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在交響樂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及各自的貢獻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7-26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在交響樂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及各自的貢獻網友738b2dc 推薦於2018-04-30

海頓:奧地利

莫扎特:奧地利

貝多芬:德國

舒伯特:奧地利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透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透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瓦格納 Richard Wagner(1813-1883)

作家生平的作品:《漂泊的荷蘭人》、《紐倫堡的名歌手》、《尼伯龍根的指環》、《湯豪舍》

瓦格納的3幕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作於1841年,1843年首演於德累斯頓。由瓦格納自己根據德國詩人海涅的《施納貝萊沃普斯基的回憶》第7章自撰指令碼。劇情描述荷蘭人乘紅帆船在海上航行,魔鬼罰他終生漂泊,7年方可登陸一次。只有找到一個忠貞地愛他的女子,方可得救。船長達蘭德的女兒森塔從畫中認識了荷蘭人,對他產生思慕之情,渴望救他上岸。一天,荷蘭人在海上漂泊又滿7年,上岸尋找救星,被船長約到家裡,見到森塔。兩人一見傾心,荷蘭人為自己即將得救而暗自慶幸。此時恰逢森塔以前的戀人,獵人埃裡克前來求婚,並提醒森塔不要忘記過去的誓言。荷蘭人聞言大失所望,離開森塔,沮喪地奔回船去。森塔追到海邊,見紅帆船遠去,悲不自勝,投海而死。紅帆船此時亦沉人海中。劇終時,海中莊嚴地出現荷蘭人與森塔的身影,他們在朝陽中擁抱著,向天空升去。

《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又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三幕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完成於1867年,但其序曲早在1862年便已創作。歌劇的指令碼為瓦格納本人所作,取材於十六世紀德國紐倫堡的一個民間故事。這部作品不僅在瓦格納的歌劇創作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也是歌劇史上最著名的傑作之一。這部歌劇構思的時間很長,所要體現的中心思想幾經更迭,在這一過程中它的形象和情節不斷深化。因此在瓦格納後期創作中,這部歌劇顯得十分突出。

《尼伯龍根的指環》瓦格納的不朽歌劇。是瓦格納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其中一部。《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瓦格納根據冰島歷史學家施圖魯孫的北歐神話《埃達》與12至13世紀德國民間史詩《尼伯龍根之歌》,自撰指令碼,提贈給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整套歌劇於1876年在拜魯伊特首演。全劇由四部分組成: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費裡德、眾神的黃昏。

瓦格納的3幕歌劇《湯豪舍》,作於1842-1845年,完整標題為《湯豪舍以及瓦爾特堡的歌詠比賽》,由瓦格納自己根據古代傳說撰指令碼。劇情描述遊吟歌手湯豪舍與圖林根的莊園主赫爾曼的侄女伊麗莎白相愛,但經不住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的誘惑,離開圖林根瓦爾特堡在愛神的山莊住了一年,後因感到厭倦,又回到人間,伊麗莎白喜出望外。湯豪舍參加歌手比賽,赫爾曼規定必須唱愛的讚歌。湯豪舍竟在歌中稱頌他自己與維納斯的私情,因此觸犯了神。赫爾曼令湯豪舍隨朝覲者去羅馬求教皇赦免。教皇卻聲稱,如要他赦免湯豪舍,除非柺杖發芽。湯豪舍走後,伊麗莎白因相思而成病,竟死去。湯豪舍回莊園途中,遇伊麗莎白的棺木,痛苦至極,在維納斯召喚下,他叫喊著“神聖的伊麗莎白啊,為我而乞求吧,”倒在伊麗莎白身旁死去。這時朝覲者拿著教皇送給湯豪舍的柺杖出現了,柺杖上長出了枝葉,說明湯豪舍的罪過得到了赦免。音樂以小號的號角式的合奏揭開了典禮的序幕。隨後,音樂進入舒展優雅的“高雅主題”,使人們彷彿看到了瀟灑的紳士和端莊的貴婦人的行進佇列

