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同歸而殊途,同歸,一致是指的什麼結果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文化
  • 2021-07-14

天下同歸而殊途,同歸,一致是指的什麼結果wangxiaojieseo 2015-05-17

要用白話文翻譯,理解兩個詞就行了,即殊途同歸與百慮一致。\x0d殊途同歸,是說從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後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x0d百慮一致,即使有許多不同的打算與心思,但目的是一樣的。《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其中的“慮”,即與這裡的“慮”一樣。\x0d總的而言,“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是說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與考慮,但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結果。追問:能舉例說明一下嗎?古人的想法是什麼?和周易的關係是什麼?回答:《繫辭》說:“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這幾句是解釋《鹹》卦九四爻辭“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的,它透露出《易傳》作者在戰國秦漢之際學術整合大趨勢的特定背景之下試圖彌綸天地之道、包容百家學說的資訊。《周易》本身的特點有利於它對各種學說兼收幷蓄。《易傳》認為《周易》為一切義理之源,所有的學術都應該在它的視野之中。因此《易傳》在借闡釋卦象宣傳儒家思想的同時,也吸收了道、法、墨、兵各家思想。例如,《易傳》吸收老莊關於陰陽氣化的學說來解釋“道”與“神明”。《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易傳》還吸收老莊關於矛盾雙方向對立面轉化的思想,提倡謙虛而力戒滿盈,以便將變化控制在不發生質變的一定範圍之內。《易傳》提倡天下無道則隱,如《乾文言》在解釋《乾》卦初九爻辭“潛龍勿用”時說:“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這與老莊謙退避世主張及其內虛外順的處世哲學相近。《易傳》也吸收了某些法家觀點,如《蒙》卦初六象辭說:“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噬嗑》彖辭說:“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該卦象辭也說:“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豐》卦象辭說:“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旅》卦象辭說:“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這些用獄尚刑的思想都與儒家尚德不尚刑的思想明顯不同而接近法家。《繫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這是申述墨家薄葬之義。《師》卦初六象辭說:“師出以律,失律兇也。”這又是在宣傳兵家思想。這些材料表明《易傳》廣採百家之說,絕非儒者一家之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