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仁兄有聊齋志異中隨便十篇的註釋和翻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2-06-16

哪位仁兄有聊齋志異中隨便十篇的註釋和翻譯?陶然幽醉 2009-07-04

聊齋。雲翠仙原文及註釋

雲翠仙

梁有才是個貧窮懶惰的無賴,他登泰山時,看到跪香的人裡有個漂亮少女,就假做跪香跪累了,到女郎的腳上捏了一把。芙蓉花一樣美麗的雲翠仙豈能看上樑有才這樣的骯髒角色?馬上“膝行而遠之”,趕緊用膝蓋走路,離開他。梁有才臉皮卻厚得很,碰了釘子,窮追不捨,“膝行而近之”,跪著跟過去,又在少女的腳上捏了一把。雲翠仙乾脆出門離開他。沒想到梁有才貼上了雲翠仙的母親,僱上轎子抬著雲老太太,幾句甜言蜜語,雲翠仙母親對他產生了好感,輕率地把女兒許給他。雲翠仙堅決不同意,說那傢伙不是個好東西。但云母顯然不講“父母之命”的鄭重嚴肅,只講父母之命的主觀隨意,輕率地把女兒許配給梁有才。雲翠仙只好服從母親的決定。

梁有才騙娶雲翠仙后,狐狸尾巴立刻露出來,整天賭錢喝酒。他的狐朋狗友發現雲翠仙很漂亮,給他出主意,讓他把雲翠仙賣了,而且告訴他,賣到妓院可以得不少錢。梁有才很想把妻子賣進妓院又不能明講,就在家中叫喚“貧不可度”,拍桌子,打板凳,扔碗筷,罵丫鬟。雲翠仙懷疑他肯定沒安好心,就故意買了酒來跟梁有才喝,用言語試探,看他打什麼主意。雲翠仙開頭說:家裡這麼窮,把丫鬟賣了吧。梁有才回答:丫鬟能賣幾個錢!雲翠仙明白了,梁有才不是不想賣丫鬟,只是丫鬟值不了幾個錢。更值錢的是誰?當然是雲翠仙本人。雲翠仙用“不如以妾鬻貴家”的話試探,正中梁有才下懷,但他很狡猾,擔心雲翠仙不是真心,就故作驚歎:“何得至此!”雲翠仙越發堅持要賣自己,梁有才果然上鉤,說:“容再計之。”也就是說,可以討論如何賣掉妻子、以及到底可以賣多少錢的問題了。雲翠仙用話套話踩住了豺鼠子的尾巴。

實際上,雲翠仙對如何掙脫不幸婚姻的牢籠早有打算。第一,她母親送她兩錠黃金,她藏著不讓梁有才發現,以便觀察梁有才沒有妻財可用時,能不能像個真正的男子漢承擔養家義務?第二,雲翠仙從不回孃家,不讓梁有才知道岳父家非常有錢。像梁有才那樣的無賴,一旦知道岳父家有錢,必然會千方百計榨取岳家財富。雲翠仙在不公平命運面前,忍辱負重,審時度勢,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一位深閨弱女,實在難得。接著,雲翠仙略施小技,騙梁有才跟她回家,她說過去她的孃家擔心女婿窮,不來往,現在翠仙與貧婿斷絕,可以回孃家了。讓一個打算賣妻子的人跟著妻子回孃家,這是多難辦的事?雲翠仙居然迎刃而解!利令智昏的梁有才果然上當了,跟雲翠仙回到孃家。翠仙痛罵梁有才是“豺鼠子”,雲家的人要跟梁有才算賬。梁有才這才發現原來岳父家樓房成片,奴僕成群。突然,雲家的瓊樓玉閣全部消失,梁有才被吊在峭壁之上,面向萬丈深淵……一直以民間普通弱女出現的雲翠仙,原來是女仙。無數的女性因為所嫁匪人而永遠處於痛苦中,蒲松齡讓受害弱女的不幸在仙女幻想中得到補償。