音樂史書上稱莫扎特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卻留下了那麼豐富的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了音樂的所有領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當推歌劇。他繼承格魯克歌劇改革的理想,而且更進了一步。與格魯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張“詩必服從音樂”。他的歌劇具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旋律非常優美、流暢自然而深情,宣敘調也富於歌唱性。不同型別的音樂,將各種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鮮明而生動。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為安排戲劇性衝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簡練、個性化,在音樂的性質上與全劇有了更多的內在聯絡。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國歌劇藝術的開拓史上立下了不朽業績。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最為傑出。

交響樂也是莫扎特創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三部,即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愉快、充滿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富有戲劇性,有海頓式的樂觀主義情緒,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於海頓,被稱為莫扎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通常被稱為《朱彼特》)宏偉豪邁、東觀向上,預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響曲的出現。莫扎特的交響曲(尤其是最後三首),是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響曲創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各樂章之間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

莫扎特一生中最後的兩年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他曾說道:“我的舌頭已經嚐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創作還是樂觀的。”1791年12月5日這位偉大而優雅的天才在維也納的貧民窟裡離開了這個讓他多災多難的世界。

當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裡沒有一個零用錢,三十五歲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窮人的無名公墓裡,沒有一個親屬給他送葬,荒草隱蔽,雨露沖洗,讓今天無數對他崇敬的後人欲祭無處。他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終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讚美他的天才,他的靈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總的來說,莫扎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領域。它們反映了十八世紀末,處在被壓迫地位的德奧知識分子擺脫封建專制主義的羈絆,對美好社會和光明、正義、人的尊嚴的追求。他的音樂風格具有誠摯、細膩、通俗、優雅、輕靈、流麗的特徵,大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情緒,反映了上升時期的德奧資產階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維也納後期的創作中,也出現了悲劇性、戲劇性的風格,對社會矛盾的反映更趨深刻。

肖邦的創作生涯,以1830年為界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華沙時期與巴黎時期。在第一個時期,他完成了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鋼琴協奏曲》和《第二鋼琴協奏曲》。在後半生的巴黎時期,他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絡的英雄性作品《第一敘事詩》、《降A大調波蘭舞曲》,有充滿愛國主義熱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有哀痛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降b小調奏鳴曲》,還有不少的幻想曲與小夜曲。

當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時得知起義遭沙俄鎮壓、華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強烈震動。《c小調練習曲》(別稱《革命練習曲》,1831)、《d小調前奏曲》(1831),即是這時完成的。激憤、悲痛之情同嚴整洗練的藝術形式之間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統一,成為肖邦早期音樂創作中的傑作。巴黎時期是肖邦思想藝術高度成熟、創作全盛的時期。深刻的民族內容、富於獨創性的藝術形式和音樂風格,使其創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開了三十次音樂會就建立了一種傳奇式的榮譽,這在鋼琴演奏史上別無他例。肖邦尊重並繼承古典音樂傳統,但他的琴藝具有獨特的風格。特別是在他的瑪祖卡和波羅奈茲舞曲中,創造性地運用民族民間調式、和聲和特性節奏,顯示出一個道地的“瑪祖爾人”對民族性格、風格、情趣及對藝術語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紀歐洲樂壇上的一顆明星。他那些詩意濃郁、充滿著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戲劇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著“黃金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同時,他的創作又具有強烈的波蘭民族氣質和情感內容,在歐洲音樂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歐洲浪漫主義音樂家的傑出代表著稱,另一方面以歐洲十九世紀民族樂派的奠基人載入史冊。肖邦之所以偉大,也正因為他把浪漫主義的時代風格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內容緊密地融合在音樂作品中。

從音樂史的角度而言,能同海頓相提並論的並不多。他確立了古典奏鳴曲式的結構,交響曲的規範,新時期的清唱劇,室內樂形式……將羅可可時期的審美情趣和作曲方式更明確地典範化進而開創了古典主義的巔峰時代。他最偉大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為四個樂章的形式,並在配器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為現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此海頓有“交響樂之父”的美稱,為後經莫扎特、貝多芬等人開花結果的古曲樂派,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規矩的和聲和轉調,自然音階的旋律寫作,分散和絃基礎上的動機與主題,均勻對稱的樂句和平衡的曲式,這些是大部分海頓作品的特徵,也是古典時期中庸限制的審美典範。

莫扎特的音樂細膩、華貴、含蓄、典雅,風格明朗,旋律優美,結構嚴謹,具有強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點。

