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
  • 2021-09-05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17 回答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記》原文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17 回答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17 回答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10-18 回答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什麼 ゞ似水流年╰ 1級 2013-10-18 回答

搜狗問問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上一句是“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學記》中有這樣一句千古名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說,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古今中外許多善於讀書治學並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並在討論與交流中獲益匪淺,道理就在於此。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三國時,孟宗就學於南陽李肅,他母親特意為他縫製了厚褥大被,為的是盂宗多交些學友,厚褥大被就是為夜晚同寢的同學準備的。宋朝大文學家范仲淹在寫作過程中,經常請同時代的許多名士同床共讀,油燈的煙把蚊帳頂燻得漆黑。

法國有兩位著名的科學家,一位是普魯斯特,另一位是貝索勒,為了探索化學上的“定比定律”,他們激烈地爭論了9年,最後,普魯斯特獲得了成功,但他把一半功勞歸功於貝索勒,他說,由於貝索勒對他的觀點提出的種種質疑,才激發了他的智慧,迫使他更加深入研究“定比定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馮·卡門的寓所,經常賓客滿堂,有知名教授,也有學生和助手,他們用不同國度的語言交流,進行無拘無束的爭論,潔白的桌布上寫滿了各種數學方程式,寶貴的思想火花就在這種不斷的討論、爭論中不斷地迸發。有人擔心自己的觀點因在討論中公之於眾而被人據為己有,但馮·卡門坦然地說,與人交流討論,只會豐富自己的思想,開拓自己的視野,糾正自己的失誤,收穫總

會大於輸出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