雲翠仙 原文

梁有才,故晉人,流寓於濟作小負販,無妻子田產。從村人登岱。當四月交,香侶雜沓,又有優婆夷、塞,率男子以百十,雜跪神座下,視香炷為度,名曰:“跪香”。才視眾中有女郎,年十七八而美,悅之。詐為香客,近女郎跪,又偽為膝困無力狀,故以手據女郎足。女回首似嗔,膝行而遠之。才亦膝行而近之,少間又據之。女郎覺,遽起,不跪,出門去。才亦起,亦出履其跡,不知其往,心無望,怏怏而行。途中見女郎從媼,似為女也母者,才趨之。

媼女行且語,媼雲:“汝能參禮娘娘,大好事!汝又無弟妹,但獲娘娘冥加護,護汝得快婿。但能相孝順,都不必貴公子、富王孫也。”才竊喜,漸漬詰媼;媼自言為雲氏,小女名翠仙,其出也。家西山四十里。才曰:“山路�,母如此蹜蹜,妹如此纖纖,何能便至?”曰:“日已晚,將寄舅家宿耳。”才曰:“適言相婿,不以貧嫌,不以賤鄙,我又未婚,頗當母意否?”媼以問女,女不應;媼數問,女曰:“渠寡福,又蕩無行,輕薄之心,還易翻覆。兒不能為遢伎兒作婦。”才聞,樸誠自表,切矢皦日。媼喜,竟諾之。女不樂,勃然而已。母又強拍咻之。

才殷勤,手於橐,覓山兜二,舁媼及女,己步從,若為僕。過隘,輒訶兜夫不得顛搖,意良殷。俄抵村舍,便邀才同入舅家。舅出翁,妗出媼也。雲兄之嫂之,謂:“才吾婿。日適良,不須別擇,便取今夕。”舅亦喜,出酒餚餌才。既,嚴妝翠仙出,拂榻促眠。女曰:“我固知郎不義,迫母命,漫相隨。郎若人也,當不須憂偕活。”才唯唯聽受。

明日早起,母謂才:“宜先去,我以女繼至。”才歸,掃戶闥,媼果送女至。入視室中,虛無有,便雲:“似此何能自給?老身速歸,當小助汝辛苦。”遂去。次日,即有男女數輩,各攜服食器具,布一室滿之。不飯俱去,但留一婢。

才由此坐溫飽,惟日引裡無賴朋飲競賭,漸盜女郎簪珥佐博。女勸之不聽,頗不耐之,惟嚴守箱奩,如防寇。一日,博黨款門訪才,窺見女,適適然驚。戲謂才曰:“子大富貴,何憂貧耶?”才問故,答曰:“曩見夫人,真仙人也。適與子家道不相稱。貨為媵,金可得百;為妓,可得千。千金在室,而聽飲博無資耶?”才不言,而心然之。歸,輒向女欷歔,時時言貧不可度。女不顧,才頻頻擊桌,拋箸,罵婢,作諸態。一夕女沽酒與飲,忽曰:“郎以貧故,日焦心。我又不能御貧,分郎憂衷,豈不愧怍?但無長物,止有此婢,鬻之,可稍稍佐經營。”才搖首曰:“其值幾何!”又飲少時,女曰:“妾於郎,有何不相承?但力竭耳。念一貧如此,便死相從,不過均此百年苦,有何發跡?不如以妾鬻貴家,兩所便益,得值或較婢多。”才故愕言:“何得至此!”女固言之,色作莊。才喜曰:“容再計之。”遂緣中貴人,貨隸樂籍。中貴人親詣才,見女大悅。恐不能即得,立券八百緡,事濱就矣。女曰:“母以婿家貧,常常縈念,今意斷矣,我將暫歸省;且郎與妾絕,何得不告母?”才慮母阻,女曰:“我顧自樂之,保無差貸。”才從之。

