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宿煤礦的礦井簡介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2-12-12

北宿煤礦的礦井簡介小新第三6Vt 2016-06-01

井田東以一號井東斷層為界, 西以馬家樓斷層與裡彥區毗鄰,北以17層煤-350米水平附近的座標點(E1點到E14點)聯線垂直劃分與南屯煤礦為界,南以17層煤-150米等高線附近的座標(F1至F15點) 聯線與落陵煤礦為界,東南以B點、C點、D點、A點座標聯絡與唐村煤礦為界。井田東西走向長為10公里,南北傾斜平均寬為1。82公里,面積為18。2平方公里。可採儲量為5612。67萬噸,該區主要含煤地層為石炭系太原群,共含煤15層, 總厚5。97米。其中可採煤層4層,總厚3。78米。全區穩定可採的16上層煤平均厚度1。01米,17層煤平均厚度1。04米,全區大部分可採為18上層煤,平均厚度0。98米,區域性可採為15上層煤,平均厚度0。75米。煤層傾角2~15°。屬低沼氣礦井,各煤層的煤塵均有爆炸危險,煤層有自然發火的可能性。礦井生產能力為年產45萬噸,年工作日300天,日產1500噸,服務年限90年。

1972年6月,該礦井由兗州煤炭生產建設指揮部第一工程處籌建。同年9月10日副井開工。參加礦井建設的施工單位,礦建由第一工程處施工;土建除主井井架基礎和篩分選矸樓、風井通風系統等工程,由三十七工程處施工外,其餘工程均由第二工程處施工;安裝工程除副井提升系統、壓風系統及井下采區安裝由第一工程處施工外,地面其他系統由三十七工程處施工。在三類工程全面展開,施工進入高潮期間,1975年4月, 兗州煤炭生產建設指揮部成立北宿礦井會戰小組和前線會戰指揮部,組織礦井建設。井筒施工順序是副井→主井→風井,三個井筒表土段井壁設計均為雙層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井壁厚度分別為850、750、700毫米。基岩段井壁厚度副井400毫米,主井350毫米素混凝土。風井基岩段井壁厚度350毫米,從115~154。3米(39。3米)段永

久井壁為150毫米錨噴支護。 井筒施工方法,表土段採用人工挖掘,外壁採用短段掘砌,內、包壁均用繩捆模板築壁。在基岩段施工中改革了常規工藝,主井筒在兗州礦區首次試用光爆噴射混凝土作臨時支護,結束了掛圈背板的笨重體力勞動;在主井筒首先試用煤炭系統第一臺主井鐳射指向儀,風井井筒基岩段在礦區首次試用錨噴作永久支護。風井馬頭門、翻罐籠峒室、井下炸藥庫等特殊峒室均採用光爆錨噴新工藝,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均縮短了工期,土建工程兩個12米單跨線園筒煤倉,每個倉儲煤1500噸,鋼筋混凝土結構,高37米的煤倉,採用筒身一次滑模到頂的新工藝,上倉皮帶走廊, 斜長117米,組合框架首次使用滑模工藝取得了成功;副井15米高的鋼筋混凝土井架, 採用預製整體滑行工藝。 1976年12月正式驗收投產。 1980年生產原煤45。04萬噸, 達到礦井生產能力。1985年11月,提出礦井改擴建設計,設計能力由45萬噸/年擴大到75萬噸/年。擴建後服務年限為40年,改造主井,增大提升能力;新建一個副立井, 一個迴風立井,建一座壓風站,安裝壓風機3臺,井巷工程3400。3米,房屋建築面積25508平方米,全員工效達到1。40噸,批准概算投資3757。84萬元。1986年6月動工, 到1990年,完成投資3513。6萬元,完成井巷工程2891米,房屋竣工面積

28646平方米,佔設計量的112。3%。

北宿煤礦的礦井簡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