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1-10-03

24節氣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7-12 回答

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

1。 東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後來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均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專有名稱,這就有了二十四節氣。

2。 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出現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它們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清楚地劃分出一年四季。

3。 農曆二十四節氣文化遺產,既包括相關諺語、歌謠、傳說,也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品,還包括與節令密切聯絡的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

4。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反映了太陽的迴歸運動,寒暑季節的變化。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此迴圈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5。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是一年四個季節的開始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的變化點。

6。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

7。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8。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9。 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

10。 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的物候現象。

24節氣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浮誇 1級 2014-07-12 回答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環繞太陽執行的軌道上所處位置劃定的,屬於陽曆的範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360度,以春分時為0度,清明時為15度,以後每隔15度為一個節氣,其日期在陽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的獨創,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的輝煌成就之一。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