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的流域特徵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6-03

升金湖的流域特徵2020.07.25 00:00 回答

升金湖的形成可追溯到地質史上300萬年以前,經喜馬拉雅運動後,長江沿岸抬升形成河流,河流匯聚發育形成湖泊。

升金湖東南岸屬九華山山脈的一部分,為低山丘陵,西北屬沿江沖積平原,為平原圩畈。其東南湖岸為中生代三疊紀與古生代二疊紀地質構造,以灰巖、頁岩為主;西北湖岸為第四紀地層構造,以亞粘土、砂礫為主。湖床自南向北逐漸傾斜,形成現代沖積層,泥沙淤積,土壤為黃色亞粘土和粉砂、砂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03066

升金湖的四周地形多樣,湖岸曲折,湖汊較多,湖岸周長165km,自西向北自然分成三個相連的水面。小路嘴以南為上湖,又稱小白湖,面積5800 hm,八百丈以北為下湖,又名黃湓湖,面積2300 hm,上下湖之間為中湖,即升金湖,面積5200hm。上、下兩湖湖床略高於中湖,平均海拔11m,湖周崗地平均海拔25m。 保護區境內土壤種類較單一,地帶性土壤為紅壤類的黃紅壤亞類,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潮土和水稻土。東、南面低山丘陵分佈為黃紅壤,西、北面及沿湖四周灘地分佈為潮土和水稻土。

黃紅壤 廣泛分佈於低山丘陵地區,全剖面成酸性反應,表層有機質含量在1%左右,氮、有效磷、鈣含量均較低,土壤質地偏粘,物理性差;

潮土 分佈於沿湖四周、洲地、河漫灘等,多具夜潮性,養分含量較高,全剖面多具有弱石灰性;

水稻土 廣泛分佈於保護區境內的圩畈區,適宜農作物和水生植物生長。 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有高湖、鵝潭湖、大清湖、楊家湖(亦名楊河頭)、澄潭湖(亦名陳博湖)、前湖、九都湖等,以及貴池區境內的諸湖。那時“水漲則數十里地,瀰漫無際;水落則沮如之處,分為諸湖”,循曲折的河道,達黃湓入長江。升金湖的湖床,自南向北傾斜,湖底平均高程為9。4米,最底為8。8~9米,一般為9。5米~11。5米。正常水位湖岸周長165公里,平均湖寬7。5公里。升金湖系的子湖、灣汊眾多,名稱各異,多數界限不明,以其自然形態,分為3大片:楊嘴至小路嘴以南為上湖;以北至八百丈為中湖;八百丈以東為大湖。上湖有大清湖、麻湖、澄潭湖等,中湖有升金湖、坦埠湖及貴池區唐田湖,下湖有黃湓湖等。升金湖上游的一條主河道名為黃湓河,此河上游為秋浦後河,源於祁門山脈北麓的仙寓嶺,先自東向西,後折轉從南向北,匯葛公河、梅樹河、右魯河、烏沙河以及來自石臺的溪河,又合候店河、五豐河、達楊河頭,匯入大清湖,穿升金湖,循黃湓河注入長江。古時江河湖港相連,春夏之交,潦水、白水盛溢,抵九都湖、循黃湓,合大江;冬月水枯則落,河內舟楫往返,二三十噸帆船,遠岸之上不見桅帆。沿河湖港有坦埠、唐田、姜壩、張溪、洋湖等地設有水陸碼頭,是水運竹木山貨和商賈往返要道。

濱江湖口灘頭,清末開始築堤圍圩,民國8年(1919)東至縣始圈裕豐圩,貴池縣於民國4年(1915)圈萬興圩,據民國18年《安徽建設》第18號載:“黃湓、沙夾兩河為滋泥湖及諸湖內水外洩之道”、“而黃湓寬闊,又覺較勝沙夾,故船隻出入,均取道黃湓”,而“內水溢滿,漫淹為災”,“黃湓訟案歷年不息”。日本侵佔中國時,為其侵略之便,強拆沿湖周圍群眾的民房填湖,修築楊嘴至小路嘴公路,由此加快了湖床的淤積。至建國初,湖中河道河床已淤塞,河、湖床相連一體,已無明顯界限。汛期江水循黃湓河倒灌入湖,沿湖農田屢受洪水災害。汛後江水下落,農作物又缺水灌溉。1965年,國家撥款修建黃湓閘。建閘後,一般湖水位比江水位低1~5米,雖然內湖防汛任務減輕,沿湖糧食增產,但汛期江水不能入湖,魚苗不能遊入湖中孳生,魚類繁殖又受到影響。

建國後,升金湖兩岸人口增加,圍堤、墾殖增多,加上每年約9萬噸泥沙,從黃湓河中下游推入湖中,湖面不斷縮小。據不完全統計,建國以來升金湖圍墾面積約為64。84平方公里(含貴池區9。9平方公里),現湖面積為132。8平方公里(東至佔102。26平方公里,貴池佔30。54平方公里),湖水位為15。5米時,安全水位為15。0米,汛期最高水位17。60米(1997),多年平均水位為13。87米,圍墾後比圍墾前水位約增高0。81米。近幾年大汛,沿湖兩岸均遭洪澇災害。

升金湖的流域特徵

升金湖的流域特徵2016.05.24 00:00 回答

流域面積越廣,流量越大,洪水漲落越平緩;流域越狹長,洪水漲落越急促。在其它因素相同時,一般流域面積越大,河流的水量也越大,對徑流的調節作用也大,洪水過程較為平緩,枯水流量相對較大;面積越小,流量也越小,如遇短歷時暴雨常很容易形成陡漲陡落的洪水過程,枯水流量也較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