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怎樣治療?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6-04

高血壓病怎樣治療?易書科技 2019-02-03

展開1全部

【概述】高血壓指體迴圈血壓的持續性升高。高血壓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病兩類。原發性高血壓病是指迄今尚未闡明其原因的高血壓病,其關鍵特徵為動脈血壓升高和持久。臨床醫學中有96%~99%的高血壓病例具有血壓升高原因不明的特點,是原發性高血壓病。而因服用藥物致血壓升高、妊娠性高血壓、患器質性疾病等凡是能找到血壓升高原因的高血壓病都叫作繼發性高血壓病。高血壓病可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動脈血管壁改變、並且是腦卒中、冠心病、視網膜病變、腎臟損害的致病因素,其中腦卒中和冠心病是高血壓病的最常見併發症。

高血壓病屬於中醫的“眩暈”範疇,是以頭暈眼花為主的一種病症,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眩暈最早見於《內經》,稱之為“眩冒”。在《內經》對本病的病因病機作了較多的論述,認為眩暈屬肝所主,與髓海不足、血虛、邪中等多種因素有關。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靈樞·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靈樞·衛氣》說:“上虛則眩”。

【治療】1.肝陽上亢證【主症】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失眠多夢,遇煩勞鬱怒而加重,甚則仆倒,顏面潮紅,急躁易怒,肢麻震顫,舌紅苔黃,脈弦或數。【方一】天麻鉤藤飲加減【來源】《雜病證治新義》【組成】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潛陽,清火熄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為治療兼有熱象的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證的常用方。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清熱為君; 石決明平肝潛陽;牛膝補肝腎,引血下行共為臣;山梔子,黃苓清熱;杜仲、桑寄生補肝腎;益母草活血;夜交藤養心安神、通絡;茯苓寧心安神,健脾補中。上藥合用,共湊平肝熄風,養陰清熱之效。

【按語】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煩躁易怒者,酌加龍膽草、丹皮、夏枯草;若肝腎陰虛較甚,目澀耳鳴,腰痠膝軟,舌紅少苔,脈弦細數者,可酌加枸杞子、首烏,生地、麥冬、玄參;若見目赤便秘,可選加大黃、芒硝或當歸龍薈丸以通腑洩熱,若眩暈劇烈,兼見手足麻木或震顫者,加羚羊角、石決明,生龍骨、生牡蠣、全蠍,蜈蚣等鎮肝熄風,清熱止痙。【方二】羚角鉤藤湯【來源】《通俗傷寒論》【組成】用羚羊粉0.3~0.6克,鉤藤9~15克,菊花9~15克,桑葉9~12克,生地15~30克,生白芍9~12克,川貝母6~9克,竹茹6~12克,茯神9~12克。

【功效】平肝潛陽,清火熄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羚羊角、鉤藤涼肝息風解痙;桑葉、菊花輕清宣透;生地、白芍、甘草滋陰柔肝緩急;貝母、竹茹清熱化痰;茯神寧心安神。

【按語】急躁易怒,肝熱甚者加菊花、丹皮、龍膽草。兼見陰虛不足,眩暈頭痛者加生地、枸杞子、珍珠母。

2.氣血虧虛證【主症】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倦怠懶言,唇甲不華,髮色不澤悸少寐,納少腹脹,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方一】歸脾湯【來源】《濟生方》【組成】白朮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酸棗仁炒3克,人參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補益氣血,調養心脾。

【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芪甘微溫,補脾益氣;龍眼肉甘溫,既能補脾氣,又能養心血,共為君藥。人參、白朮甘溫補氣,與黃芪相配,加強補脾益氣之功;當歸甘辛微溫,滋養營血,與龍眼肉相伍,增加補心養血之效,均為臣藥。茯神、酸棗仁、遠志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與補氣養血藥配伍,使補而不滯,俱為佐藥。炙甘草補氣健脾,調和諸藥,為使藥。

【按語】若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兼見氣短乏力,納少神疲,便溏下墜,脈象無力者,可合用補中益氣湯;若自汗時出,易於感冒,當重用黃芪,加防風、浮小麥益氣固表斂汗;若脾虛溼盛,腹瀉或便溏,腹脹納呆,舌淡舌胖,邊有齒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澤瀉等,當歸宜炒用;若兼見形寒肢冷,腹中隱痛,脈沉者,可酌加桂枝、乾薑以溫中助陽;若血虛較甚,面色白光白,唇舌色淡者,可加阿膠、紫河車粉(沖服);兼見心悸怔仲,少寐健忘者,可加柏子仁、合歡皮,夜交藤養心安神。【方二】八珍湯【來源】《正體類要》【組成】黨參15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熟地120克。