莫扎特短暫的一生共創作了四十一部交響曲,為交響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六十年代的交響曲明顯地受到J。S。巴赫的影響,都是些稚氣幼嫩的作品。七十年代他在訪問維也納、米蘭、慕尼黑、曼海姆、巴黎時,接觸了當時歐洲最著名的交響樂團,從而使他進一步地瞭解和掌握了交響樂的特點。八十年代在維也納是他交響樂創作的成熟時期。這些作品同海頓的四樂章套曲形式的古典範式一致,但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兩主題的對比被大大加強,有時甚至同一主題的內部也有對比性的樂思,從而使主題的發揮更具戲劇性;另外,他還在整部曲子風格統一的前景下,突出了各樂章之間的對比,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從而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莫扎特的交響曲首先吸收了他歌劇富有表情的、如歌的曲調和其戲劇對比的因素;其次在以主調和聲的基礎上,廣泛採用了復調手法;第三是旋律靈活,但不失宏大的氣魄;第四是肌體透明,純淨而富有表情。

貝多芬一生只有九部交響樂。但要論及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就一定得看看他的交響樂。交響樂是他的最高的創作成就。他的九部交響曲的風格發展恰好體現了他走向成熟的成長過程,是他革命精神的完美體現。貝多芬的交響曲以表現革命鬥爭的英雄為中心,這在當時最能激動人心。他的創作的構思之寬廣,形象之宏偉,感情之深邃,對比之鮮明,都使他偏重於採用並擴充奏鳴曲形式;同時,他創作的形象豐富多樣,運用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的奏鳴曲形式又各有其特點。他對奏鳴曲形式的處理,在音調和形象上都達到了內在的統一——他不僅在一個樂章的範圍內使各個主題形成相互間的統一,而且在整個套曲的不同樂章中也是這樣。例如,《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英雄性號角式的音調,也在其他樂章中出現,《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甚至起了主導動機的作用。。他還把歌劇創作的戲劇性手法應用到他的交響樂創作中去,使交響曲成為一種深具戲劇性的器樂體裁;他把交響曲中原來的小步舞曲樂章改為詼諧曲,擴大了表現力的範圍。

小結:莫扎特和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風格比較表現為:

1。 曲式上:兩者都採用奏鳴曲式,但貝多芬使之大大擴充發展,並且賦予了深刻的內涵。

2。 結構上:莫扎特採用的是海頓的古典式的三樂章或四樂章結構,小巧玲瓏,規範精緻。貝多芬保留了古典四樂章形式,但把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式”改為悲壯深刻的“詼諧曲”(名稱上如此稱呼而已,其實並不幽默詼諧);首度創作了五樂章的《田園交響曲》,並賦予每個樂章一個小標題;音樂史上第一次在交響樂中引入人聲(《合唱交響曲》)。

3。 配器上:莫扎特使用了十八世紀後半葉的交響樂隊一般採用的雙管編制,即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法國號和小號各兩隻(有時他連這樣的樂隊編制都沒全部採用),這樣的編制特點使音樂的音響格外純淨,透明而富有表情,如同使樂器發出人的聲音一般。貝多芬的交響曲使用的樂隊以完整的雙管編制為基礎。木管方面,本來在海頓和莫扎特的交響曲中還難得看到的單簧管已經確立了他的牢固地位,銅管樂器聲部不用長號,由兩個法國號和兩個小號組成。他只是在個別交響曲中,才添加了短笛、低音大管和長號,在《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甚至用到四個長號。他很重視木管樂器,讓它演奏十分重要的聲部,他的《第一交響曲》已經明顯表露出這個特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配器上的不同處理,他的《第一交響曲》和《第七交響曲》雖然都是雙管編制,但其音響效果卻迥然不同。

