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傳有啥經典評價?????超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4-07

可做寫作資料

伍子胥列傳有啥經典評價?????超急zjhzky2013-04-03

《伍子胥列傳》是司馬遷《史記》中最為著名的篇目之一,其具有強烈的悲劇性,讓世人總仍不住為其不平,並對他的命運深表同情。似乎沒有太過追究他引敵國入侵對楚國人民的造成的災難和損失,反把他把他列為忠臣,地位似乎過高。

但我們知道,還是有許多學者和評論家對此表示反對,認為其是倒行逆施,而為什麼總趨勢卻沒有形成這樣的印象,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復仇文學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復仇題材中,復仇意識與復仇觀念是一個凝聚著情節結構等隨機性因素的實體,它的母題與動機是極有凝聚力的。因而,由於恩怨情感在人類全部情感生活中佔據的特殊位置和發生頻度,復仇又成為眾多作品結構情節的內在推動力與母題聚焦。儘管20世紀人類進入現代文明。法制社會遏止私自復仇,但在文學中,尤其是涉及歷史題材的作品裡復仇仍是屢寫不厭的主題。仇作品大多是以情節取勝的,隱含著正義必勝的震懾力和悲劇性因子,每一個別性的敘述都具有主題與文化籠罩下的整體的性質。復仇主題所決定的主體角色精神動機,在鬼靈、血親、俠義、忠奸、夢幻……不同的情境母題與表現程式中得到了各有千秋的行為展示。

《伍子胥列傳》分為兩部分,前面一部分是他報仇雪恨,有著武俠小說中的快意恩仇。這和我們文學中復仇觀念和母題分不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對於受害者,都抱有一種同情心,希望看到壞人遭報應,好人得生存。在復仇文學中,就像蕭逸說的,有著這樣一個公式“仇殺——孤雛餘生——練成絕藝——復仇——壞人授首“。(侯健:《武俠小說論》,《中國小說比較研究》)《伍子胥列傳》是歷史題材,自然不可能像武俠小說一樣練成絕藝,但是這個過程轉化成,他在吳國身居高位,功成名就,於是有了實力回來復仇,幾乎也陷入這個模式。然而遺憾的是,伍子胥,沒有能手刃仇人,只能鞭屍三百,也許我們大家都被他的復仇意識感染,忽視了死者為大;也是因為楚平王太昏庸,對於一個昏君,世人向來是沒有好感,故而,伍子胥鞭屍也就可以理解,甚至是解氣。

由於《伍子胥列傳》帶有濃厚的復仇情緒,人們在眾多作品中看到了復仇情結,並對復仇文學的主人公都有著同情,故而對伍子胥也沒有那麼多的責難。

二、當時的政治背景

昔日伍子胥去楚奔吳,輿論沒有譴責,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征戰,戰亂迭起。而各諸侯國只不過是臣服於周天子的屬國,相互間征戰也好,聯合也好,表面上總是尊奉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的,而實際上各國為了爭得一統天下的資格,都為爭奪人才而廣開門路,故人才的流動司空見慣,朝秦暮楚的情況也不時出現。思想家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無不遊說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縱橫家如張儀,蘇秦,在各國來去,希望得到各國諸侯的重用,從而獲取官位,厚祿;改革家如吳起,商鞅,都不是在自己的國家功成名就的,而是說服明君,運用自己的方法。所謂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故而當時,人們在諸侯國之間來去自由,合則留,不合則去,均是在周王的土地上行走。“一國不容即便出走他國,也是春秋、戰國時代很流行的一種風氣”。

也許有人覺得他應該效仿屈原,然而屈原和伍子胥又有點不同。二者雖然都遭罪罰,屈原是在政治上忠而被謗,信而見疑,他對懷王有著感情,畢竟曾經受過懷王重用。然而伍子胥沒有,他當時還沒有位居要職,只是父親伍奢為太傅,故而對於楚平王沒有什麼感情,更何況他殺了伍員全家,一腔仇恨早已與於胸前,家已被毀,國已不能歸,他是被殘暴的楚平王逼走的。

