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反叛與懺悔表現在哪些方面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娛樂
  • 2021-10-15

高加林反叛與懺悔表現在哪些方面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5-05-04 回答

“高加林”這一人物形象的出現在文學史上打破了梁寶生(柳青《創業史》)那個矗立了半個多世紀的巨大身影,再一次將個性主義的旗幟高高舉起。他以自己個體生命慾望的洶湧激情,讓那些無慾無私的理念太師相形失色。他用自己狂傲不馴的與命運抗爭的勇氣意志,讓那些多年不知有個人意志思想的人耳瞪心驚。他那強大的個體生命力量,他那不安於窮鄉山野而放跟縣城省城乃至於“蘇美中三角關係” 的世界眼光,讓人感到,在一個卓越的個體生命中,有著多少可以創造生活創造世界的堅忍而豪邁的意志力量啊。[6]

小說裡,作者給予高加林這個農村孩子強健的體魄並且長相俊美,不但讀書讀得多而且還有點小才華,可是,現實是殘酷的。中國社會長期的城市化和農村的分裂所形成的隔膜一直都存在,不曾消失。好像城市就是文明、先進、物質豐富、交通便捷的所在,而農村註定要與落後、愚昧、保守、貧困蔽塞掛鉤,即便像是高加林這樣有才華的青年如果沒有人際關係網布能走後門的話還是會被排除在外。現在都還有老師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將來出人頭地擺脫農村生活,高加林是這千千萬萬中的一個。

但是,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這片土地已經是他的根,是他的母親,他離開了根本又如何讓能活下去呢?他的不甘心,不情願,是因為他上了高中,學的東西多,希望可以去城市裡一展才華,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小說裡描述到高加林的生活環境是20世紀70年代的農村。仔細看去不難發現,這個村子裡還殘留著濃重的北方宗法制的影子,例如,習慣以血緣關係締結家族式聯姻,民眾保守落後的觀念,刷牙都是奇怪的事,自由戀愛更是傷風敗俗,“能人”“強人”治理村子,簡單而又辛苦的生產方式。在這裡,可以憑藉個人的能耐和本事享有一定的發言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比較簡單,階級觀念不是很明確,高加林甚至被大家看好,被認為將來會是山窩裡飛出的金鳳凰。但是,當環境變化,高加林想去到城市時,一種無形的隔阻讓他無力前進。城市是什麼?它是現代民族國家的產物,有著鮮明的等級觀念和階級階層劃分,有較廣泛的民主基礎,高加林是從農村向城市流動,處在由傳統向現代的追求中,無法避免的遭遇失敗。在向城市進發的過程中,高加林忽略了一個因素,那就是在農村,完全可以憑藉個人的手藝而活,勤奮的勞動足可以養活自己,而在城市,無依無靠的人是被階級支配的,最後只能失敗。

如小說講述,高加林憑著個人出眾的才華和叔叔地區勞動局長的地位,在別人的“熱心幫助”下如願以償地進入到城市,成為一個“準城裡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身份置換和脫胎換骨。高加林對城市的渴望,就是對城市人身份、地位、生活方式的追求,對個人價值得以實現的可能性的追求,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性追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鄉村對城市的想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如《霓虹燈下的哨兵》、《千萬不要忘記》、《廢都》、《上海寶貝》等作品,將都市想象為奢侈糜爛、紙醉金迷的遊樂場,慾望橫流的跑馬場,道德墮落的淵藪。另一種則是如《人生》、《陳奐生進城》等作品,站在遙遠的鄉村眺望繁華的都市。都市作為鄉村的他者和映象,作為或是現代或是浪漫的生活原型象徵,極大地滿足了鄉村對於城市的想象,令無數農村知識分子心馳神往的同時,更多地帶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怨羨的複雜情結。到都市去!不僅意味著身份的改變,也意味著突出重圍實現了由傳統到現代的巨大轉型。這些正是高加林們的精神認同和畢生追求。

然而,高加林的現代性追求遭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有力狙擊。首先是都市的拒絕。都市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以其特有的魅力拉開了與鄉村的距離。在新中國的現代化程序中,都市與鄉村日漸產生隔膜和對立,它的情調、文化、氛圍、繁華、氣質、風格甚至喧囂,完全是鄉土中國無法比擬的。在這場“城與人”的認同中,高加林雖然想歸依城市,然而先天的“鄉巴佬”的身份招致了城市對他的拒絕。其次是組織的清退。組織與都市一樣,帶有鮮明的現代性烙印,進一步說,組織在當代社會結構中,是權力機制的化身,代表著權威與正義力量,有時更是“黨”的化身,決定和支配著個人的命運,我們從《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紅巖》等“紅色經典”小說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點。在“反腐文學”中,組織更被賦予了不言自明的正義、權威、勝利者的形象。選擇了一條路,如果錯了,就會付出代價,受到懲罰。高加林也感受到了,他失去了最為寶貴的東西,金子般的心,最後回到黃土地,鄉親門都出乎意外的寬恕了他,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根,在黃土地上。“他是根豆芽菜,根上一點土都沒有,他應該紮在咱的土裡”(德順老漢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