4。 精神內涵上:由於莫扎特的交響樂創作時間跨度較長,所以很難找出其中同一的精神線索。然而莫扎特的交響曲雖然有時具有一些悲劇性因素,但更多的是抒情歌唱,靈動活潑,調皮嬉戲。貝多芬則把英雄的主題放在他的交響曲中的首位,賦予他所表現的英雄以哲學家與戰士的品格和思想家的頭腦。他所塑造的英雄生活在人民中間,把為人民爭取自由作為生活的目的,他為實現正義的事業而奮鬥,他在同敵對勢力的鬥爭中甚至犧牲了自己,直至贏得了鬥爭的勝利。貝多芬曾說過:“我們的時代需要精神健壯的人物。”因此,我們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莫扎特是少年維特,貝多芬是埃格蒙特;莫扎特是調皮的蘇珊娜,貝多芬則是勇敢的列奧諾拉;莫扎特是機智的費加羅,而貝多芬則是革命鬥爭的英雄。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在交響樂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及各自的貢獻網友5b799d870 2006-11-30

關於貝多芬:

樂聖—貝多芬

(Beethoven,Lundwig Van 1770-1827)

一、生平介紹:

貝多芬出生於一七七0年十二月的德國波昂,母親是吃苦耐勞、性情溫和的女僕,而父親卻是貪婪無饜、喜歡酗酒的歌手,所以家境貧困。父親管教嚴苛使他的童年過得相當悲慘,僅能從母親及祖父那兒得到一丁點兒的慈愛。

貝多芬從小就顯露音樂方面的才華及天分,四歲啟蒙學習音樂、五歲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八歲首次公開演奏、十一歲時以鋼琴演奏即興曲的才能,初露頭角,加入家鄉劇院的樂隊。十七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失業,他負起照顧家庭,教育兩個弟弟的重任。二十二歲父親去世,背多芬到維也納球發展,展開了剛琴演奏與作曲的生涯。二十五歲成為鋼琴名家。不久,作曲的聲譽也漸漸提高,但是二十七歲時其聽力開始減退,三十歲兩耳漸聾,到四十五歲雙耳全聾,在此期間,發表了其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等。

貝多芬一生雖然戀愛多次,卻始終沒有結婚,晚年被侄子連累,性情變得乖張異常,又受到胃腸病和黃疸病的折磨,終於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暴風雨中病逝於維也納,死後有二萬五千多位崇拜仰慕他的人前往瞻仰他的遺容。維也納各級學校,在他喪禮那天全部停課,表示對他的崇敬之意。

貝多芬是由古典樂派跨進浪漫派,中間的一座橋樑,他出身寒微,雖遭到諸多不幸與痛苦,可是他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積極向上的進取心,自我充實,以致於成長茁壯。他從小被強制學習音樂,早年曾向海頓與阿布雷治克學習理論作曲,奠定了作曲技巧的深厚基礎,終成一代巨匠。

貝多芬一生與苦難命運博鬥,永不低頭,對人生的感觸極深,了悟人生的意義,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深刻感情,處處充滿了自信。這些作品正如燦爛絢麗的萬丈光芒,照耀著整個生命的園地,展現出崇高的志節,與奔放的熱情,十分令人感佩,我們應學習貝多芬這種不畏艱難努力向上的情操。

二、作品一覽:

種類 作品編號 作品名稱

交響曲 Op。21 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Op。36 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

Op。55 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Op。60 降B大調第四號交響曲

Op。67 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Op。68 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Op。92 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Op。93 F大調第八號交響曲

Op。91 戰爭交響曲(威靈頓的勝利)

Op。125 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管絃樂 Op。40 G小調小提琴浪漫曲

Op。50 F大調小提琴浪漫曲

絃樂

四重奏 Op。127 降E調第十二號

Op。132 A小調第十五號

Op。133 降B調(大賦格曲)

Op。130 降B調第十三號

Op。131 升C小調第十四號

Op。135 F大調第十六號

Op。33 偉大追逸曲

宗教音樂 Op。123 D大調(莊嚴彌撒曲)

鋼琴作品 Woo59 給愛麗絲

芭蕾舞劇 Op。43 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序曲

歌劇 Op。72 費德里奧

合唱曲 Op。80 合唱幻想曲

小提琴

與鋼琴

奏鳴曲 Op。24 F大調(春)

Op。31 C小調奏鳴曲

Op。47 G大調(克羅採)

協奏曲 Op。15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Op。19 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Op。37 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Op。56 C大調六重協奏曲

Op。58 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Op。61 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Op。73 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序曲 Op。72a 雷奧諾拉序曲