夜將半,始抵母家。撾闔入,見樓舍華好,婢僕輩往來憧憧。才日與女居,每請詣母,女輒止之。故為甥館年餘,曾未一臨岳家。至此大駭,以其家巨,恐媵妓所不甘從也。女引才登樓上,媼驚問:“夫婦何來?”女怨曰:“我固道渠不義,今果然。”乃於衣底出黃金二鋌,置几上,曰:幸不為小人賺脫,今仍以還母。”母駭問故,女曰:“渠將鬻我,故藏金無用處。”乃指才罵曰:“豺鼠子!曩日負肩擔,面沾塵如鬼。初近我,熏熏作汗腥,膚垢欲傾塌,足手皴一寸厚,使人終夜惡。自我歸汝家,安座餐飯,鬼皮始脫。母在前,我豈誣耶?”才垂首不敢少出氣。女又曰:“自顧無傾城姿,不堪奉貴人;似若輩男子,我自謂猶相匹,有何虧負,遂無一念香火情?我豈不能起樓宇、買良沃?念汝儇薄骨、乞丐相,終不是白頭侶!”言次,婢嫗連衿臂,旋旋圍繞之。聞女責數,便都唾罵,共言:“不如殺卻,何須復云云:“才大懼,據地自投,但言知悔。女又盛氣曰:“鬻妻子已大惡,猶未便是劇,何忍以同衾人賺作娼!”言未已,眾眥裂,悉以銳簪、剪刀股攢刺脅腂。才號悲乞命,女止之,曰:“可暫釋卻。渠便無仁義,我不忍觳觫。”乃率眾下樓去。

才坐聽移時,語聲俱寂,思欲潛遁。忽仰視,見星漢,東方已白,野色蒼莽,燈亦尋滅。並無屋宇,身坐削壁上。俯瞰絕望深無底,駭絕,懼墮。身稍移,塌然一聲,隨石崩墜,壁半有枯橫焉,罥不得墮。以枯受腹,手足無著。下視茫茫,不知幾何尋丈。不敢轉側,嗥怖聲嘶,一身盡腫,眼耳鼻舌身力俱竭。日漸高,始有樵人望見之;尋綆來,縋而下,取置崖上,奄將溘斃。舁歸其家,至則門洞敞,家荒荒如敗寺,床簏什器俱杳,惟有繩床敗案,是己家舊物,零落猶存。嗒然自臥,飢時日一乞食於鄰,既而腫潰為癩。里黨薄其行,悉唾棄之。才無計,貨屋而穴居,行乞於道,以刀自隨。或勸以刀易餌,才不肯,曰:“野居防虎狼,用自衛耳。”後遇向勸鬻妻者於途,近而哀語,遽出刀摮而殺之,遂被收。官廉得其情,亦未忍酷虐之,繫獄中,尋瘐死。

異史氏曰:“得遠山芙蓉,與共四壁,與之南面王豈易哉!己則非人,而怨逢惡之友,故為友者不可不知戒也。凡狹邪子誘人淫博,為諸不義,其事不敗,雖則不怨亦不德。迨於身無襦,婦無褲,千人所指,無疾將死,窮敗之念,無時不縈於心;窮敗之恨,無時不加於齒。清夜牛衣中,輾轉不寐。夫然後歷歷想未落時,歷歷想將落時,又歷歷想致落之故,而因以及發端致落之人。至於此,弱者起,擁絮坐詛,強者忍凍裸行,篝火索刀,霍霍磨之,不待終夜矣。故以善規人,如贈橄欖;以惡誘人,如饋漏脯也。聽者固當省,言者可勿戒哉!”

葉生

淮陽葉生者[1] ,失其名字。文章詞賦,冠絕當時[2] ;而所如不偶[3] ,困於名場[4]。會關東了乘鶴來令是邑,見其文,奇之;召與語,大悅。使即宮署,受燈火[5] ;時賜錢穀恤其家。值科試[6] ,公遊揚於學使[7] ,遂領冠軍[8]。公期望綦切。闈後[9] ,索文讀之,擊節稱歎[10]。 不意時數限人[11],文章憎命[12],榜既放,依然鎩羽[13]。 生嗒喪而歸[14],愧負知已,形銷骨立,痴若木偶。公聞,召之來而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憐之,相期考滿入都[15],攜與俱北。生甚感佩。辭而歸,杜門不出[16]。 無何,寢疾[17]。 公遺問不絕[18];而服藥百裹[19],殊罔所效。公適以忤上官免,將解任去[20]。 函致生,其略雲:“僕東歸有日;所以遲遲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則僕夕發矣。”傳之臥榻。

生持書啜泣。寄語來使:“疾革難遽瘥[21],消先發。”使人返白,公不忍去,徐待之。逾數日,門者忽通葉生至。公喜,逆而問之。生日:“以犬馬病[22],勞夫子久侍[23],萬慮不寧。今幸可從杖履[24]。 ”公乃束裝戒旦[25]。 抵裡,命子師事生,夙夜與俱。公子名再昌,時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絕慧,凡文藝三兩過[26],輒無遺忘。居之期歲[27],便能落筆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28]。生以生平所擬舉子業[29],悉錄授讀。闈中七題[30],並無脫漏,中亞魁[31]。公一日謂生日:“君出餘緒[32],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33]奈何!”