【功效】補益氣血,調養心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健脾;熟地、白芍、當歸、川芎補血活血。全方合用,氣血雙補,固攝淚液。

【按語】若陰傷較甚,頭暈目眩,舌光無苔,脈象細數者,可加生地、北沙參、枸杞、石斛;牙齦出血,鼻衄,酌加山梔、丹皮、白茅根、茜草、三七等涼血化瘀止血;若畏寒肢腫,淡白,脈沉細者,加黃芪、附子、肉桂、澤瀉等以溫陽益氣,利水消腫。

3.腎精不足證【主症】眩暈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痠膝軟滑洩,耳鳴齒搖;或顴紅咽乾,五心煩熱淡嫩,舌紅少苔,脈弱尺甚。少寐多夢,健忘,兩目乾澀,視力減退;或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或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方一】左歸丸【來源】《景嶽全書》【組成】懷熟地124克,山藥12克,枸杞12克,山茱萸12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克,鹿角膠12克,龜板12克,菟絲子12克。

【功效】滋養肝腎,益精填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腎填精,大補真陰,為君藥。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汗;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龜、鹿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髓,龜板膠偏於補陰,鹿角膠偏於補陽,在補陰之中配伍補陽藥,取“陽中求陰”之義,均為臣藥。菟絲子、川牛膝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填精益髓之效。

【按語】腎陰不足,常有相火偏亢,可酌情選用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丸加減化裁。【方二】六味地黃丸【來源】《小兒藥證直訣》【組成】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澤瀉15克,丹皮12克,山藥12克,澤瀉10克。

【功效】滋養補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用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腎陰;澤瀉、丹皮洩濁;茯苓、淮山藥健脾益氣以滋生化之源。

【按語】陰虛火旺而煩躁,五心煩熱,盜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黃柏滋陰瀉火,氣陰兩虛而伴睏倦,氣短乏力,舌質淡紅者,可加黨參,黃芪,黃精益氣。

4.痰溼中阻證【主症】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噁心,舌苔白膩,脈滑。【方一】半夏白朮天麻湯【來源】《醫學心悟》【組成】半夏9克,天麻6克,茯苓6克,陳皮6克,白朮15克,甘草3克。

【功效】化痰祛溼,健脾和胃。

【用法】生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法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熄風;雲苓、白朮健脾除溼以杜絕生痰之源;橘紅理氣化痰;生薑、大棗、甘草調和諸藥。

【按語】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視物旋轉,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薑、旋覆花以鎮逆止嘔;若脘悶納呆,加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和胃;若兼見耳鳴重聽,可酌加鬱金、菖蒲、蔥白以通陽開竅;若痰鬱化火,頭痛頭脹,心煩口苦,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者,宜用黃連溫膽湯清化痰熱。

5.瘀血阻竅證【主症】眩暈,頭痛,兼見健忘脈澀或細澀。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鳴耳聾,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方一】通竅活血湯【來源】《醫林改錯》【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紅花9克,麝香0.15克,老蔥6克,白芷12克,石菖蒲9克,全蠍5克,地龍9克。

【功效】祛瘀生新,活血通竅。

【用法】麝香研末吞服,餘藥加生薑三片,大棗七個,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桃仁、紅花直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滯,為君藥。赤芍、川芎、紅棗養血。老蔥、麝香、生薑通上下之氣,氣通則血活,以調和營衛。全方共奏調氣活血,通竅止痛。

【按語】氣虛血瘀為主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當歸、黨參、桃仁、紅花、赤芍、川芎、地龍水蛭、菖蒲、遠志、鬱金。病久入絡加全蠍、殭蠶、蜈蚣、地龍、水蛭、天麻、葛根。【方二】桃紅四物湯【來源】《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組成】桃仁10克,紅花10克,熟地10克,當歸12克,川芎9克,赤芍10克。

【功效】祛瘀活血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養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化瘀。

【按語】若兼見神疲乏力,少氣自汗等症,加入黃芪,黨參益氣行血;若兼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可加附子,桂枝溫經活血。

高血壓病怎樣治療?浦濟堂 2019-12-30

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併發症和死亡的總危險。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來自血壓降低本身。對普通高血壓患者,建議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總體風險水平決定是否給予降壓藥物以及藥物治療方案。對妊娠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母嬰安全和妊娠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對輕度高血壓患者應強調非藥物治療,並積極監測血壓、定期複查尿常規等相關檢查。

高血壓病怎樣治療?錢香不夜城 2020-01-04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很高,主要跟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有關,一旦被確診高血壓,透過中醫可以治癒當天停西藥兩個月停所有藥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