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四肢運動不協調如何治療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09-12

兒童四肢運動不協調如何治療匿名2022.02.03 回答

你的情況很可能是腦組織中控制行走和平衡的部分出了一點小問題,而且多半和遺傳有關。如果這個猜測正確,那它就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很小的天生缺陷。建議你不要再費心到醫院受折騰再做各種檢查,不如將心放寬些。你可以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對著鏡子練習走路的姿勢,強迫自己按正常的方式走路,循序漸進地糾正,直到大腦中產生新的興奮灶群來接管你走路的習慣動作。說簡單一點,這就是康復治療手段的一種,但只要肯堅持,一定有所成效。

僅供參考。

兒童四肢運動不協調如何治療2008.01.31 回答

資料來源;中國腦癱資訊網; 嬰幼兒腦癱症狀有哪些呢?瞭解小兒腦癱的症狀,可以更早的發現小兒腦癱,對小兒腦癱的控制和治療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紹一下嬰幼兒腦癱症狀。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現有腦癱患者約175萬人,其中0至6歲的腦癱寶寶約有31萬,每年發病率為千分之二,即每年以4。6萬的速度遞增。 一、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個月時能抬頭;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移動;1歲時能獨自站立;l歲~l歲半時能行走。腦癱小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 腦癱小兒在新生兒時期常表現為動作減少,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正常3個月小兒仰臥位時常有踢腿、蹬踏樣動作,而且為交替的蹬踢。腦癱小兒踢蹬動作明顯減少,而且很少出現交替動作,正常4~5個月的小兒上肢活動很靈活,腦癱小兒上肢活動也減少。正常小兒在l歲以內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而痙攣型腦癱偏癱型則表現為經常只利用一隻手持物或觸物,另一側手的活動減少,而且手常呈握拳狀。 二、反射異常 痙攣型腦癱小兒深反射(膝反射、二頭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躍或亢進,有時還可引出踝陣攣及babinski徵。 腦癱小兒神經反射常表現為原始反射延緩消失、保護性反射減弱或延緩出現。 1、moro反射 即擁抱反射,正常小兒生後即出現,6個月時消失,如生後3個月內不出現或生後6個月後仍不消失均屬異常,痙攣型腦癱患兒此反射活躍,但若肌張力極度增高時,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2、交叉伸展反射 小兒仰臥位,按住一側膝部使下肢伸直,並刺激此側足底,出現另側下肢先屈曲後伸展的動作。此反射生後即出現,正常情況下1個月後消失。若2個月後仍存在,支援腦癱診斷。 3、不對稱頸緊張反射 正常情況下生後1個月以內明顯,4~5個月時消失。腦癱小兒持續時間明顯延長,此反射的存在阻礙了患兒翻身動作的發育。例如當患兒向右翻身時,頭轉向右側,但隨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 4、握持反射 正常情況下2~3個月逐漸消失,痙攣型腦癱時持續時間延長,手經常呈握拳狀。 三、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是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透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後肢體,瞭解其肌張力。小嬰兒可握住其前臂搖晃手,根據手的活動範圍瞭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還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足活動的範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範圍大,張力高時活動範圍小。 還可根據關節活動範圍大小來判斷,被動運動關節若活動範圍大,說明肌張力低,關節活動範圍小,活動受限說明肌張力高。瞭解上肢肩關節活動範圍可檢查“圍巾徵”,觀察肘關節與軀幹正中線的關係,瞭解下肢肌張力可檢查外展角、胭窩角、足跟觸耳試驗及足背屈角。 檢查肌張力時還可以透過“牽拉試驗”來了解,此項檢查容易掌握,握住小兒雙手,將其從仰臥位拉成坐位,觀察頭後垂的情況可瞭解頸背部肌肉張力。 肌張力的發育過程表現為新生兒時期屈肌張力增高,隨著月齡增長肌張力逐漸減低轉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嚴重的痙攣性腦癱,在6個月以內肌張力增高並不明顯,有時造成診斷困難。但一些嚴重的痙攣型腦癱患兒仍可在6個月以內表現出肌張力增高。 痙攣性腦癱肌張力增高表現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檢查時如反覆連續多次屈伸肢體,則“折刀”的感覺逐漸不太明顯。手足徐動型在l歲以內往往無肌張力增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表現出來,常呈“齒輪狀”或“鉛管狀”。強直型表現為“鉛管狀”肌張力增高。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不增高,肌張力低下型則表現為肌張力低下,關節活動範圍增加,但腱反射活躍或亢進。 檢查肌張力時要注意,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患兒,由於關節攣縮,以致關節活動受限,不要誤認是肌張力增高。 四、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 1、俯臥位 由於緊張性迷路反射延緩消失,嬰兒時期(3~4個月以後)表現為俯臥位時屈肌張力明顯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或不能抬頭,雙上肢不能支撐軀幹,肩部著床,臀部高舉;或上肢內旋、屈曲,兩手握拳,下肢伸直,內收內旋,足尖朝內;也可表現為一側異常,一側上肢肘關節屈曲、腕關節屈曲,圖中所示為左側受累。 2、仰臥位 也受緊張性迷路反射影響,頭後仰,下肢伸直,有時呈角弓反張姿勢。由於不對稱頸緊張反射持續時間延長(正常小兒4~5個月時消失),表現為頭轉向一側時,枕部的一側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狀,面部一側上下肢伸直。有時呈 mom反射狀姿勢。有時呈雙下肢伸直。四肢肌張力低下,仰臥位時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均可同時平置於床面,呈青蛙仰臥狀 3、由仰臥位 牽拉成坐位小兒仰臥位,檢查者握住小兒雙手,緩緩從仰臥位拉成坐位,觀察在牽拉過程中姿勢的變化。正常小兒4~5個月時頭即不再明顯後垂,兩上肢能主動屈曲。3~4個月以後的腦癱小兒可表現為軀幹拉起,但頭後垂;一側下肢伸直,足蹠屈;雙下肢均伸直伴足蹠屈;一側上肢正常,呈屈肘動作,另一側伸直;牽拉時不經坐的過程直接成為直立姿勢;頭極度後垂,脊柱背屈。 4、直立位 正常3~4個月的小兒當扶其腋下呈直立懸空位時,表現為雙下肢屈曲,6個月扶成直立位時,下肢能支援體重。腦癱小兒直立懸空位時往往兩下肢內旋、伸直、足尖下垂,兩下肢由於內收肌張力增高表現為兩腿交叉呈剪刀狀。腦癱小兒直立位時,頭、脊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髖腰部側彎;或表現為兩大腿內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著地。 手足徐動型及共濟失調型表現與痙攣型不同,在第一年內,常安靜躺著,幾乎沒有自主運動,仰臥位時其姿勢與痙攣型相反,表現為下肢屈曲,髖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時,能控制頭在正中位。 不少腦性癱瘓的嬰兒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症狀,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疾患,如缺鈣、缺鋅、營養不良等。腦癱患兒在嬰兒時期就出現了站立,走路晚等症狀,但通常沒有及時發發現,結果因錯過最佳治療期而造成終身殘疾。 如果您有需要,可以到南京市棲霞區腦癱康復指導中心看看,我們是專業的腦癱兒康復醫療機構。中心擁有先進、全面的康復裝置和多位責任心強、康復技術過硬的康復師。其中包括對患兒運動能力,感知能力,認知能力,語言交流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透過五年的經驗積累來我中心治療的兒童在一個月內都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所以我們敢保證在一個內讓每位患兒都能看到明顯效果,無效免收治療費。 醫院名稱;南京市棲霞區腦癱康復指導中心 您可以去“中國腦癱資訊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