生日:“是殆有命。借福澤為文章吐氣,使天下人知半生淪落,非戰之罪也[34],願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己,可無憾,何必拋卻白紵,乃謂之利市哉[35]。”公以其久客,恐誤歲試,勸令歸省[36]。生慘然不樂[37]。 公不忍強,囑公子至都,為之納粟[38]。 公子又捷南宮[39],授部中主政[40]。 攜生赴監;與共晨夕。

逾歲,生入北闈[41],竟領鄉薦[42]。 會公子差南河典務[43],因謂生日:“此去離貴鄉不遠。先生奮跡雲霄[44],錦還為快[45]。 ”

生亦喜,擇吉就道。抵淮陽界,命僕馬送生歸。

歸見門戶蕭條,意甚悲惻。逡巡至庭中,妻攜簸具以出,見生,擲具駭走。

生悽然曰:“我今貴矣。三四年不規,何遂頓不相識?”妻遙謂曰:“君死已久,何復言貴?所以人淹君柩者,以家貧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將卜窀穸[46]。 勿作怪異嚇生人。”生聞之,憮然惆悵[47]。 逡巡入室,見靈柩儼然,撲地而滅。

妻驚視之,衣冠履舄如脫委焉[48]。 大慟,抱衣悲哭。

子自塾中歸,見結駟於門[49],審所自來,駭奔舍母。母揮涕告訴。又細詢從者,始得顛末。從者返,公子聞之,涕墮垂膺。即命駕哭諸其室:出橐營喪,葬以孝廉禮。又厚遺其子,為延師教讀。言於學使,逾年游泮[50]。 異史氏曰:“魂從知己,竟忘死耶?聞者疑之,餘深信焉。同心倩女,至離枕上之魂[51];千里良朋,猶識夢中之路[52]。 而況繭絲蠅跡,嘔學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53]!嗟乎!遇合難期,遭逢不偶。

行蹤落落,對影長愁[54];傲骨嶙嶙,搔頭自愛[55]。 嘆面目之酸澀,來鬼物之揶揄[56]。 頻居康了之中,則鬚髮之條條可醜;一落孫山之外,則文章之處處皆疵[57]。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爾;顛倒逸群之物,伯樂伊誰[58]?

抱刺於懷,三年滅字;側身以望,四海無家[59]。 人生世上,只須閤眼放步,以聽造物之低昂而已[60]。 天下之昂藏淪落如葉生其人者[61],亦復不少,顧安得令威復來[62],而生死從之也哉?噫!“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 淮陽:縣名,在河南省東部。

[2] 冠絕當時:超越同時之人。冠,第一名,首屈一指。絕,超越。[3] 所如不偶:所向不遇。不偶,猶言數奇,指命運不好,遇合不佳。

[4] 名場:指求取功名的科舉考場。

[5] 即官署,受燈火:謂留住縣衙,得到照明等學習費用的資助。燈火,此指照明費用。

[6] 科試:也稱科考。鄉試之前,備省學政到所轄府,州,考試生員,稱為科試。科試成績一、二等的生員,冊送參加鄉試,稱錄科;被錄送的生員稱科舉生員。

[7] 遊揚:隨處稱揚。學使:即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提學、學院、學臺、學政等,是明清時代掌理一省學校、科舉的長官。

[8] 領冠軍:指科試獲第一名。領,取得。

[9] 闈後:指秋闈(即鄉試)之後。各省鄉試在仲秋八月舉行,因稱秋闈。闈,科舉考場,又稱貢院。

[10]擊節稱歎:擊節原義是用手指擊拊為節拍,以尋按樂曲的韻律節奏;後常藉以形容對詩文的讚歎、激賞。

[11]時數:時運。數,命定的遭遇。

[12]文章憎命,杜甫《天末懷李白》:“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意思是好文章會妨害好命運。