Op。62 柯里奧蘭序曲

Op。84 艾格蒙序曲

Op。113 雅典廢墟序曲

Op。117 史蒂芬生序曲

Op。115 命名日慶典序曲

奏鳴曲

變奏曲 Op。13 C小調鋼琴奏鳴曲(悲愴)

Op。27 No。2 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月光)

Op。28 D大調鋼琴奏鳴曲(田園)

Op。34 降E大調英雄變奏曲

Op。31 No2 D小調鋼琴奏鳴曲

Op。53 C大調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

Op。81a 降E大調鋼琴奏鳴曲(告別)

Op。90 E小調鋼琴奏鳴曲

Op。106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

Op。120 狄亞貝里變奏曲

貝多芬的一生和創作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維也納樂派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代表人物。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離法國國境不遠的小城市——波恩。父親是個宮廷樂團的男高間歌手,母親是個廚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

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很早已洞察兒子的音樂天份,為了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四歲即開始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貝多芬十一歲便輟學,專心在家學習音樂。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的助手。十三歲貝多芬已受僱於波恩劇場擔任大鍵琴演奏者,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的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常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交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地位。以後,他先跟海頓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利耶裡等人學習。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與海頓的音樂中成長,以致開始創作時風格也酷似兩位前輩。

作為維也納的自由職業音樂家,他比莫扎特的處境順利,但因個性關係備受痛苦。他在波恩透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quot;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出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深深地打動了他,使他初步確定了當時最先進的資產階級人生觀。他曾在自已的札記中寫道:“自由!!!能有什麼東西比它更是人們所需要的呢?”“我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會背棄真理!”“在藝術界裡,如同在一切偉大的創造裡一樣自由前進就是目標。”這就是貝多芬創作的誓言, 他的創作實現了這些誓言,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篇章,實現了他的“透過苦難——走向歡樂;透過鬥爭——走向勝利”革命英雄主義理想。這集中地表現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等作品裡,特別是《第九交響曲》宣告了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類的團結友愛。

樂聖貝多芬是最富於獨創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響音樂,其中又以九部交響曲佔首要地位。 貝多芬的創作構思寬廣、形象宏偉、感情深邃、對比鮮明,這使他偏重於採用並擴充奏鳴曲式;同時由於創作的形象豐富多樣,運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鳴曲式又各有特點。貝多芬的其它管絃樂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五部鋼琴協奏曲,兩首序曲、鋼琴樂隊、合唱幻想曲、兩首小提琴與樂隊浪謾曲等。儘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於同?quot;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而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鬥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鬱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鬥爭。 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採》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努力探暗哪勘輟?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兩部彌撒(c大調和d大調)、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第九交響曲》等。

戲劇作品有歌劇《菲德里奧》、戲劇配樂《愛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廢墟》、芭蕾舞劇《普羅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內樂有七重奏、鋼琴和管樂五重奏、絃樂五重奏、絃樂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賦格曲》、絃樂三重奏四首,長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鋼琴三重奏六首,單簧管、大提琴、鋼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鳴曲十首,大提琴奏鳴曲五首和圓號奏鳴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等。

歌曲有聲樂套曲《致遠方愛人》,女高聲和樂隊場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聲樂與鋼琴曲等。

從樂派歸屬來說,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後期明顯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該歸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響曲(op.55、67、68、92、125),序曲《愛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奧蘭》(op.62)、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op.7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c大調第九絃樂四重奏第三號(op.59-3)、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op.27-2)、f大調第五鋼琴奏鳴曲《春天》(op.24)、f大調第二浪漫曲(op.50)。

貝多芬的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的創作?quot;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顯著惡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和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1791-1872)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可以用“透過苦難——走向歡樂;透過鬥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而又極樸實鮮明,它的音樂既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

