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吶喊彷徨》讀後感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遊戲
  • 2021-09-14

魯迅的《吶喊彷徨》讀後感遊熙厹2O 推薦於2016-12-01

魯迅的小說集子有三本——《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故事新編》我還沒有仔細品讀過,今天先來談談自己閱讀《吶喊》和《彷徨》之後的一點感想。

從這兩本集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魯迅思想的變化發展。先說《吶喊》。誰來“吶喊”?我。為什麼要“吶喊”?我們不妨看看魯迅那個著名的“鐵屋子”譬喻——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這個雖然悲觀沉鬱的描述卻暗含了一個資訊,也可以說是一種自信:我是清醒的個體,我是站在啟蒙的立場上的,所以我要吶喊,即便聲音微弱、個人前途暗淡也在所不惜。以《阿Q正傳》為例,這篇小說固然帶著作者強烈的自省色彩,但毫無疑問的,作者的精神是高於阿Q的,是在無情自剖基礎上的俯瞰。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語境後面便包含著一種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一自信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表現得很鮮明:“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儘管經歷了種種寂寞困苦,儘管有上述那段近乎絕望的“鐵屋子”譬喻,內心深處的這一自信並沒有改變。

但魯迅的這一信念的紮根之處與普通作家是不一樣的,正體現了他的豐厚與深刻。魯迅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中間物”,只是進化鏈中的一個過渡。他“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一點光明出去,自己則甘願滅亡。這一孤獨者的本質,這一自我犧牲的精神力量,非但不會導致頹廢消極,反而能激起一股悲壯的、自覺的贖罪感——替所有人去贖罪,而這一贖罪感蘊含著主體的自信與優越。

就拿《藥》來說,透過解讀我們發現,除了夏瑜,小說中的人物都具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雙重身份,而革命者夏瑜則是單一身份——人血饅頭——“被吃者”。這一身份本身就帶有一種強烈的殉道意味,精神境界和直麵人生的勇氣遠遠高於其他人。或者還可以這樣說,像狂人那樣,夏瑜以前也是“吃人者”。如果說狂人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後,終於“痊癒”,自省的道路走了一半,那麼後面的一半就由夏瑜用他的鮮血來完成了。

然而到了《彷徨》那裡,這種自信忽然遭受了強烈質疑。誰在彷徨?我。作者逐漸進入到對主體內在的燭照和自省,於是主體的立場發生了鬆動;啟蒙者已不能確定麻木的群眾究竟有沒有可能被喚醒,甚至開始懷疑其實啟蒙物件不是不能清醒,而是他們不願意清醒,管自生活賺錢麻木,倒是啟蒙者多事,妄想改變些什麼。

我覺得到《彷徨》這裡,魯迅的思想經歷了一次轉變。這個轉變是深刻而持久的,絕非如教科書上說的是偶爾的精神苦悶。《祝福》中“我”面對祥林嫂詢問地獄有無表現地手足無措,這令人看到了魯迅逝世前不久所作的《我要騙人》的某種源頭。在那篇文章裡魯迅寫道:“倘使我那八十歲的老母親,問我天國是否真有,我大約是會毫不躊躇,答道真有的罷。”這中間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難真切體會的。

從《吶喊》到《彷徨》的變化當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發生斷裂的。

《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為只有小學生的水平,這不過證明了他的無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篇小說當然沒有特別之處,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確也被小學生用濫了。但是,在那個時代寫出這一作品是不容易的。胡適、沈尹默、舍我乃至後來的郁達夫都寫過人力車伕,但是他們的角度都是同情憐惜,也就是說高於人力車伕。唯獨魯迅,是用一顆真心,真誠體會出了自身的渺小。這一知識分子的自省,是難能可貴的。

再拿《藥》來說,小說結局讓兩位母親相遇。兩位母親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她們的相遇突出了雙重悲劇。夏瑜為了千千萬萬的華小栓而死,華小栓的母親卻希冀用他的血來換回兒子的生命。夏瑜的母親則念念不忘兒子是被“冤枉的”,可見在她的意識中革命者的確是該殺的,但瑜兒並非革命者。母愛在這裡體現的不是終極的關懷與壯美,而是深深地、寒徹骨髓的悲哀——連母親都無法理解革命者,這是多麼深廣的哀痛啊!革命者又是多麼的孤獨啊!

革命者的孤獨走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孤獨者》中的冷峻與絕望。主人公簡直就是魯迅的自況,而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我”,彷彿時時要阻礙著主人公,則可以理解為魯迅對自己的矛盾心態。小說以葬禮始、又以葬禮終是大有深意的。舊時代的帷幕落下了,舊時代的陰影卻依舊籠罩,新時代的帷幕便在這籠罩中一道殉了葬。

王暉說過,魯迅的小說在深刻地批判了國民性的同時,“又把否定的鋒芒指向知識者自身。”我想,這便是魯迅令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吧!

魯迅的《吶喊彷徨》讀後感寄夢谷主 2012-08-08

《彷徨》讀後感

記得在我孩童時,曾讀過一些魯迅的小說,可能那時年幼,看不懂它們,近幾天,我重讀了《彷徨》,讓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種深沉、憤慨,猶如匕首投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複雜心情。

《彷徨》收錄1924年的《祝福》、《在酒樓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獨者》、《傷逝》、《離婚》等,共11篇。《彷徨》雖然反映了魯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悶,更多的注意了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掙扎,但也表現了他不斷探索真理、尋找出路的可貴精神。同《吶喊》相比,《彷徨》較多的流露了作者當時憂鬱、彷徨的情緒,但對於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同樣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關農村題材的作品,都是表現農村婦女命運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劇性命運,是對封建禮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訴。《離婚》是魯迅先生最後一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小說,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後農村的現實,表明農村婦女的命運並沒有改變。《彷徨》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最觸動我靈魂深處的是《祝福》和《傷逝》這兩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裡面有一個我們眾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為一個受侮辱,受迫害,被剝削,被奴役的中國勞動婦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軌跡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舊社會對勞動婦女的深重壓迫,尤其是精神捶殘。《祝福》把目光關注於農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和農民的現狀,揭露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兇殘本質。祥林嫂的悲慘命運表明在這個社會中窮人無福可祝,無福可言,也表明這社會的冷酷、麻木。而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對這種氣勢,對這一社會的強烈不滿,厭惡以至憤怒。

《傷逝》是先生唯一一篇愛情小說。真的是大家手筆,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閃爍。“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著,才能言愛。有愛,並不等於有牛奶和麵包。子君和涓生愛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現實生活的壓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經濟上獨立了。所以,女孩,當你在愛和事業中面臨選擇時,千萬記得,沒有事業的愛猶如無根之萍,多半會飄蕩出你的視線。有立足之本才有愛,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彷徨》是先生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的”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在這樣的追問下,產生了《彷徨》。在這方面,主要表現了那些從黑暗中覺醒,滿肚子不平,憎憤,然而腦子裡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與牢騷餵哺自己的靈魂,但同時肩負著舊時代的重擔,偏見,愚昧,固執,虛無思想,冒險主義,短視,卑怯,——這樣的人們。

《彷徨》中有不少熱情向光明的人物,但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夢想著深山大澤叢林伏莽的“消生”。現代人不能沒有缺陷,因為現代人是前代人的後代,而且是長期被壓迫下的人們的後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所包圍,被種種偏見與愚昧包圍。但是,先生並不以為這種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終日如斯的,正因為他並不信永遠會如此,所以他要無情地剝露這些缺陷的所以然與根源,也正因為他不信,所以他藉著“無有”寫他的渴望,而《離騷》的句子——“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讀著《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為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為那時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為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才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