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山的保定唐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30

葫蘆山的保定唐縣北條°氟g窬ta9e6e 2016-05-28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西同龍村地處唐縣縣城北約十公里。站在縣城城北2公里白求恩紀念館後的鐘鳴山上遙望,霧氣繚繞的西北方向隱隱約約蹲坐著一尊“寶葫蘆”,這個寶葫蘆就是著名的葫蘆山,“葫蘆山”本身只是一座山,蒼松翠柏,鬱鬱蔥蔥。由於葫蘆山周圍是西同龍人賴以生存的土地,也因了那份特殊的感情,葫蘆山周圍廣袤的土地也俗稱“葫蘆山”,這也是一山代表一地的最好例證。一條綿延的城鄉公路貫穿南北,通向大山深處,6路公交車的終點就是西同龍村。西同龍村就像是處在一個臉盆中央底部的一塊平地,我不知道葫蘆山算不算太行山脈,但是我知道西同龍也是通向唐縣真正的大山的過渡地。葫蘆山往西走就應該算是唐縣人俗稱的“山上”,唐縣的旅遊勝地也主要在山上。從西同龍及鄰村往東或往南就是冀中平原了。

說到西同龍的由來,現在幾乎無證可考,從現存的資料中可以瞭解到,據說村東部有一道非常酷似龍骨的土脈綿延鄉里,(至於同字取何意,我個人考證,由於過去這一帶遠觀看上去像是一條“土龍”,經過流傳演化成諧音“同龍”,但過去似乎兩個字又都是帶山字旁的,今天的龍與帶山的龍是不是一個字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現在詞典上找不到了。)同龍也就由此得名,因西同龍地處西方,故稱西同龍。

西同龍一帶歷史悠久,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前不久為配合保定至阜平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河北文物工作者在對公路沿線區域進行前期調查時,意外發現一段戰國時期中山國修建的一段長城遺址。中山國長城地處太行山東麓,位於唐縣西北約卅公里的葫蘆山一帶,北起淶源縣,南到順平縣,沿唐河東岸,蜿蜒曲折,修建於低矮的山頂和山坳處,為斜南北走向,全長約九十公里,由多個隘口和關城組成,毀壞嚴重,著名的紫荊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的說,站在葫蘆山遠眺,能看到古燕國的邊牆,就是金庸筆下的慕容復念念不忘復國的那個五胡國之一。

唐縣乃戰國鮮虞故地,也是早期中山活動的重要區域。古中山國史稱“千乘之國”。中山原稱鮮虞,屬北方遊牧民族白狄族,春秋時期越過太行山東進,多次與晉發生戰爭。春秋晚期,鮮虞轉至唐縣,改稱中山。中山武公建都於顧(今定州)。公元前406年,中山為魏所滅。至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復國,遷都於靈壽(今平山縣三汲村),與燕、趙發生過激烈的戰鬥,最終於公元前296年為趙所滅。

中山復國後,為了抵禦主要來自趙國的進攻,修築了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經過2300多年的風雨滄桑,這段史載戰國長城遺蹟何在?今人張維華等學者也曾多次探查尋找,可惜因無實物佐證而未果。l987年我縣在進行全縣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當地老鄉稱作“邊牆”、“葫蘆蔓子”的土石遺蹟,認為早於明長城,但不敢確認是否即為戰國中山長城,遂逐級上報,爾後,經省市文物工作者實地踏察和中國長城學會派出的長城專家成大林先生鑑定,確認為戰國中山長城,此後,又在曲陽、順平、淶源、發現中山長城遺蹟,總長約89公里,僅在我縣境內即長約44公里。長城沿馬耳山西南麓唐縣一側半山腰伸向一塊平坦的山間盆地,翻越盆地中間一座名為“葫蘆山”的突兀山峰,胡蘆山一帶長城修建於低矮的山頂和山坳處,為斜南北走向,石頭砌築,毀壞嚴重。除個別地方有殘牆外,如今大部分僅存殘跡,殘牆最高處0。60米,寬2-2。5米。在西同龍村西、上赤城村東的山樑山蜿蜒曲折,向西南進入白合鄉上莊村北,順山坡而下,為公路、村莊所隔斷。長城由上莊村伸向西南的山南莊,到達西大澤村的東山坡上,為西大洋水庫所隔斷,長城為水庫淹沒。至今在“葫蘆山”上還能看到一條模糊但依稀可見的土長城遺址。

據《元和郡縣圖志》卷22:“唐縣……即古唐侯國,堯初封於此。”堯帝少時被封唐侯,被後世尊稱為“唐堯”,這裡也被稱為堯帝故里。也因此唐縣的文化被奉之為唐堯文化。雖然也有山西臨汾、山東菏澤甚至浙江蘭溪、湖南桃源等地都曾加入過這場“故里之爭”,但是不管哪裡是堯帝故鄉,堯帝那種奉行德政、揖讓之德、和合之道、詢謀之風、節儉之行,帶領先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先進思想豈止只是在這幾個地方盛行,堯文化的核心精神早已融入我國傳統文化之中,自古就受到華夏子孫的無比尊崇和敬仰。

西同龍人和億萬華夏兒女一樣,他們也始終秉承著中華民族優良美德,他們不但勤勤懇懇、思想和觀念也越來越開化,過去封閉的西同龍葫蘆山也越來越開放。美麗富饒的葫蘆山正張開寬廣有力的雙臂歡迎天下來客!

葫蘆山的保定唐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