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的痛苦和歡樂。鬥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鬥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響曲在他的全部創作中佔有極其獨特的地位。這些交響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響敘事詩——描寫英雄生活的長篇史詩。雖然沒有故事情節藉以聯絡起來,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動和思想的各個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問題,例如:英雄和他的鬥爭、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內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響曲是世界文化遺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關於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臺烏斯。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茲堡一個宮廷樂師家裡。他從少年時代就展現出傑出的音樂才能,一生作品極其豐富。他創作的最重要領域是歌劇,共22部,另一重要創作部分是交響樂,共45部。他的音樂創作即繼承和發展了海頓等前輩的成果,又對後來的貝多芬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莫扎特也許不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但他絕對是公認的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連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稱作是音樂的基督。曾有人這麼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1756 年,沃爾夫岡·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於薩爾茲堡,自幼他便展現出那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3歲開始彈琴,6歲開始作曲,8 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14歲是指揮樂隊演出了該歌劇。可以這麼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從他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和音樂熔為一體了。

16歲時的莫扎特被任命為薩爾茲堡宮廷的管風琴師。雖然在這段時間,莫扎特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他無法忍受薩爾茲堡大主教的頤指氣使,任意欺凌。在那裡,莫扎特只是一個會彈琴的傭人,他曾向他的父親這樣 描述他在宮廷晚餐上的同伴:兩名男僕,管家,點心師父,兩名廚師,男 僕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廚師之上。終於在1781年,莫扎特脫離了對大主教的依附,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並來到了維也納發展。在維也納,莫扎特靠教私人學生,舉行音樂會演出和出版作品為生。在這段時間,莫扎特接觸到了巴赫、亨得爾的作品,並結識了海頓,從而豐富了他的音樂理念。

在維也納,莫扎特的音樂成就是令人驚歎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因此,寫到紙上的速度就相當快了,因為一切都已完備,它在紙上的模樣跟我想象的幾乎毫無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擾,無論發生什麼,我甚至可以邊寫邊說話。”可憐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在他正當壯年的時候卻因為感染風寒而去世了,死時年僅35歲。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1971年12月9 日),他仍在創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間,成為了音樂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儘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但他的音樂始終給人帶來的是真正的純美。著名的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為莫扎特作出瞭如下的評價:“他的音樂是生活的畫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儘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須取悅於精神,而不傷及肉體或損害聽覺。所以,在莫扎特那裡,音樂是生活和諧的表達。不僅他的歌劇,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樂,無論看起來如何,總是指向心靈而非智力,並且始終在表達情感或激情,但絕無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當然,想要完整的評論莫扎特的音樂,絕非這區區近千字能夠表達的。而想要真正地體會莫扎特,最主要地還是去聽他的作品,而他的千餘部作品,幾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脫俗的經典之作。

主要作品:

歌劇 《費加羅的婚禮》

《唐。璜》

《魔笛》

交響樂 《 降E調第39號交響曲》〈帝王〉

《G小調第40號交響曲》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丘位元〉

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 》

《降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

《C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1號 》

《A大調鋼琴協奏曲第23號 》

其它 《絃樂四重奏〈狩獵〉》

一、曠世奇才

莫扎特學起音樂來就如同別的嬰兒學說話一樣快。他有一個姐姐叫做瑪麗安娜(Marianne)。當沃爾夫崗長大到剛會走路時,當他父親給小瑪麗安娜上音樂課時,他就聽著。然後他蹣跚著走到撥絃古鋼琴那裡把那教材從頭到尾彈得一點不差。到他四歲時,他不僅能彈撥絃古鋼琴,而且開始寫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為樂隊寫一部協奏曲。

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況嚇,他得到一個小型的小提琴並且學著拉它。有一天,當他的父親和三個朋友正在花園裡的涼亭裡彈奏一部絃樂四重奏時,小沃爾夫崗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點不錯地拉出來,使他們都大為驚訝。然後他同樣把那拉的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

二、音樂旅行

首先,莫扎特的父親把兩個孩子帶到德國的音樂城市慕尼黑,在那裡,他們使所有的人都高興得發狂。他們在德國和奧地利每一個市鎮停下來,在貴族們的宮殿裡開音樂會。在一個寺院裡,那孩子在管風琴上以他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們大為驚呀,因為他過去從來也沒有試過這個樂器。不久他們就都被邀請到公爵們和王子們的家裡演奏,後來,他們渴望已久的時刻來到了:他們接到命令,到皇帝的宮殿裡去演出。