[13]鎩(shà廈)羽:鳥羽摧落;比喻鄉試受挫落榜。《淮南子。覽冥訓》:“飛鳥鎩翼,走獸廢腳。”《說文》:“鎩,殘也。”

[14]嗒(t ā塔)喪:沮喪;失魂落魄。《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偶。”

[15]考滿:是明清兩代對政府官員的考績辦法之一。這裡指對外官的考績,即由吏部考功司主持的“大計”。清順治初期,外宮三年大計;順治後期,定外宮三年考滿議敘例。康熙元年,內外官考績皆用三年考滿制。其制,外宮大計以寅、已、申、亥歲,四品以下官員以五等議敘(一等稱職者記錄,二等稱職者賞賚,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調,不稱職者革職)。詳《清史稿。選舉志六。考績》。

[16]杜門:閉門。此指不與外界交往。杜,堵塞。

[17]寢疾,臥病;病倒在床。

[18]遺(w èi 衛)問:饋贈所需,慰問疾病。遺,贈予。

[19]百裹,百劑。裹,指藥包。

[20]解任:解職,卸任。

[21]病革(j ī亟)難遽瘥(chài 差),病重難望速愈。革,同“亟”。瘥,病癒。

[22]犬馬病,對自己疾病的謙稱。

[23]夫子:先生,老師。舊時縣學生員稱本縣縣令為老師、老父師,自稱學生、門生。

[24]從杖履:猶言隨侍左右。古禮老人五十得拄杖。又唯尊者得脫履於戶內,晚輩有代為捉杖納履的責任,所以“從杖履”是敬老事尊之詞。《禮記。曲禮》:“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早暮,侍坐者請出矣。”

[25]束裝,整頓行裝。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貪睡,早起及時出發。《文選》趙景真《與嵇茂齊書》:“雞鳴戒旦,則飄爾晨徵。”[26]文藝:指“闈墨”之類供科舉士子揣摩研習的八股範文。

[27]期(j ī基)歲:滿一年。

[28]入邑庠:成為縣學生員,俗稱秀才。邑庠,縣學。

[29]所擬舉子業,指葉生平日為應付科舉考試而習作的八股文。擬,謂擬題習作。舉子業,又稱四書文,即八股文。

[30]闈中七題,明、清鄉試、會試的頭場試題大都是七題,其中“四書義”三題,“五經義”四題。這裡“七題”指鄉試的頭場試題。頭場成績即能決定能否錄取,二、三場成績只作參考,所以再昌因頭場七題作得好而取中亞魁。

[31]亞魁:鄉試第二名。第一名稱鄉魁、鄉元或解元。

[32]出餘緒:拿出本人才學的微末部分。餘緒,微末,殘餘。餘緒,義同緒餘。《莊子。讓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士苴以為天下。”

[33]黃鐘長棄:比喻賢才被長期埋沒。《楚辭。卜居》:“黃鐘長棄,瓦釜雷鳴。”黃鐘,古樂中的正樂,比喻德才俱優的人。

[34]非戰之罪:《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該下戰敗後曾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葉生借喻自己半生淪落,功名未就,是命運使然,而非文章庸劣。

[35]“何必”二句:意思是說,不必取得科舉功名,才算作發跡走運。宋代王禹偁《寄碭山主簿朱九齡》詩:“忽思蓬島會群仙,二百同學最少年;利市襴衫拋白紵,風流名字寫紅箋。”白紵,一種質地細密的白夏布,借指士子取得科舉功名前所著的白衣。取得科舉功名後,就脫去白衣,改穿襴衫(官服)了。利市,語出《周易。說卦》:“為近利,市三倍。”本指由貿易獲得利潤;後來比喻發跡、走運,俗稱“發利市”。

[36]歲試:各省提學使幹三年任期內到所轄府、州考試一次生員課業,以六等定優劣,謂之歲試。在外地的生員須回原籍參加歲試,所以丁公勸葉生歸省。歸省,本義是回鄉探望父母,這裡實指回鄉應試。

[37]生慘然不樂,底本無“生”字,據鑄雪齋抄本補。

[38]納粟:明清設國子監於京城,國子監生員稱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不必參加歲試。自明景泰(1450—1456)以後,准許生員向朝廷納粟,享受監生待遇;後代循例納粟(實際用銀子)人監的生員,又稱例監。

