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帕爾曼的資料啊?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2-08-02

誰有帕爾曼的資料啊?匿名使用者 2013-04-15

扎克·帕爾曼從三歲半的時候,就開始拉小提琴。他嫻熟的技巧無人能及。即使他演奏那些現在看起來已經過時的曲目,也會讓人心曠神怡。

伊沙克·帕爾曼1945年8月31日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父母是波蘭人。三歲半的時候,開始拉小提琴。可一年以後,他的雙腿因小兒麻痺症癱瘓了。沒有人知道,疾病在多大的程度上阻礙或是激發了他的音樂天賦。人們只是看到,九歲的帕爾曼已經開始在音樂會上演出。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認為,對帕爾曼來說,在這個競爭激烈、荊棘叢生的行業中,開獨奏音樂會實在是太難了。

身體上的殘疾並沒有阻礙帕爾曼演奏水平的提高。他更多的參加音樂會,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這顆樂壇新星。但是舉行完全意義上的獨奏音樂會對帕爾曼來說,似乎還是難以完成的。

直到十三歲的時候,有一天,美國國家電視臺邀請他到“愛德·沙利文綜藝節目”中做客,這簡直是天賜良機。為了使帕爾曼那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得到更好的發揮,他們全家搬到了紐約。

剛來到美國的時候,他和媽媽兩個人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館裡住了一天,後來,又到另一家旅館住了一天,接著就在那兒定居住了一年。他們有一個小廚房,兩個人住在一間屋裡,就在那時他開始跟家教學習英語。

帕爾曼一週大概要去朱麗亞特學校上課三四次,學校不在林肯中心,在第120號大街上,現在已經改名為曼哈頓音樂學校。

每次出門,他都在賣酒小鋪前的一個角落那裡等計程車。下雪的時候,他就滑進車裡去,總是剛好倒在出租車前面,然後剛好能滑進車裡。

在那個時候,沃爾多夫·阿斯托里亞的酒店經常舉辦舞會,在那種地方拉小提琴和別的場合可不一樣。人們在那兒吃晚餐,用甜點,吃完以後,他們就會說:“好了,讓我們來聽一聽年輕的帕爾曼給我們演奏《野蜂飛舞》和布魯赫的《尼根》(Nigun)”。通常到了午夜十二點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嚷嚷:“天哪,是誰在那兒拉琴呢?”這時候,帕爾曼就走上臨時搭建的舞臺,聽著服務員收刀叉的聲音,開始拉他的《野蜂飛舞》。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不快、更難辦的事情了。因為, 你得努力去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當時只有十四歲,在那兒演出也並不是很好,但他還是在那裡演奏了好幾年。後來,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首演的時候,演奏就要輕鬆多了。這些人到音樂廳是專門聽他演奏的!他們不是在吃東西,喝雞尾酒;他們沒有抱怨那些硬硬的麵包卷,也沒有抱怨那些添塞了輔料的雞。他們來這兒就是為了聽帕爾曼拉小提琴的,這對於他來說真的是一種樂趣和享受。

多年的磨練沒有白費。帕爾曼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大獲成功。他輕鬆地完成了在朱麗亞特學校的學業,並獲得利文特里特獎。

但他也有感覺受挫的時候,因為他沒法兒玩籃球,沒法兒去滑冰。實際上很多事情他都不能做。不過他有一套自己的處理辦法。他是一個籃球迷,他會在頭腦中想像在籃球場裡跑來跑去的情景。

他很喜歡做教學方面的工作,因為在音樂會上演出時,在聽自己的演奏時,就會默默地跟自己說話。他會問自己,為什麼有的地方拉得不是太好呢?然後,心裡又說,想一想自己是怎麼教導學生的,現在照著做吧,事實證明確實挺有幫助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幫助別人、幫助年輕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他認為,如果演奏時沒有激情,演奏效果是不會好的。如果在浴室、廚房或者其他什麼地方演奏時,自己感覺非常興奮,那就會演奏得很好……

獲奧斯卡金像獎的《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正是帕爾曼配樂的,整部電影配樂以帕爾曼的小提琴獨奏為主,管絃樂協奏,表現人性尊嚴、人道精神和對法西斯的控訴。

帕爾曼又為張藝謀的電影《英雄》配樂,擔任小提琴獨奏。帕爾曼說《英雄》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它的音樂更是奇妙。當初接到譚盾的邀請,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高度讚揚了譚盾作曲、馬友友演奏的電影版《臥虎藏龍》電影音樂。譚盾也被帕爾曼在《辛德勒的名單》中的出色表演所折服。於是,兩個人就有了這次意義深遠的合作。

帕爾曼說,《英雄》的音樂包含了一種中國古老的高音,聽起來有一種遠古大漠的蒼涼感覺。為了用小提琴表現中國古老的音樂旋律,他還將小提琴的四根弦重新調音,讓它發出有“中國味道”的聲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