孩子們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們的整個宮廷的面前演奏。這個小男孩被要求經過各種不同的測驗。他用視譜演奏了宮廷作曲家作的一首難彈的協奏曲,那作曲家為他翻著樂譜。他在它的主題之上面即興地演奏得很美。他用一個手指彈琴,又在蒙著一塊布的鍵盤上彈奏。最後,皇帝稱他是一個小魔術家,皇后給每個孩子送一個鑽石指環,給瑪麗安內一件白色絲綢服裝,給沃爾夫崗一件鑲著寬金邊的淡紫色的絲綢服裝。

三、周遊列國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馬車經過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旅行了三年。每到一個有一位公爵或王子掌管宮廷的地方,他們都停下來開音樂會。那些貴族夫人們對這個小男孩寵愛得這樣厲害,以致那父親給一個朋友寫信說:他寧願她們給這孩子的金幣象他們給他的親吻一樣多。一個英國評論家寫道:“這個孩子出於本能懂得的音樂比許多大教堂教師鑽研了一輩子所學的還多。”

當莫扎特全家回到薩爾茲堡的時候,他們帶的許多有裝飾圖案的精細網織品、披巾、綢緞、金;鼻菸盒、戒指和其他禮物足夠開一個鋪子的,但是沒有多少錢。他們的音樂會上掙來的錢都在旅費上花光了。

四、義大利之行

他的父親不久就意識到:假如讓這孩子在薩爾茲堡呆太長時間的話,他很快就會被世人忘記。於是他又計劃了一次旅行演出,這次是到義大利去。義大利那時在音樂上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歌劇院。那時義大利的歌劇、作曲家和歌唱家們在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把當地的音樂家們的工作擠走。那父親認為假如沃爾夫崗能夠在義大利贏得名譽的話,他在世界上的道路就容易走了。

因此父子二人到義大利各城市去旅行演出。它自始到終都是一項勝利凱旋。富有的夫人們把各種禮物傾瀉到他身上。人們委託他為米蘭的大歌劇院寫歌劇。在拿坡里,他的演奏使單純的老百姓這樣吃驚,以致他們認為他的鑽石戒指一定有魔術,要求他把它脫下來。在羅馬,莫扎特全家在復活節的前一週到西斯廷大教堂去聽一個聖樂作品,那合唱班曾經這戒備森嚴,以致從來都不准許別人把它抄下來。沃爾夫崗回到自己房間裡,僅憑記憶卻把它寫出來了。

莫扎特,美妙的“純音樂”

一、樸素的自然流露

在本世紀,有人做過這樣一項實驗:把數十位古今音樂名家的作品的錄音,放給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們欣賞。結果發現,在最受歡迎的樂曲中,大多為莫扎特的作品。由此可見,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反映出人類對美的最原始、最樸素的追求。無怪乎後來的很多樂評家稱莫扎特的音樂為不含任何雜質的“純音樂”,實在是很有意境,恰當得很。

二、“偉大,莫扎特!”

1786年5月,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維也納首次演出。劇院裡擠滿了人,觀眾情緒的熱烈是前所未有的。在觀眾的要求下,有些分曲唱了兩次,第三幕伯爵夫人和蘇姍娜的小二重唱唱了三次。演出在無限制地拖長下去,出席觀劇的奧地利皇帝約瑟夫第二不得不下令禁止“再來一個”。在這次演出中同時扮演音樂教師巴西利奧和法官庫爾濟奧的愛爾蘭男高音歌手凱利(1762—1826),在《回憶錄》中敘述這次不平凡的演出說: “

莫扎特和他的《費加羅的婚禮》所獲得的徹底成功,是史無前例的,座無虛度的觀眾都是親眼目睹的人,甚至第一次和樂隊一起的預演,也激起了巨大的熱情。當扮演費加羅的義大利男低音歌手貝努契(1745—1824)用宏大的嗓音唱到費加羅的詠歎調時,象一陣閃電一般激起了強烈的反應,臺上的全體演員和全體樂隊隊員,不約而同地大叫‘好呀,好呀,大師!偉大,偉大,莫扎特!’我想樂隊隊員們從沒有停止過用弓敲著譜架子喝采。而莫扎特呢,我永遠忘不了他那副激動的神氣,他神采飛揚,臉上泛起天才的紅光。——這是難於用文字來形容的,只好讓畫家用他的生花妙筆來刻劃了。”

