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有哪些分類

  • 作者:由 飛酷 發表于 遊戲
  • 2022-12-10

魚鱗病有哪些分類相守經年2011.11.08 回答

(一)性聯遺傳尋常魚鱗病:較少見。由於本病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故僅見於男性,可於生後或嬰兒期發病。皮損與上型略異,鱗屑大而顯著,呈黃褐色或汙黑色大片魚鱗狀,面板乾燥粗糙,往往遍佈全身,腋窩、肘窩等部亦可受累,腹部較背部尤重。如面部受累,則僅限於耳前及顏面側面。一般不發生毛囊角化。掌蹠距面板正常,皮損不隨年齡增長而減輕,有時反而增劇。本病女性為攜帶者,一般不發病,有時僅見於前臂及小腿出現薄的鱗屑。角膜後壁及後彈性層膜上可有小渾濁點狀,不影響視力。

(二)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尋常魚鱗病,本型為常見的輕型魚鱗病,親代一方或雙方患病則家中常有多人摧患,但無性別差異。常自幼年發病,隨年齡增長而加劇,至青春期症狀最為顯著,以後即停止發展。皮損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僅冬季面板乾燥,無明顯鱗屑,搔抓後有粉狀落屑,稱為幹皮症。或於毛囊口見有針尖大小與毛囊與致的褐色或淡褐色鱗屑,無自覺症,稱為毛囊性魚鱗病(ichthyos;sfoll;cularis)。常見者除面板乾燥外,尚可見灰褐色或深褐色蛇皮狀鱗屑,中央固著,邊緣遊離。亦有鱗屑呈灰白色,帶有云母狀光澤者,稱為光澤性魚鱗病。更有角質增殖異常顯著,可厚達lcm以上,表面粗糙,呈棘狀或乳頭狀隆起,表面暗灰或灰褐,猶如樹皮者,此稱為高超魚鱗病。

(三)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又稱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為具有高畸變率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臨床少見。生後或生後數月,可有泛發性及侷限性損害。泛發性者出生時全身即有鎧甲樣厚層鱗甲,生後即脫落,出現泛發性潮紅及鱗屑,剝除鱗屑呈現溼潤面,紅斑可逐漸消失,可再發生較厚疣狀鱗屑。侷限性者僅在四肢屈側及皺壁部可有較厚的魚鱗狀角質片。重者可有疣疵狀增生或呈侷限性撫狀增生損害稱豪豬狀魚鱗病。本病的開始數年內可出現木小不等的鬆弛性水疤或大疤。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減輕水疤的發生。手掌受累者可影響功能。

(四)板層狀魚鱗病 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生後全身即為一層廣泛的人棉膠狀的膜緊緊地包裹,多引起眼瞼及唇外翻。數日後該膜脫落,面板呈廣泛彌慢性潮紅,上有灰白色或灰褐色多角形或菱形大片鱗屑,中央固著,邊緣遊離。往往對稱性發於全身,以肢體屈側、肘窩、國窩、腋窩和外陰等部較為明顯。掌蹠過度角化,指甲及毛髮過度生長。病程經過遲緩,可終生存在,至成年期紅皮症可減輕,但鱗屑仍存在。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五)侷限性線狀魚鱗病

其特徵性表現是頭面部的脂溢性皮炎樣紅斑及脫屑,夏消冬發,病程緩慢,可持續終生。

(六)豪豬狀魚鱗病

又稱高起性魚鱗病,是一種罕見的特殊性魚鱗病,全身高起性鱗屑為其主要特點,表面凹凸不平,角化棘刺可高達1釐米以上,狀如豪豬,故此得名。病程緩慢冬重夏輕,隨年齡增長而日益加重。

(七)膠樣兒 臨床罕見、表現特殊,其特點是出生時即有膠樣薄膜緊裹於全身,此而得“膠樣兒”之稱。

魚鱗病有哪些分類面板病專家2011.11.06 回答

1。尋常型魚鱗病基因定位於1q21,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

2。性聯隱性魚鱗病致病基因編碼類固醇硫酸酯酶(STS),該基因缺失或突變造成微粒體類固醇、硫酸膽固醇和硫酸類固醇合成障礙。

3。板層狀魚鱗病致病基因與谷氨醯氨轉移酶1(TGM1)基因突變有關。

4。先天性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致病基因與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變有關,導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響基底層角質形成細胞內張力微絲的正常排列與功能,進而造成角化異常及表皮鬆解。

5。先天性非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由多個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ALOX12B)基因、脂氧合酶3(ALOXE3)基因的突變引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