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大爆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2-06-04

通古斯大爆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9-08-02

展開3全部

20世紀最重大的隕石撞擊事件發生在中西伯利亞的一個名叫通古斯的偏遠地區。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數以百計的波德喀馬尼亞通古斯河谷的居民目睹一個巨大的火球呼嘯而來,光芒萬丈地出現在早晨的晴空之中。它撞擊地球以後,出事地點冒出了一個沖天火柱,濃厚的黑煙波浪般地翻滾著。狂風與灼熱的空氣把人與動物掀翻在地,把窗戶震得粉碎。西伯利亞的土著居民愛芬奇人後來報告說,他們的許多馴鹿與獵狗都死了,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夷為平地。

這次撞擊事件雖沒有死亡數字,但根據東南緬因大學天文館的天文學家羅伊·A·加蘭特的意見,有大量證據存在。該星在早晨撞過來,報告中說它有800公里長的尾巴拖在後面。大部分目擊敘述來自遊牧民,他們居住的帳篷位於附近,有一些甚至就位於爆炸區。在爆炸半徑範圍內,史蒂芬·德真科爾的茅舍燒了起來。瓦西利·德真科爾遊牧帳篷裡的700只馴鹿被燒著了,狗、全部倉庫以及帳篷也都燒著了(幸運的是,當小行星撞擊時,他正在照料他的另一群牲口)。其他的影響包括夷平了的區內的所有帳篷,有些人被摔失去了知覺或跌斷了腿,他們散落在區內,剛好超出爆炸位置。

歐洲大部地區都觀察到了這次撞擊。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地方都聽到了爆炸聲,在800公里以南的地區,地震儀器記錄了強大的地震波。西伯利亞的各處氣象站都報告有衝擊波過境,5小時以後連英國也覺察到了。24小時後,地震波在西伯利亞再次有了記錄,而此時它已整整繞了地球一週。一直吹到同溫層的塵埃顆粒反射了光線,從而使歐亞大陸的接連幾個夜晚被照亮得猶如白晝。

想給隕石定位的最初嘗試失敗了,這是因為它的亮度極大,使目擊者低估了距離。官方也沒有派出什麼科學考察隊。直到13年以後,前蘇聯科學院才派出一支小分隊前往這個遙遠而荒涼的地區,小分隊的領導人是隕石學會理事列昂尼德·柯立克(LeonidKulik)。前後經過4次艱辛的遠征,他們在受災地區開挖深溝,對周圍岩石鑽洞取樣,可是柯立克未能找到隕石的明顯證據。1942年,這位隕石研究家不幸死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但他依然深信在西伯利亞的原野中埋藏著他的“獵物”。(他死後經過15個年頭,柯立克收集的泥土汙物終於透過顯微鏡分析而發生了隕石撞擊的第一個直接證據———以前是液態隕石塵的小球。)

對於造成這次大爆炸的原因,已提出過種種假說。其一是小行星的隕石撞擊說,但事後的調查並沒有發現隕星撞擊造成的隕石坑,發掘也沒有發現隕石碎塊;其二是地下核爆炸說,但許多科學家對地下能引發核爆炸表示懷疑;其三是彗星說,彗星是一種易觀測到的天體,為何當時天文學家們沒觀測到它,而且彗星又如何能引起爆炸,實在不好解釋;其四是外星人飛船失事,這更給人以天方夜譚之感。

由於以前找不到隕石墜落的證據,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撞擊物是顆彗星,在它撞到地球之前就已經汽化了。但是,隨後的計算機模型顯示,要說明這種彗星的爆炸情節是困難的。在瞭解了更多一些有關彗星的情況後,研究人員終於確認,該彗星在大氣層上爆炸的位置太高,從而說明不了通古斯事件的原因。他們轉向了小行星,轉向了一顆以每秒約15公里執行的直徑只有30米的石質小行星(其他人認為直徑接近60米,就如城市辦公大樓那麼大)。他們確認,當它衝擊地球大氣時,就如同通古斯物體爆炸那樣,在大約同樣的高度上就崩解了。為了相似於通古斯事件中的反應,這種小行星將必須是十分強大的。石質小行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爆炸的位置就太高了;而鐵質小行星則太低,如果全然考慮鐵質小行星像通古斯事件中的反應,它的行進將一定是非同尋常的快速。1944年,兩位科學家找到了他們需要的依據。來自小行星的固體顆粒被發現嵌入在該地方針葉樹的樹脂中,很像是密封在琥珀中的史前昆蟲。他們發現的小行星碎屑屬石質型別。科學家們現在傾向於這樣一種觀點:當小行星衝擊波的震盪和壓力產生的輻射能達到爆炸的臨界值時,石質小行星就化解了。根據英國氣象氣壓計的氣波記錄,該物體爆炸時具有10~12百萬噸級的空中爆炸能量,還有人常常提到一個基於爆炸位置附近自然證據的近20百萬噸級能量估算(該爆炸也被描述為具有2000倍破壞日本廣島核爆炸的威力,而較合適和準確的估計是幾顆廣島原子彈)。這顆小行星似乎是以30度角以東南方向進入大氣層的,爆炸出現在現在該地區大約5~10公里的上空,造成了巨大破壞的場面:衝擊波擊毀2150平方公里內的樹木,剝光了樹枝和樹葉,爆炸方向上的一切全部被破壞,有一半地區被燒成灰燼。

這裡有一段有趣的插曲:一個持續5年的鑽探工程穿過格陵蘭冰層勘探底巖,開掘了出自北半球的最長冰心。一年以後,格陵蘭冰層專案Ⅱ的許多成果出現了,其基礎是逐層冰的十分詳細的記錄,包括與通古斯物體的可能聯絡。魯特傑斯大學的羅伯特·歇爾瑞爾,馬薩諸塞技術研究所的愛德華·波伊爾和法國費博斯(Faibles)輻射活動中心的羅伯特·羅契亞注意到,格陵蘭冰蓋的銥密集處,其密度是4至20倍,這個銥密集處與1908年左右的時間有關聯。由於過量的銥與撞擊天體相關聯,科學家們正力圖證實這些銥測試訊號真的就來自撞擊,果真如此的話,這就成了第一次隕石坑撞擊記錄的證明。另外的冰心調查也揭示了這類銥訊號。銥訊號必須首先得到證實,還要從火山噴發中將它們區分出來。為理解這個問題,這些研究人員還在冰中發現了與硫酸鹽急驟增加相一致的18倍銥富集,而這些富集銥是冰島拉奇加加(Lakigagar)1783年火山噴發產生的。

通古斯雖然主要是由於可見的廣泛影響被描述了近一個世紀,但它還有其他緊密的吸引力,包括西伯利亞的另一次撞擊(西伯利亞是遼闊的土地,對撞擊物體來說是理想的巨大靶子)。一個鐵質投射物1947年2月在西克羅特-阿寧SiknoteAlin地區上空爆炸,造成了100多個小隕石坑,其直徑從1米到1公里。不是所有的近距離衝突都發生在那麼遙遠。1972年,在蒙大拿州GrandTetons就飛越過一顆大隕石,經過頭頂時被拍了照片;在俄羅斯東部的Sterlitamak鎮附近,有一個5米大的隕石坑是1990年時由一顆直徑米的鐵隕星造成的。

擊中通古斯的那顆隕星,幸好是落在了人跡罕見的西伯利亞大森林中,如果該隕石推遲2小時墜落,它就有可能擊中莫斯科;如再過幾小時,說不定它就會襲擊中歐地區。如果是這樣,將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會因此而喪生,對人類造成的災難無疑將是毀滅性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