三、一語成真安魂曲

1791年7月,正當莫扎特支撐著日趨衰弱的身體,忙於寫作歌劇《魔笛》的音樂時,一位臉色陰沉、身穿灰衣的不速之客,為一個無名的主顧來向莫扎特定製一首《追思曲》(又譯《鎮魂曲》或《安魂曲》),代價是五十金幣(一說一百金幣)。莫扎特接受了他的委託。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星期中,他苦思焦慮地從事於《追思曲》的創作。他感到這個神秘的使命是一種不祥之兆。有一次,他突然談論起死亡來。他含著眼淚說,他是為自己寫作《追思曲》。接著又說:“我感到自己不久於人世;我深信有人在毒害我。我不能擺脫這個想法。”(後來長期流傳著一種傳說:同時代的義大利作曲家薩利埃裡因為妒忌莫扎特的天才而毒死了他。)

11月,莫扎特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時時躺倒在床,但還是在為《追思曲》的寫作操心。12月4日,莫扎特叫人把譜子拿到床上,勉強支援著,寫了《熱淚盈眶》(《追思曲》的第七曲)的第一段,並試唱著女低音聲部,他的妻弟霍弗唱男高音,劇院歌手沙克和革爾唱女高音和男低音,四人合唱了《熱淚盈眶》的開頭一段。

這是《追思曲》中最哀感動人的一段,表現了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莫扎特唱到這裡,突然感到他已經不可能寫完這部作品,拋開了譜子痛哭起來。晚上,莫扎特的朋友緒斯邁厄(1766—1803)來到,莫扎特對他講了寫作《追思曲》的一些想法。後來莫扎特死後,沒有寫完的《追思曲》最後三樂章(《三聖》、《祝福》和《神的羔羊》),就是由他完成的。在這生命的最後一天裡,《追思曲》的寫作始終佔據著莫扎特的心,他甚至在假寐的時候也鼓起了雙頰,在模仿大鼓。到了午夜時,他突然坐起來,目不轉睛地凝視著;然後把頭轉向一邊,躺下睡著了。12月5日凌晨一時,莫扎特溘然長逝。

莫扎特死後查明,向他定製《追思曲》的灰衣人,是瓦爾賽格伯爵的管家羅伊特蓋布。這位伯爵是一個庸碌無能而虛榮心很強的音樂愛好者,為了誇耀自己的才能,常常在家裡演奏別人代筆的樂曲,冒稱是自己的作品。這回新死了妻子,他又故態復萌,忽然想起請莫扎特寫一部《追思曲》,冒充是自己的悼亡作品,準備在為妻子舉行葬禮時演唱。莫扎特懷著死亡的預感寫這部《追思曲》,不料“為自己寫作”的話成為讖語;而這首沒有寫完的“天鵝之歌”,也就成了莫扎特天才的絕筆。

四、並非“信手拈來”

莫扎特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創作出大量的作品。有人估算過,即使一位熟練的抄譜能手,要想抄下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也必須日夜不停地抄上幾年。莫扎特的最後一部作品為編號“K626”的《安魂曲》,但“K626”這一數字還將不斷被改寫,因為他生前流失的一些作品,在近些年常常被“發掘出來”。如此旺盛的創作力,使後人產生這樣一種印象,即莫扎特作曲時一定是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全不費工夫。

但事實並非如此,後人曾發現莫扎特的作曲草稿,其數量是成堆的。往往一首名曲的開頭,他就要擬定好幾種方案,再從中篩選。莫扎特作曲時常常需要鋼琴,但窮困的他是買不起鋼琴的,因此他常常為了作曲而跑到朋友家去,借鋼琴一用。

莫扎特本人則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自己作曲的“秘訣”:“沒有哪個音樂家比我更用功了。你舉不出有哪位大音樂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覆辛勤鑽研過的。”

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臺烏斯·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莫扎特三歲起顯露音樂才能,四歲跟隨父親學習鋼琴,五歲作曲,六歲又隨父親學小提琴,八歲創作了一批奏鳴曲和交響曲,十一歲寫了第一首歌劇。他僅僅活了三十六歲。繁重的創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為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

1762年,六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嘗試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作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獲得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