[39]捷南宮:指會試中式,即考中進士。明、清舉人考進士,會試是決定性的一輪考試。南宮,漢代把尚書省比作南方列宿,稱之為南宮。宋、明以來則稱禮部為南宮。會計由禮部主持,因稱會試中式為捷南宮。捷,謂獲勝、取中。

[40]部中主政:明清於中央六部各設主事若干員。主政是主事的別稱,職位低於員外郎。據下文所言“差南河典務”,“部”當指工部。

[41]人北闈:指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鄉試。明代在順大府(北京)和應天府(南京)各設國子監,兩處鄉試應考生員多為國子監生,因而分別稱為北闈和南闈。清代無南闈,而順天鄉試初仍習稱北闈。

[42]領鄉薦:指考中舉人。唐制,參加進士考試者,例由地方長官(刺史、府尹)考試薦舉,稱為鄉舉或鄉薦。後代因稱鄉試中式者為領鄉薦,或簡稱領薦。

[43]差南河典務:奉派到南河河道辦理公務。清初自順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四年前,河道總督所轄的江南省河道,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民江以北的黃河、運河水系,時稱南河。《清會典》卷四十七“工部。都水清吏司:掌天下河渠關梁川途之政令,凡壇廟殿廷之供具皆掌焉。”

[44]奮跡雲霄:致身雲路;謂一舉成名,前程遠大。此即指中舉人[45]錦還為快:衣錦還鄉,堪稱快事。《漢書。項籍傳》:“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46]卜窀穸(zhūn —X ī諄夕):選擇墓地:指安葬。窀穸,墓穴。[47]憮然惆悵:此據鑄雪齋抄本。底本“惆”誤作“籌”。憮然,失意的樣子。

[48]脫委:蛻落在地。脫,通“蛻”。委,丟棄,掉落。

[49]結駟:拴馬。

[50]游泮:進學;成為秀才。泮,指泮宮,周代諸侯所設的學校。代指府、州、縣設各類官學。

[51]“同心倩女”二句:意思是,知心的情侶,可以離魂相隨。唐陳玄佑《離魂記》:張倩女與表兄王宙相戀,遭父親梗阻,倩女離魂追隨王宙出走。五年後夫婦同回孃家,倩女的離魂才與床上病體合而為一。

[52]“千里良朋”二句:是說,真摯的友誼,可使遠隔的良朋夢中往會。《文選》沈約《別範安成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引《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中道,便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按,此殷引文,不見於今本《韓非子》)這裡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53]“而況”四句:承接“同心倩女”四句:領起下文科場失意的感慨。意思是,又何況應舉文章是我輩讀書人精心結撰繕寫;它是否能遇真賞,正決定著我們命運的窮通呢!繭絲,比喻文章章句妥貼。本《文心雕龍。章句》:“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緒,即絲)。蠅跡,即蠅頭細字。陸游《讀書詩》之二:“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比喻文章繕寫工整。

學士,學子、讀書人;與隔句“我曹”互立足義,意為“我輩讀書人”。嘔心肝,用唐代詩人李賀事。李商隱《李長吉小傳》寫李賀作詩構思極苦,其母嘆息說:“是兒要當嘔出心肝乃已爾!”流水高山,用伯牙“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琴曲(見《呂氏春秋。本味》)比喻高雅絕俗、不易被人賞識的作品,通,溝通。性命,品性和命運。作者認為,文章是作者性格、品質的表現,它的遭遇如何,則決定作者的命運窮通,所以說文章溝通性、命。

[54]“行蹤”二句:經歷之處,總難遇合,只能空自對影愁嘆。行蹤:蹤跡所到之處。落落,孤單落寞的樣子。左思《詠史詩》:“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對影,身與影相對,形容孤單。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5]“傲骨”二句:生就嶙峋傲骨,不能媚俗取容,唯有自惜自憐。嶙峋,用山石突兀形容傲骨堅挺。搔頭,失意無計的樣子。杜甫《夢李白二首》:“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自愛、自惜、自珍。又,《詩。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方言》注引作“薆”,義為隱蔽,則搔首自愛,謂抑志自持,不失其節。

