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新美食路線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美食
  • 2022-03-31

臺灣最新美食路線wsfc123456 2012-12-09

華人的飲食文化淵遠流長,舉世皆知,雖然今天在國際上各大都市均可吃到中國菜,但是行家們仍一致認為唯有在臺灣才能品嚐到各式各樣地道的中國菜餚。民以食為天的臺灣,幾乎是三步一小吃店,五步一大餐廳,由北方口味的烤鴨、燻雞、涮羊肉、溜魚片、青椒炒牛肉、乾貝蘿蔔球……,到南方口味的樟茶鴨、鹽焗雞、蜜汁火腿、爆炒蝦仁、乾燒茄子、麻婆豆腐……,可說是應有盡有。近年來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快速,臺灣吃的文化除了傳統的中國飲食方式外,也發展到中國式快餐連鎖店的經營方式,使得中國吃的藝術變得更加繁複。因臺灣地處世界文化交流的總彙,世界各國的飲食也紛紛在臺灣出現,美國的漢、義大利的披薩、日本的生魚片、德國的豬腳、瑞士的乳酪等等,包羅永珍,讓臺灣著實成為饕家的天堂。而臺灣獨有的本土料理,風靡全球,嘗味一次,必將永生難忘。

臺灣菜:

臺灣四面臨海,向來漁產豐富,因此大部分的臺灣餐館都以海鮮為招牌。另外清粥配上饒有地方特色、一碟一碟的小菜,也非常出名。啖海鮮,嘗清粥小菜已經成為到臺灣觀光的必修課程了。臺灣菜其實是以福州菜為基礎,加上部分日本料理的影響融合而成。今日臺灣菜的特色在於料理方法的精緻。味道清淡,也有不少以甜或酸調味的菜。不論蒸、煮、炒、炸,都別具風味,值得一嘗。其中還有較特別的客家菜,因為早期客家人到處遷徙,為了使糧食易於攜帶與長期儲存,曬乾和醃漬在客家菜中佔相當重要的地位,客家主婦處理蘿蔔乾尤其有名。客家菜口味較重,也比較鹹,更重視香味,「客家小炒」足為代表。較有名的客家菜包括:梅乾扣肉、梅菜蹄膀、鹽焗雞、薑絲肥腸、炒毛肚、釀豆腐等。

臺灣遍地皆小吃

中國臺灣的中式飲食,都是從中國大陸各省傳過去的,什麼菜都有,而且名稱也與中國大陸的招牌菜一樣,但端上桌子一看,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刀工也不行,再嘗一下,更沒有那個味道,賬單一來,還不便宜!所以說,臺灣中式飲食沒有大菜,只有小吃。小吃也是從中國大陸傳過去的,又融合了當地人的口味,而且就地取材,比大菜顯得更有特色、更有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各地包括各個小鎮,都有名小吃,臺灣人對此津津樂道。比如,桃園大溪有豆乾,臺北淡水有魚丸、阿婆鐵蛋和阿給,臺北永和則有正宗的永和豆漿,新竹有貢丸和米粉,嘉義有雞肉飯,南投有紹興酒做的米糕,臺中有太陽餅和阿水獅的豬腳……真是應有盡有。至於蚵仔麵線、炒花枝、菜脯蛋、魚羹、擔仔麵等,差不多全臺灣的每個小店都有。

比如擔仔麵,正宗的百年老店就在臺南市,行號叫做“度小月擔仔麵”,在臺灣無人不知,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店堂陳設一直保持傳統風貌,沒有高桌大椅,全是小臺矮凳,客人步入店堂,圍爐而坐,一邊看夥計現場調製,一邊閒話“度小月”的歷史。說到臺南,還讓我想起另外一個名小吃,它有個駭人聽聞的名字,叫“棺材板”。它是這樣做成的:將厚片的吐司麵包炸酥後挖空,填入牛奶麵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等,再將挖去的麵包皮蓋上。棺材板是食客的“戲稱”,老闆索性以此命名。

臺灣名小吃中最出名的還是淡水魚丸、基隆廟口的螃蟹羹和高雄旗津的番茄切盤。在臺北的淡水,做魚丸、賣魚丸的比比皆是。先將上等的鯊魚肉打成漿,再加少許的芡粉和水,和勻之後,包進肉燥,丸子就做成了。淡水魚丸很有嚼頭,吃的時候還要小心,先得把魚丸咬開一小口,吸吮裡面的肉餡和湯汁,然後才可以大嚼。基隆廟口的小吃攤從清朝同治年間就有了,現在有兩三百個攤位。那裡的小吃螃蟹羹由鮮筍絲、鮮香菇絲、髮菜、螃蟹腿肉等6種材料做成,色香味俱全,坐在爐子邊,一碗螃蟹羹下肚,覺得天下美味莫過於此。而高雄旗津的番茄切盤,是將帶青的番茄切成塊狀,放在盤子裡,蘸醬油和梅子粉後再送入口中,那種味道實在無法形容。

當然,小吃最集中的地方還是夜市。臺北因此形成十大夜市,比如士林、公館、華西街、師大、饒河街、遼寧街、寧夏路等等,臺北淡水夜市就在淡水老街,基隆的夜市在廟口,新竹夜市則在城隍廟……

除了小吃,臺灣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比較特別,山菜如山蘇、過貓、檳榔花、甘蔗筍等,日月潭的“總統魚”,海鮮則有東港三寶如櫻花蝦和黑鮪魚等。黑鮪魚的生魚片入口即化,吃後,你會覺得其他魚真的很一般。

飲食不分家,臺灣的飲料也很特別,走到哪裡都有各種味道的飲料,比如臺北的珍珠奶茶,臺東的洛神花茶以及用煉乳和各種水果做的刨冰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澎湖人發明的用仙人掌果實榨汁做成的冰激凌,味道酸甜,吃了還想再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