個人認為,屈原是屬於“愚忠”行為,司馬遷也曾說過“以子之才華,遊說各國,何愁不立”。良臣擇明君而侍,伍子胥的做法反映了當時社會有才之士的主要方向

戰國時期,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很多,而他對於楚國的“不忠”是因為楚的殘暴使然,最終的復仇也是他孝的集中體現。

三、伍子胥堅韌的意志,司馬遷對其進行美化。

伍子胥形象雖然在《左傳》中就已經出現過,但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最牽動人心。而司馬遷寫《史記》,蘊含了自身的情感,他結合自己的身世歷程,選擇了許多“奇異”之人,這些人就是對歷史有著巨大貢獻,而自身有著堅韌不屈的意志。主張忍辱負重,發憤有為,他反對見辱則死,動則自殺的行為。

而伍子胥就是眾多令司馬遷欣賞的人物之一,他列傳中高度讚揚伍子胥“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伍子胥身上就體現出,堅韌不屈的精神。他去楚奔吳,幾不得脫,是江上漁父幫忙才得以逃離,而他韶關一夜白頭的故事,更是萬世流傳。子胥來到吳國,為公子光謀略,而後成為他的大臣,身居高位。在司馬遷看來,有一股強韌的意志力,如果他象伍尚一樣愚忠愚孝,也許我們就不會對他評價這麼高了。而他能捨小義,成大名,其意志非一般人可比,故而後人對他也是褒多於貶,這也是因為司馬遷對其的美化。

四、忠誠:忠心不二為國自刎

伍子胥雖然是借他國力量,復仇楚國,對楚國也許算“不忠”,然而他借吳之力復仇之後,侍吳王夫差,一直忠心耿耿,終無二心。

“此頭須向國門懸”,他對吳國的忠心不二和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讓世人敬佩,最後為國自刎,死得悲壯。

伍子胥因父親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追殺,而避難逃奔吳國。後結識吳公子光,並策劃刺死吳王僚,幫助公子光奪得王位。闔閭任命他為“行人”,成為吳國重要謀臣。

他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吳王闔閭信任。為使吳國能內可守禦,外可應敵,他首先建議吳王闔閭“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革”,並親自受命選擇吳國都城城址。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最後選定今蘇州古城的地址,合理規劃,建造了闔閭大城。並幫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國國力達到了鼎盛之勢,

後來吳王閹閭去世後,他扶助夫差即位,幫助夫差打敗越國,他勸阻夫差與越講和,並阻止夫差讓勾踐回國,諫勸夫差放棄攻打齊國而伐越。然而夫差卻聽信伯嚭讒言,疏遠伍子胥,爾後賜死伍子胥。這對於他這樣為吳國立下豐功的人來講,是一種特大的冤辱。正如子胥自己長嘆:“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伍子胥對夫差得以登位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他的悲憤。可嘆的是,他希望抉眼懸於吳國東門的願望也沒有實現,屍體被夫差下令沉於江中。可憐,可嘆,可悲。

伍子胥在吳國的行為,完全是一個忠臣,他首先力諫君主,是為諫臣;其次忠臣被戮,他的命運又激發了大家的同情。於是乎,他一生的悲劇,就已讓人哀嘆不已,他引吳伐楚的罪過似乎淡化了。

五、歷史的必然

我想即使伍子胥不引兵入侵楚國,像那樣一個忠奸不分,而佞臣當道的國家,在戰國那種大吃小的背景下,始終也會被攻伐,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後來的屈原,面臨的情況就是這樣,他沒有遠離故國,但楚仍被秦所滅。戰國是一個煩亂的時代,朝秦暮楚時時有之,故而不能把某一個國家的毀滅引咎於一個人身上。

綜上,伍子胥為何褒多於貶,我想離不開他自身的命運悲劇,也離不開歷史時代,他許是有罪,但更多的是悲嘆。

Top