[56]“嘆面目”二句:意思是,自嘆窮厄困頓,招致勢利小人的嘲侮。面目,指服飾容止等外觀表現。酸澀,寒酸拘執,不舒展灑脫。來,招致。鬼物揶揄,比喻勢利小人的奚落。《世說新語。任誕》劉孝標註引《晉陽秋》:晉代羅友為桓溫掾吏,不得意。一日,桓溫設宴送人赴郡守任,羅到席最晚。桓溫問他,他回答說:“民首旦出門,於中途逢一鬼,大見揶揄,雲:”吾但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耶?‘“

[57]“頻居”四句:意思是說,多次落榜的人,從人身到文章,都被世俗譏貶得毫無是處,頻居康了之中,多次處於落榜境地。宋範正敏《遯齋閒覽》:唐代柳冕應舉,多忌諱,尤忌“落”字,至稱安樂為安康。榜出,令僕探名,還報曰:“秀才康(落榜)了也!”又據宋范公偁《過庭錄》:宋代孫山滑稽多才,偕鄉人子同赴舉,榜發,鄉人子落榜,孫山名居榜末。鄉人問其子得失,孫山說“解名(榜文名單)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後因又稱落榜為“名落孫山”。

[58]“古今”四句:大意是說,古往今來,因種種原因而悲憤痛哭的人很多,只有懷寶受誣的卞和像你;舉世賢愚倒置,能識俊才的伯樂在當今又是誰人!卞和惟爾,意思是隻有你的處境類似卞和。卞和!春秋時楚國人,得璞於楚山中,獻之厲王、武王,皆以為誑,刖其左右足!文王立,卞和抱璞哭楚山下,王使人理其璞,得美玉。見《韓非子。和氏》。逸群之物,超群的駿馬。伯樂伊誰!誰是伯樂。伯樂,春秋秦國人,與秦穆公同時,姓孫名陽。其事略見於《莊子。馬蹄》、《楚辭。懷沙》、《戰國策。楚策》等記載。伯樂善相馬,後代因以喻善於識才的人。《漢書。賈誼傳》載,賈誼曾說:“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屈原《九章。懷沙》有“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伯樂既沒,驥焉程兮。”這四句概括了這些病憤之言。

[59]“抱刺”四句:意思是,當道無愛才之人,不值得幹渴!反側展望,四海茫茫,竟無以容身。《三國志。魏志。荀彧傳》注引《平原禰衡傳》:“衡字正平。建安初,自荊州北遊許都……時年二十四。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士人。衡嘗書一刺懷之,字漫滅而無所適。“又《佔詩十九首》:”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此綜取其詞成句。趙翼《陔餘叢考》:”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刺;漢以後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刺。“刺,即後代的名帖、名片。明清時用紅紙書寫名帖,用於拜謁,又稱拜帖。滅字,字跡磨滅。

[60]“人生”三句:仍是作者痛憤之言,大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可不必認真、清醒,只須閉眼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一切聽天由命。閤眼:有不理會是非曲直、不計較得失、不與別人比量等意思。放步,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造物,造物主、上帝。低昂,抑揚,升沉、意謂擺佈。

[61]昂藏:氣概不凡的樣子。

[62]令威:借指淮陽縣令“關東丁乘鶴”。《搜神後記》:丁令成,漢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沖天飛去。

聊齋志異-沂水秀才 2009-06-18 13:26

分類:聊齋志異 字號: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文

沂水某秀才[1],課業山中[2]。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長袖拂塌,相將坐[3],衣耎無聲[4]。少間,一美人起,以白綾巾展几上,上有草書三四行[5],亦未嘗審其何詞。一美人置白金一鋌,可三四兩許;秀才掇內袖中[6]。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秀才捫金[7],則烏有矣[8]。麗人在坐,投以芳澤[9],置不顧;而金是取,是乞兒相也,尚可耐哉!狐子可兒[10],雅態可想。

友人言此,並思不可耐事,附志之:對酸俗客。市井人作文語[11]。富貴態狀。秀才裝名士。旁觀諂態。信口謊言不倦。揖坐苦讓上下[12]。歪詩文強人觀聽。財奴哭窮。醉人歪纏。作滿洲調[13]。體氣苦逼人語[14]。市井惡謔[15]。任憨幾登筵抓餚果。假人徐威裝模樣。歪科甲談詩文[16] 。語次頻稱貴戚 [17]。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