”、“新陳代謝”、“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拿原則來做交易”、“按勞取酬 ”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語 前邊說過,成語是固定片語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隨便改變。但是有時候為了表達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換一兩個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這種改造的成語,表達的效果往往比較強,因為把成語改了一兩個字,特別能引起讀者的注意。這種辦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極則反”這個成語出於《鶡冠子·環流篇》。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極點,一定要轉到它的反面。後代有人把它改為“物極必反”,就覺得更為肯定有力。南北朝時,北周有名的文學家瘐信作《哀江南賦》就把這的成語改為“物極不反”,表達他那無可奈何的憤慨情緒。又如“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出於《孟子·公孫丑》,意思是說用力小而效果大。後來有人把這個成語裡的“半”、“倍”兩個字的位置一換,改為“事倍功半”,來說明工作費勁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這樣使用成語的例子比較少。現在我們進入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識的錯誤性和侷限性,顯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語加以改造而表達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較多了。例如把“欲速則不達”改為“欲速必達”;把“一舉兩得”改為“一舉三得”、“一舉多得”;把“一箭雙鵰”改為“一箭三雕”、 “一箭多雕”;把“知難而退”改為“知難而進”等等。 時代已經改變了。生活在新社會不同於生活在舊社會,人們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舊的清規戒律,已經不能拘束我們了,有一部分舊成語的內容,顯然不適合於今天的社會。譬如具有共產主義風格,敢於蔑視困難,敢於勝利的人們,絕不會“知難而退”。新成語“知難而進”的產生,是很自然的。這也可以算是化消極為積極,同時也收到了“古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語 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大都是兩三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或陸續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根據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地產生。全國解放以來,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就產生了許許多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新成語,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陳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爭 力爭上游 百花齊放 勤儉持家 修舊利廢 上山下鄉 勤學苦練 只爭朝夕 化廢為寶 比學趕幫超 全國一盤棋 等等。同時,也產生了少量具有批評性的新成語,例如:“縮手縮腳”、“少慢差費”。這類新成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含有積極意義。所以產生以後,立刻就不脛而走,為各階層的廣大人民群眾所喜用。 以上列舉的十項,是成語的主要來源,也是成語較大的類別。

成語是怎麼來的?成語的由來是什麼?天水之葉 2013-11-16

由來

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如“五十步笑百步”、“閉門羹”、“莫須有”、“欲速則不達”、“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係,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

成語是怎麼來的?成語的由來是什麼?萬知人 2011-04-02

成語大都有一定的出處。如“狐假虎威”出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於《燕策》,“畫蛇添足”出於《齊策》,“刻舟求劍”出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鵰”出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出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於擷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朴子·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列舉。其他採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乾”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裡常說的一些四字習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裡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同。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出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都是。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係 成語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闢的固定片語或短語。成語多由四個字組成,但也有三個字或四個字以上的。成語的來源有五個方面:一是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和精衛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和狐假虎威;三是歷史故事,如負荊請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和青出於藍;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和火中取栗。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片語,還有來自人民口裡常說的習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棟”、“虎踞龍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裡佔有一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一個特點。

成語是怎麼來的?成語的由來是什麼?追風☆幻影 2011-04-02

成語的數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語成語小詞典》就收有成語三千多條,實際上當然還有許多成語沒有收進去,成語實有的數目,一定比這本小詞典中所收的多得多。這些成語是怎樣產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歷史事實

有些成語是從歷史事實來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歷史事件,概括為成語的;有的是擷取或改易歷史裡的著名文句為成語的。這裡先舉幾個由歷史事實而來的成語:

(A)完璧歸趙《史記·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候,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一塊璧玉,秦國的國君昭王寫信給趙王,說他願意給趙王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玉,趙國比秦國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話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到秦國去處理這件事。他臨走的時候說“如果秦國把十五座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玉給秦國,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絲毫無缺地歸回趙國《(史記》的原文是 完璧歸趙。)”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璧玉獻給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並沒有真給趙國十五座城的意思,於是很機智地編造理由,從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來,偷偷地讓隨從人員送回趙國。後來人們用“完璧歸趙”這四個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動地歸還物主。這四個字也就成了成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