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1-08-18

請問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什麼?PP悠 2008-10-05

讀《論語》首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句話似乎在說三件事。既然是說三件事,孔子為何放在一起說?蕭民元《論語辨惑》說:“一般的解釋是:‘學後時常溫習,不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我,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不感到惱怒,不是很君子嗎?’如是我見,這樣的解釋是不妥的。《論語》共二十章,每章的主題不甚明顯,但每個小節的話卻是一貫的。照以上的解釋,‘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成了三個獨立的主題,沒有一貫性,顯然有點問題。”蕭先生認為三句話“不是在說獨立的三件事”,很有道理。

孔子這三句話,實際上提出了治學的三種境界。這三句話,即治學的三種境界。有志於學的人,沒有不經過這三種境界的。只是歷來講《論語》,沒人這樣講過。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到辛勤學習溫故知新之樂。學習本來並不是一件人人都會感到愉快的事。李澤厚《論語今讀》說:“學習‘為人’以及學習知識技能而實踐之,當有益於人、於世、於己,於是中心悅之,一種有所收穫的成長快樂。”一個人修養達到這種境界,則能感受到學習的愉悅;達不到這種境界,學習就會變成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所以,這是最起碼的境界。進入不了這種境界,所謂學習就無從談起。李澤厚又說:“《論語》首章首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還反覆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這種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義,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普遍意識或潛意識,成為一種文化心理結構或民族性格。”換言之,孔子所說治學的第一境界,數千年來已經為中國人所普遍接受,成為治學者的一種共識。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到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過去許多人只從字面上理解,把這句話作為熱情好客的口頭禪,其實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義,是“以勸善規過為先”的人。方苞《與翁止園書》雲:“僕又聞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難而相急,通顯而相致,皆末務也。察其本義,蓋以勸善規過為先。”朋友從遠方來,“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既說明孔子當時影響巨大,同時也說明孔子對知己的渴求和對批評的渴望。孔子的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從何而來?我看,不僅來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熱情,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他人批評,“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可見他盼望諍友,歡迎批評。能不能真心歡迎批評,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後能否繼續真心歡迎批評,就成為治學的第二境界。這一步跨不過去,治學就很難有什麼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之樂。如何對待“人不知”,其實就是一個如何對待名譽地位利益實惠的問題。真正成為一個大學問家,決不會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發財,揣摩走什麼路子討誰人歡心,決不會一時一刻看不見“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嘆寂寞難受。而學問一旦成為名韁利鎖,成為飛黃騰達的敲門磚,既是對治學的褻瀆,更是治學者自己的恥辱。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所以說,“人不知而不慍”,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傅聰曾經說到“人不知而不慍”,說得很坦白:“這個階段是很難做到的,有人說,第三點我絕對做不到。我呢,比他們做到的多一些,要說真的做到,我看也做不到”(《深圳特區報》2005年2月6日)。傅聰說的是老實話,也是數千年來知識界的真面目。有人討論今天何以很難出現“大師”級的人物,過不去第三境界這一關,恐怕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請問孔子認為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流水有意卻難情 2008-10-0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就是:自己學的喜歡的不行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